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五代时期,冯道历仕四朝,在三朝做宰相,居相位20余年,自称“长乐老”……“称王称帝者如春雨之蒸菌,不择地而发”……当时军阀安重荣说“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宁有种乎!”以上现象可以解释(     
A.经济发展影响社会观念B.唐朝后期社会的动荡
C.五代时期用人政策灵活D.程朱理学诞生的背景
2022-11-08更新 | 299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朝“带京官衔”多为因政绩出色等原因给不在京官员加授京官头衔的制度,唐前期带京衔之防御团练州长官多分布于边疆地区,而唐后期有所变化(如下表)。这可用于佐证唐后期(     
诸道名称带京衔之防御团练州长官人数诸道名称带京衔之防御团练州长官人数
关内道37山南道4
河南道20陇右道2
河北道12剑南道2
淮南道7河东道2
A.制度建设削弱了割据的社会基础B.军事防御中心发生变化
C.江南地区的社会地位已超越北方D.中央集权得到有效强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某学者论述道:“吴越闽楚,据地皆甚促狭,亦竟各能维持数十年之割据政权,是可于经济上得一解释:即此等区域,经济上之发展,已达相当程度,非但各足以维持一政府机关,并足以维持相当之兵力以保守之。”该学者试图解释(     
A.中晚唐南北藩镇割据程度差异的原因B.五代与十国政权存在差异的原因
C.宋代经济重心和文化重心南移的原因D.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原因
2022-11-1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俄而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导劝帝收其贤人君子,与之图事。时荆扬晏安,户口殷实,导为政务在清静,每劝帝克己励节,匡主宁邦。于是尤见委杖,情好日隆,朝野倾心,号为“仲父”。帝尝从容谓导曰:“卿,吾之萧何也。”

——《晋书》

材料二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唐·李白(758年)

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新唐书·兵志》

材料三   一废于靖康,再废于金亡,中原太平规模,尽为寒烟衰草之荒凉。所以鞑人绝望(目之所及)江南,如在天上。

——(元)郑思肖《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导致“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历史事件,文中的“帝”对此历史事件作何应对,并结合该时期的政治特点来解释“导”在朝中的显赫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导致“四海南奔”的历史事件及其对唐朝统治所造成的重大影响。
(3)综合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分析宋元时期“鞑人绝望江南,如在天上”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
2023-11-22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亭林文集·郡县论》

材料二   618年唐朝建立,唐承隋制,继续实行州县两级制。不过,唐代的行政区划中还有府的建制。开元元年(713年)升首都雍州为京兆府,升陪都洛州为河南府。以后陆续升新建的陪都和皇帝驻跸过的州为府,府与州同级,只是地位略高于州。这样,州郡县三级制经隋唐统治者的彻底整顿,至唐代前期最终确立了州(府)县两级制。……唐高宗、武则天以后唐帝国的边疆形势越来越严峻,为了防御吐蕃、突厥、契丹军队的进犯,唐廷“于边境置节度、经略使,式遏四夷”。……帝国境内遍置方镇,其数目累增至40有余。由于节度使不仅管军事还兼管地方民政,甚至几乎囊括了方镇内的所有军、政、财、监大权、方镇(道)就实际上已是州(府)之上的高层政区。

