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2 . 钱穆先生认为,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进步,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     
A.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B.权力中枢决策规范化
C.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D.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
2022-12-11更新 | 403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东济宁任城区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3 . 唐玄宗时将翰林学士调人内廷.负责命制诏书敕、批答表疏。德宗时翰林学士陆贽常参与机要.时人称其为“内相";穆宗时宰相卒逢吉势倾朝野,“惟翰林学士李维一常排抑之”。由此可知,唐代设翰林学士
A.保证了决策质量B.加强了监察机制
C.完善了宰相权责D.牵制了外朝相权
4 . 唐时,门下省设给事中一职,专门负责审议中书省草拟的下行诏书,如认为有违制失当之处,可以封驳奏还,称为“涂归”。这表明
A.门下省是中书省上级机构B.给事中实际起到监察作用
C.给事中代表社会履行职责D.封建皇权受到相权的制约
2020-10-21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呈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大致演变历程,其主题是
A.中央集权的加强B.中央官制的完善
C.选官制度的完善D.中枢政务机构的演变
6 . 唐太宗要修建宫殿,按照制度规定,其修建过程依次包括(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工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D.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工部
2023-12-05更新 | 205次组卷 | 28卷引用:北京市101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唐朝中期,唐政府每年春天都要举行一次恩科(即春季高考)来选拔人才,按当时的制度,规定其工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吏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户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2022-04-18更新 | 300次组卷 | 67卷引用: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8 . 如图为某同学在学习三省六部制时制作的知识结构图,其中②处应为
A.尚书省B.门下省C.中书省D.皇帝
2020-10-18更新 | 606次组卷 | 17卷引用:【区级联考】北京市丰台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唐六典》被史学家钱穆先生称为“中国历史上行政法规之巨典”,所载官制源流自唐初至开元止。下列内容,可能出现在其中的是
A.“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
B.“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
C.“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
D.“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
10 .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修建一项大型交通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应是(       
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B.尚书省→工部→中书省→门下省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工部→门下省→中书省
2023-11-20更新 | 206次组卷 | 461卷引用:2010年北京五中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