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6 道试题
1 . 史载唐中宗李显因为私情,常不经两省(中书省、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但中宗究竟心虚难为情,所以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时人讥讽为“墨敕斜封”。这反映了(       
A.皇权受到一定的制约B.三省之间相互制约
C.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D.科举制度已被废除
2 . 唐代谏官工作形式多样,负责谏正皇帝及中央政策。拾遗和补阙都是谏官,白居易就做过左拾遗,当时讽喻诗也具有谏言性质。上述现象反映了
A.统治者的治国理念开明B.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C.社会经济的全面繁荣D.文人的社会地位较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唐朝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基础上,设立了政事堂议政制度,主要由皇帝亲信主持集体商议;参与政事堂议政的除了三省长官,还有皇帝直接指派的亲信官员参与议政。政事堂初设于门下省,后改设到中书省,唐朝中期将政事堂议政处设在中书门下省,两省合署办公之所。唐朝政事堂的演变(     
A.加强了皇帝独裁权力B.提高了尚书省的地位
C.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D.取消了宰相的决策权
2024-01-30更新 | 320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唐代诏敕用黄、白麻纸书写。普通诏敕由中书门下省用黄麻纸书写,称为“外命”。而“凡拜免将相,号令征伐,皆用白麻”,则不经中书门下省,由皇帝直接向下传达,称为“内命”。据此判断,“内命”的运行体制
A.提高了决策的合理性B.凸显了皇权至高无上
C.使宰相相互制约平衡D.规避了官吏擅权现象
2018-10-02更新 | 2435次组卷 | 35卷引用: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2018届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5 . 有同学以“科举取士”、“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两税法”作为关键词整理知识。据此判断,该同学的学习主题是(     
A.隋唐盛世B.民族交融C.制度创新D.藩镇割据
2022-07-20更新 | 536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是一个少有的既善于继承,又能够兼收并蓄的朝代。人们注意到唐朝因多种文化汇聚而导致的文化昌盛情况,认为唐朝之所以朝气蓬勃、富有生机,一是因为唐朝的社会和文化能条贯、折中此前数百年的遗产,二是因为唐朝能兼容并包地摄取其他民族甚至外来的各种文化营养。通过西域传来的印度、中亚、西亚文明和通过南海传来的南亚文明,它们对唐朝的影响则主要表现在宗教、艺术、实用器物等方面。

——摘编自王小甫《边塞内外》

材料二   古代东亚国家之所以向中国朝贡,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和中国发生关系,是因为各民族的国家形成比中国迟,所以有必要向中国学习其国家机构的建制及其运作。在这个时代,东亚各国与中国的交往,是以此为中心展开,并因此获得各种文化的。中国的国家机构建制及其运作,规定于律令之中。因此,对于各国而言,重要的是学习律令,引入律令所规定的各项制度。

——摘编自《天一阁文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用相关史实说明“唐朝是一个少有的既善于继承,又能够兼收并蓄的朝代”。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中外交往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中门下省对各部门奏抄“凡是诏敕有不便者,涂而奏还”,称之“涂归”。据此可知,门下省的职责是(       
A.草拟诏令B.审核驳回C.执行政令D.统领六部
9 . 三省之名在魏晋时就已经出现。尚书省,自曹魏时始设,“出纳王命,敷奏万机”;中书省,曹魏时为分尚书省之权而设,权力益重;门下省,西晋时始设,为分中书省之权而设,有“宰相便坐”之称。南朝时,中央权力又多集中在中书省下的中书通事舍人一个小官手中。三省的发展历程反映了(       
A.中枢机制发生混乱B.三省体制最终确立
C.专制集权日益加强D.门阀士族垄断朝政
2023-06-14更新 | 249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唐代贞观年间,中书、门下及三品官向皇帝奏事,史官随同,李义府等“奏请多畏人之知”,不准史官记录所奏内容。唐玄宗时,根据宰相宋璟的建议又重新恢复了史官随同记录的制度。史官随同记录制度的实施有利于(     
A.提高决策效率B.实现政事公开C.抑制政治腐败D.避免决策失误
2023-09-28更新 | 277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