——摘编自梁万斌《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层级变迁述论(中)——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材料三   元帝国所控制的领土面积和人口数量,在中国历朝历代的政权中无疑是前无古人的。元朝在全盛时期,是一个拥有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和九千万人口的强大帝国……随着蒙古汗国的分裂,为游牧时代所遗留下的旧行政制度已经难以管理元帝国的内部行政事务。忽必烈借鉴了成吉思汗时期的蒙古在中国北方建立行尚书省的实践,并吸取了蒙古分裂的教训,逐渐加强中央集权。另一方面,忽必烈入主中原后,主张“行汉法图大事”,从古代的中原政权汲取经验以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摘编自孟志轩《元代行省制度和加强中央集权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概述王夫之、顾炎武关于郡县制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实行行省制的原因。
2023-11-1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贞观四年(630年),唐朝利用东突厥内耳之机,派大军平定其属地,东突厥政权灭亡。后大宗接受中书今温彦博的建议,将东突厥降众安置在西起灵州(治回乐,今宁夏灵武西南)、东至幽州(治蓟县,今北京城南)的沿长城地段。选择该地区,既可使突厥人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又可消除他们返回旧有地区重新崛起的企图。吐蕃崛起之后,对唐朝展开始了频繁的攻击,不但吞并了夹处在唐蕃之间的吐谷浑,还在唐高宗仪风三年(678年)挑起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十八万唐军惨败给吐蕃。伴随着形势的转变,周边的其他民族势力也在逐步地崛兴,北部的突厥不断南进,并带动东北的契丹和奚人骚扰唐朝东北边地,吐蕃在西北和西域又与唐朝展开拉锯战,西域地区的西突厥余部、突骑施和其他势力亦参与其中。外部的多方面的挑战,加上朝廷内部武则天上台引发的朝政之争和危机,使得唐朝受到自建立以来最严重的威胁。为适应形势的变化,唐朝被迫将攻势战略转为守势战略。到玄宗之际,唐玄宗在边地相继设立了十个节度使、防御使。

——捕自李鸿宾《唐代的民族交融与政治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史实说明唐朝前期解决民族问题的方式。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设置节度使的原因及主要影响。
2022-11-1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唐代大运河漕运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唐高祖至唐中宗时期,每年漕运粮食一二十万石;第二阶段为唐玄宗年间,岁漕粮二三百万石;第三阶段为唐宪宗以后,漕运日益衰落,岁漕粮多则四十万石,少则十万石。经由大运河的漕粮数量越来越少的原因主要是(     
A.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B.黄河流域农业的恢复
C.社会动荡和地方割据D.赋税制度的应时而变
8 . 《新唐书》写道:“自天宝以来,大盗屡起,方镇数叛,兵革之兴,累世不息,而用度之数,不能节矣。加以骄君昏主,奸吏邪臣,取济一时,屡更其制,而经常之法,荡然尽矣……盖口分、世业之田坏而为兼并,租、庸、调之法坏而为两税。至于盐铁、转运、屯田……无所不为矣。盖愈烦而愈弊,以至于亡焉。”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A.藩镇割据的现象B.两税法实施的结果C.唐朝灭亡的原因D.宦官专权的危害性
9 . 历史人物评价

李商隐(813858),开成二年进士,晚唐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在李商隐不到1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他少年时即为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唐大和三年,他移家洛阳,结识白居易、令狐楚等前辈,受到令狐楚的欣赏和器重,令狐楚亲自授以今体(骈俪)章奏之学。

李商隐“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通过揭露晚唐皇帝服药求仙,慌于政事,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寄寓了自己在政治上备受排挤、壮志难酬的感伤。诗人描写晚唐荒凉到“高田长槲栎(hui们),下田长荆榛。农具弃道旁,饥牛死空墩”“存者皆面啼,无衣可迎宾”。李商隐曾做县尉,不满于对县太爷卑射屈节,告假回长安,并作诗《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求假归京》。李商隐经历了唐朝的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六个皇帝,前几个皇帝要么被宦官杀死,要么被宦官所拥立。李商隐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商隐政治生涯坎坷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商隐的个人品质。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以虢石父为卿,用事,国人皆怨。石父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王用之;又废申后,去太子也。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于是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为平王,以奉周祀。

——司马迁《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军士围驿,上闻谊哗,问外何事,左右以国忠反对。上杖屦出(马嵬)驿门,慰劳军士,令收队,军士不应。上使高力士问之,玄礼对日:【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


(1)指出材料一中涉及到的典故。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周的灭亡为什么与周幽王有关?
(2)马嵬兵变与唐朝哪一重大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3)君王宠爱女性导致王朝的衰亡从本质上说明了什么?由此古代出现了将责任全部归咎于“红颜祸水”的荒谬思想,其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