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安史之乱后,作为司法监察机构的御史台在政务运行过程中承担着部分文书传递工作和行政监督职能。同时,御史台还侵夺了本属于尚书省六部诸曹的政令权和事务权。这表明唐代中后期(     
A.中书门下体制逐渐完善B.中枢运行机制受到冲击
C.权力制衡机制日益失效D.御史台监察权一家独大
2 . 唐代中后期,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形成了“以扬州为区域中心城市,以苏州、杭州、越州为次级区域中心城市,以一般州府所在地(例如宣州、常州等)为三级区域中心城市,以县城为四级区域中心城市,以新兴的镇市和草市为第五级区域中心城镇的五级城市体系”。这一体系的形成(       
A.体现了政治时局剧烈变迁B.是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
C.反映了长途贸易发展迅速D.标志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3 . 758年,第五琦被任命为盐铁使,主持盐业改革,实行食盐专卖。政府设立监院,统一收购食盐后在各地加价出售。760年刘晏改进专卖制度,政府低价统一收购后,把食盐加价卖给商人,由商人转运到各地出售。这种改革旨在(     
A.提高政府财政收入B.实现官商分利
C.节约政府经营成本D.减轻人民负担
7日内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名校考试联盟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据唐宪宗时《元和国计簿》记载:全国分为48个方镇,有15道不申户口,每岁赋入仅有浙江东西、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等8道49州144万户。8道赋役户是天宝时的四分之一,需要供养的军队比天宝时增加了三分之一。这反映出安史之乱以后(       
A.南方财政强度减弱B.江南经济发展迅速
C.中央集权遭到削弱D.北方饱受战乱摧残
2024-04-2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唐玄宗时期,节度使接受中央调遣,并无太多自主权,节度使在服从中央命令的前提下,仅对其所辖州府拥有一定权限。《唐六典》记载:“若诸州在节度内者,皆受节度焉。”“节度”二字,隐含节制军队、调度物资之意,具有军事、经济的双重意义。由此可见(       
A.节度使权力缺乏有效制约B.中央意在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节度使取得了地方控制权D.安史之乱的爆发是历史必然
2024-04-2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初,高祖受禅,以天下未定,广封宗室以威天下。”太宗即位后,就“遍封宗子”问题征求意见,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认为“遍封宗子”“不便”;魏征认为如果封建诸侯,会造成财政困难;李百药说封建会导致宗室间攻战相残。柳宗元在《过秦论》中列举秦朝“有叛民无叛吏”、汉代“有叛国,而无叛郡”、唐代“有叛将无叛州”,由此证明“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萧瑀认为:“国祚所以长久者,莫若封诸侯以为磐石之固。秦并六国,罢侯置守,二代而亡。汉有天下,郡、国参建,亦得年余四百。魏、晋废之,不能永久。”虽然分封制遭到大多数大臣的反对,太宗也明确表示“朕理天下,本为百姓,非欲劳百姓以养己之亲也。”但贞观十一年太宗诏曰:“设官司以制海内,建藩屏以辅王室”,先后任命了21个亲王和14位杰出功臣为世袭的州府刺史。正如刘秩所说:“设爵无土,署官不职者也。”

白居易在《议封建论郡县》中认为周代封建诸侯而亡是因为“上失其道,天厌其德,非为封建之弊也”,秦无分封而灭是因为“群其毒,人离其心,非唯郡县之咎也”,汉代七国之乱乃“宠而失教,立不选贤,非独强大之故也。”“繇是观之,苟固其本,导其源,虽郡与国,俱可理而安矣;苟逾其防,失其柄,虽侯与守,俱能乱且危矣。”

——摘编自冯辉《中国古代分封制与郡县制之争》

(1)根据材料,概括唐代关于“分封郡县之争”的主要分歧。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唐代关于“分封郡县之争”的任意一个主张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2024-04-2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鹰潭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唐前期,国家财政实行“统收统支”政策,由尚书省度支司统一负责调配各级政府支出。开元年间,地方州府在处理超出国用计划的非常规支出时,可以“且申且给”或“先用后申”,即不待中央批复或不待奏报先行出给。这一变化(       
A.容易导致割据势力增强B.降低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成本
C.适应了税制改革的需要D.促进了三省体制的变革更新
2024-04-2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二)历史试题
8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安史之乱后,吐蕃贵族乘虚攻占河西、陇右,民众“丁壮者沦为奴婢,种田放牧”;“嬴老者咸杀之,或断手凿目,弃之而去”,人民日夜思归唐朝。唐后期由于吐蕃灾荒连年,内乱不断,唐朝乘机收复了部分失地。大中二年(848),张议潮率领沙州(敦煌)人民起义,驱逐吐蕃守将,自摄州事。此后一二年间,张议潮修治兵甲,且耕且战,收复甘(张掖)、肃(酒泉)二州。五年正月,宣宗任命张议潮为沙州防御使。同年八月,张议潮兄张议潭入朝,献上十一州图籍。宣宗遂于沙州置归义军,以张议潮为节度使,不久,加授左仆射。张议潮加强战备,兼之富有军事才干,屡次击败吐蕃军,稳定了河西的政治局势。懿宗咸通二年(861),议潮率蕃汉兵七千人收复凉州(武威);八年,议潮入朝长安,诏授司徒、右神武大将军。张议潮还积极恢复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发展灌溉,“训以华风,咸会训良,轨俗一变”。河西人民赞曰:“河西沦落百余年,路阻萧关雁信稀。赖得将军开归路,一振雄名天下知”。

——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议潮收复河西地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张议潮的历史功绩。
2024-04-2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据统计,唐前期重大立法活动16次,有关经济民事的唐律和唐令在初唐即已完成;唐朝后期比较重大的立法活动只有7次,主要集中于涉及经济、民事行为的皇帝的敕令的分类整理,国家成文法制度建设停滞,作为民事法源的礼的重要性在唐后期则迅速上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A.唐前期立法使法律体系完备无缺B.国家对社会的制度化强制力削弱
C.商品经济发展和专制皇权的强化D.皇帝的敕令具有灵活制宜的优势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有所谓“道”的划分,道之下是州统县的地方行政制度,唐太宗贞观初年,把全国分为十道,这时道只是一种监察巡视的区域,巡视道的官员都属临时派遣的性质,到了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又分全国为十五道,各置常设的“采访处置史”管理,后来地方官吏的权利日益增大,节度使往往兼领道的长官,掌握军政大权,道也成为军事割据区或行政区,于是安史之乱后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摘编自王仲荦著《隋唐五代史》

材料二   在各级地方官的设置上,宋朝基本上是针对节度使的权力开刀的。宋统一后,起初是依照唐制分全国为十道,997年改全国为十五路(类似现在的省),后不断增加,直至二十六路。在路之下,宋的地方行政机构还有州、县两级,与州平级并存的还有府、军、监等机构。在路、州增设“监司”、“通判”等职,有力地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但也造成宋朝冗官多的弊病。

——摘编自周宝珠、陈振主编《中国历史·宋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从唐到宋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宋两代地方行政区划设置产生的不同结果。
2024-04-1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份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