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当时可谓权贵在朝廷上为所欲为,于是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担任高官。为消除材料所述的弊端,隋炀帝(       
A.推行分封制B.实施郡县制
C.开通大运河D.创立科举制
2023-09-2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虎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唐代兵部尚书来源数量统计表。据表可知唐代(     
家庭出身入仕途径(详细可考)
皇族郡姓(古代操纵郡邑地方权力的世家大族)非郡姓科举门荫(因祖、父辈地位而在入仕方面享受特殊待遇)其他
571206959
A.世家大族文化素养高B.世袭成为选官主流
C.门阀士族控制人事权D.皇权受到极大制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贞观二年,唐太宗决定变隋代的义仓之税为地税,按照耕地面积每亩交纳固定数量的粮食作为实物地租,后来,地税进一步细化,除了对已经登记在册的编户耕田收取地税,也对向政府“借荒”耕种的各种个人或组织征收地税。唐朝的税制创新(       
A.成为政府敛财手段B.缓解了土地兼并问题
C.提高国家治理能力D.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2023-05-31更新 | 805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湛江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唐朝中书、门下同处北面宫城,共掌机要,二位一体,所以通谓“北省”,与主行政的尚书省则隔着宫墙(下图),南北分开,时人称曰:“南省务疏于北省”。这种设置旨在(     
A.促进三省分权制衡B.构建家国同构体制C.建立起三省六部制D.加强君主专制制度
2023-02-2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国古代,士大夫通过其官宦仕途,包括地方官经历,致力于建立局部秩序或地方秩序。正是这!大夫孜孜不倦的努力,打下了帝国的基层根基。礼治是社会秩序的构建机制,士大夫是礼治的载而科举制可谓是礼治的专业化过程。材料意在说明科举制(     
A.拓展了读书人积极入仕的渠道B.夯实了基层管理的社会根基
C.促进了封建思想和文化的传播D.构建了礼制文化的制度框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秦汉时期,官员没有明确的品级划分,以俸禄多少表示职位高低,如“万石”“二千石”等。曹魏开创九品分阶制,将官阶分为九品,至北魏形成了九品十八级二十阶的职官分级制度。这一变化反映的是(     
A.官僚政治得到发展B.选官制度出现变更
C.中枢体系运转有序D.门阀士族垄断政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盖当大乱之后,人口死徙虚耗,岂复承平之旧,其不可转移失陷者,独田亩而。然则视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以定两税之法,虽非经国之远图,乃救弊之良法也”。该论断认为
A.两税法的推行导致天下大乱B.两税法加强国家对农户的控制
C.两税法适应当时经济的发展D.两税法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实行
8 . 下表所示为唐代文学作品对两税法实施后的社会状况的记述。这可以用来说明两税法的实施
内容出处
饶阳因富得州名,不独农桑别有营。日暖提筐依茗树,天阴把酒入银坑。《送张使君赴饶州》
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长为贩卖翁。《贾客乐》
兖州有民家妇姓贺氏,里人谓之织女,父母以农为业,其丈夫则负担贩卖,往来于郡。《太平广记》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C.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D.消弭政府对农民的控制
2022-01-01更新 | 558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认为,唐前期,尚书、门下、中书三省构成一个完整的辅助皇权运行的最高政务裁决系统,三省官员在上行和下行政务文书中的签署,体现了按照环节分工、分层决策、互相制衡的政务运行机制。在他看来当时
A.政务文书利于辅政制度的有效运行
B.尚书省是最高政务裁决系统的核心
C.程序分权有效制约了皇帝的决定权
D.中央官僚机构膨胀降低了行政效率
2021-06-01更新 | 1927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1年秋季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广东专用-卷0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