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从税收本身来看,两税法取代魏晋以来的租庸调制是(     
A.从临时杂税改为固定赋税B.从一年四季税改为春秋两季税
C.以营业增值税取代田产税D.以资产田亩税取代单一人丁税
2024-01-3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旧唐书·李憕传》(注:李憕逝于公元 755 年)就李憕占田的情况写道:“伊川(洛阳附近)膏腴,水陆上田,修竹茂树,自城及阙口,别业相望。与吏部侍郎李彭年,皆有地癖。”这种情况日益增多会导致(       
A.租庸调制难以维持B.小农经济稳步发展
C.唐朝官员重视经济D.藩镇割据愈演愈烈
3 . 从魏晋的租调制到唐初的租庸调制,再到780年实行两税法,赋税制度的这种演变体现了(     
A.均田制度的进一步推行和唐朝中央集权的日渐衰落
B.士族豪强的逐步衰落和朝廷对农民人身控制的加强
C.土地买卖兼并的盛行和朝廷对农民人身控制的减轻
D.唐朝在生产上坚持以农为本在执政上坚持以人为本
2023-04-08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下表所示为唐朝前期进士录取人数统计情况。这反映了该时期(     )

时期

进士录取人数

唐高祖

二十六人

唐太宗

二百零五人

唐高宗

一千一百九十七人


A.科举制度得到发展B.教育改革成果显著
C.社会经济高度繁荣D.官僚制度臻于完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汉代察举制设有专门选拔具有各种特殊人才的“异科”,既包括“勇猛知兵法有道术”,也包括“明经典、法律、法规和懂民政、善理财、长治水”等,如:何并、尹赏等就曾以善于治理民政而被察举为县令。由此可知,设立“异科”(     
A.有利于提升国家的治理能力B.为门阀政治形成创造了条件
C.旨在践行儒家“学而优则仕”D.完善了察举选拔人才的程序
6 . 唐初,三省宰相几乎都是兼职,一般是“午前决朝政,午后决省事”,且每天上午政事堂宰相办公会议结束后,皇帝都要“出内厨食以赐宰相,馔可食十数人”,以慰劳忙碌了一上午的宰相们,从而形成了宰相会食(有如工作午餐)之制。由此可知,宰相“会食”(     
A.旨在提高宰相办公效率B.利于协调三省宰相关系
C.强化了君主对宰相控制D.便于皇帝诏令顺利执行
2022-09-08更新 | 1210次组卷 | 28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刘邦建汉后,立即废除了秦时的“泰半之赋”,把田赋减为十五税一;同时,对解甲归田的士兵实行免除徭役的政策。文帝时把田赋减为三十税一,还曾连续十二年免收田赋。据此可知,汉初这些举措
A.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B.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
C.保证了粮食大幅度增长D.妨碍了重农政策的推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任用和晋升的权力被世家大族所垄断,隋唐以后科举考试的开放性吸引了大批寒士进入国家政权,形成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现象。据此可知,隋唐科举制度
A.激发了百姓的责任感B.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C.简化了官员选拔程序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中唐实行两税法后,先由中央确定各州的两税征收总额,再划分为三个份额进行分配:首先是留州,用于州一级的官员俸禄、州军衣资等开支;其次是送使,留作诸道节度、观察等使的俸禄、供军等开支,并对军费作出严格限定;最后将余额上供中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唐朝中央失去了两税征收的控制权
B.地方各州都必须给予中央赋税支持
C.中央财政从两税中的收益有所保证
D.送使会使藩镇割据局面进一步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