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的租庸调制直接继承于隋代的赋役制度,然而就其渊源来说却是对魏晋以来赋税制度的总结。在西晋至唐的赋役制度变迁中,调的征收由计户评资征收演变为计丁征收,租的征收由计亩征收演变成计丁征收,至唐初租庸调都统一于计丁征收,既易于实施又兼顾了公平,可以持续稳定的为政府提供财政收入。

——摘编自王政、李金兰《论唐代租庸调制度优势之形成》

材料二   随着大批农民或因逃避租庸调而成为流民,或因为躲避兵役而逃之,使得唐政府所掌握的人口越来越少,赋税来源逐渐枯竭。安史之乱爆发后,为了平定叛乱并维持政府的正常运转,唐政府新增加了很多新的税收项目,从而形成了"科敛之名凡数百,的混乱局面。到了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宰相杨炎将此前的租庸和名目繁多的杂税合并为地税和户税,地税是履亩征税,户税是按户等高低征收绢帛和钱,分夏秋两次征税,此为两税法。

——摘编自李军《从租庸调到两税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租庸调制实施的基础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实行两税法的原因,并指出两税法与租庸调相比的新变化。
2 . 唐初,虽然个别商人通过纳赀等途径入仕,但这些途径并不被视为“正途”。唐代中后期,政府规定“三年内弃商专业”就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这表明唐后期(     
A.重农抑商政策被废除B.科举制度得到完善
C.阶层流动性有所增强D.商人跻身统治阶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唐代前期,租庸调制的主要纳税对象是农民,中后期的两税法不仅把几乎全国人户作为纳税对象,且规定“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据此可知,两税法(     
A.减轻了农民纳税负担B.体现了税负公平原则
C.抑制了土地兼并速度D.以人丁为主进行征税
4 . 隋文帝后期,仆射(尚书省长官)专掌朝政。文帝末年出敕日:“仆射,国之宰辅,不可躬亲细务,但三五日一度向省,评论大事。”这反映出当时
A.中央政务负担减轻B.仆射职权缩小C.相权受到一定打击D.君臣关系和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