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2024·安徽·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中书门下成为超然于三省之上的最高决策兼行政机关,使职(即中央派遣的官员)和使职化的六部寺监成为政务执行的主体,唐代政务裁决的中心转移到了中书门下,国家最高权力的行使不再通过三省分工制衡的机制,而是以中书门下为核心形成了新的运作机制”。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出唐代(     
A.国家政治体制发生嬗变B.君主集权进一步加强
C.中书门下掌握了决策权D.三权分立原则的完善
2024·浙江·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唐初,中书省拟好命令送达门下省,常遇门下省反对,而被涂归封还。如是则此道命令等于白费,即皇帝之“画敕”亦等于无效。唐太宗时,军国大事,往往先由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举行联席会议,共同商定,然后再制敕下诏,会议场所称为“政事堂”。据此可知(     
A.唐朝初期皇帝权力处于三省控制之下B.唐太宗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C.三省六部的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D.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2024-04-10更新 | 436次组卷 | 6卷引用:(11大核心考点+75道高频选择题)专题03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新高考专用)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在世界文化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明显高于周边的文化,同时也高于其他文化圈,特别是在唐代,在整个欧亚大陆上,中国是世界文化总体格局中的中心,正如著名科学史专家贝尔纳指出的,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

——摘编自张西平《深刻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产生、发展及价值》

提炼材料的核心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简要评析。(要求:态度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2024-03-27更新 | 313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1 中国古代政治-【查漏补缺】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唐代初期,政务事项原则上都要先向尚书省申报,再以尚书省的名义奏报皇帝。唐高宗和武则天之后,却逐渐形成了“事无大小,皆悉闻奏”的局面,比如有太学生直接向武则天告假回家,还得到了武则天应允。这一变化可以说明(     
A.监察制度日趋完善B.官僚机构对皇权的限制愈加艰难
C.行政效率不断降低D.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逐步加强
2024-03-19更新 | 663次组卷 | 1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梅岭山路自秦代开辟以来长久失修,基本失去交通运输功能。唐开元四年(716年),张九龄奏请重新修凿梅岭山路的奏疏获准。他亲自到现场勘察,“缘燈道,拔灌丛,相其山谷之宜,革其坂险之故”,最终部分利用旧关道又截弯取直修建新道,缩短险峻山路15里。开工后,张九龄利用十一月的冬闲时节召集乡民筑路,民众争相出力,新道不日凿成,“坦坦而方五轨,闻闻而走四通”,横穿南岭山脉,连接广东和江西。梅关道开通以后,海外诸国向朝廷入贡的物品经由梅关道北上,梅关道成为一条贡道。同时,唐政府也将梅关道作为官方驿道,设置驿站、配置戍卒、征收商税。唐朝末年,社会动荡,大批难民经由此道迁徙到岭南地区,岭南地区人口大为增加。

——摘编自王薇《文化线路视野中梅关古道的历史演变及其保护与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梅关道得以开通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梅关古道开通的影响。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政事堂是唐代宰相的办公场所,先置于门下省,后迁至中书省,于是“国政枢密皆委中书,八座之官但受其成事而已”。这一变动(     
A.是皇权扩张的结果B.利于决策集思广益
C.使三省机制遭破坏D.使中书省位卑权重
2024-02-08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四)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唐代前期,皇帝的诏令和尚书省各部的奏议文书,在送交宰相正式讨论之前,均须交由中书舍人讨论,形成初步意见后才署名进呈给宰相,故中书舍人被称为“宰相判官”。这一行政运作方式(     
A.削弱了宰相的决策权力B.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
C.规范了权力的制衡机制D.利于提高决策的合理性
2024-02-05更新 | 11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唐朝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基础上,设立了政事堂议政制度,主要由皇帝亲信主持集体商议;参与政事堂议政的除了三省长官,还有皇帝直接指派的亲信官员参与议政。政事堂初设于门下省,后改设到中书省,唐朝中期将政事堂议政处设在中书门下省,两省合署办公之所。唐朝政事堂的演变(     
A.加强了皇帝独裁权力B.提高了尚书省的地位
C.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D.取消了宰相的决策权
2024-01-30更新 | 267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023·江西景德镇·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唐代负责文化教育的部门是多机构并存的。北魏始设的礼部(隶属于尚书省)主要负责文化教育政令的颁布,由秦九卿演变而来的内侍省(九寺)中的太常寺负责具体的祭祀和乐舞工作,由汉太学演变而来的国子监负责学校管理。这些机构组织反映了当时(     
A.制度设计主张因循守旧B.分权制衡为其设置初衷
C.政务与事务有一定分工D.中央集权得到适当加强
2023-11-14更新 | 357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4 反映体现类选择题(二) -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10 . 唐初,三省长官每日上午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午后各归本省处理本职工作。玄宗时政事堂更名“中书门下”,宰相基本专职化,“不归本司”。宰相会议所做决策以文字形成“中书门下奏状”,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这一变化(     
A.强化了三省权力B.加强了权力监督
C.扩大了统治基础D.规范了决策程序
2023-08-26更新 | 1593次组卷 | 22卷引用:四川省2023届高三考前诊断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