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汉-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科举制度

材料一:“宋初承唐制﹐贡举虽广﹐而莫重于进士制科……三百余年﹐元臣硕辅﹐鸿博之儒﹐清疆之吏﹐皆自此出﹐得人为最盛焉。”

                                                                                                      ——《宋史·选举志》

材料二:“科举不停,学校不广,士心既莫能坚定,民智复无由大开,求其进化日新也难矣。故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停科举始。”

——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奏稿》

材料三:“科举制度是因时代而失败的制度,并不是因为其本身而失败的制度。”

——台湾学者李弘祺


(1)“宋初承唐制”,在科举考试制度上有哪些完善的措施。
(2)依据材料说明张之洞提出废除科举制度的目的。
(3)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举制度的理解。
2020-05-1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为了选拔、管理人才,汉朝实行察举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帝)元光元年,帝於是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又制:“郡国口二十万以上岁察一人,四十万以上二人……限以四科: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习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决断,材任三辅县令。”

——《通典卷第十三·选举一》

材料二 元光元年五月,诏贤良曰:“朕之不敏,不能远德,此子大夫之所睹闻也,贤良明于古今王事之体,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著之于篇,朕亲览焉。”(元朔元年)十一月,诏曰:“朕深诏执事,兴廉举孝……今或至阖郡而不荐一人,是化不下究,而积行之君子壅于上闻也。”有司奏:“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奏可。

——《汉书·武帝纪》

材料三 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夫选用失于上则牧守非其人矣,贡举轻于下则秀孝不得贤矣。……于时悬爵而卖之,犹列肆也;争津者买之,犹市人也。

——《抱朴子外篇·卷二审举第十五》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察举制的选官标准。
(2)结合材料一、二,归纳察举制的特点。据材料二回答,汉武帝保证察举制推行的措施。
(3)据材料三,指出察举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综上所述,你认为如何才能保证人才选拔制度的公平公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