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1 .

(图一)

(图二)

根据上述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图一和图二,所体现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

(2)图一联邦政府的权力构建出自哪部法律?这部法律的性质?

(3)图一和图二有什么共同之处?

2017-11-2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后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定,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以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唐吴兢《贞观政要·论政体》

材料二   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

——《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三   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窜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摘自《皇明大政记》

材料四   读《清军机处内景》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回答唐太宗与明太祖对丞相的设置有何不同看法?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2)你是否同意唐太宗和明太祖两人对丞相设置的看法? 请说出自己的理由。
(3)据材料三,说明明朝内阁大臣的职权和地位。
(4)据材料四,回答该机构的设置使清朝中央机构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何影响?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曰:“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

                                                    ——《资治通鉴·唐纪八》       


材料二   中央机构图
图一                                 图二
                           
材料三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图一,指出唐代在中央实行什么制度?指出三省对应的职责并说明元朝中书省与唐朝中书省的区别。谈谈唐代这种制度有什么作用影响?
(2)图二与图一相比,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与那位皇帝有关?
(3)材料三反映的是清朝设置了什么机构?并指出其职能。

4 . 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军机处内景

(1)下图反映了秦代开创了什么政治制度?简述该制度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2)图2反映的是什么政治制度?指出图4中机构设立的影响。

(3)与图2相比,图3所示是统治阶级内部哪一矛盾激化的反映?并说明这一矛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上演变的趋势。

2018-01-28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兴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旧唐书》

材料三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分理天下庶务,彼此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皇明祖训》

(1)材料一中,从图一到图二反映了中央官制的设置有何重大变化?这一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状况?为此,北宋统治者是从哪些方面加以解决的?

(3)据材料三分析明太祖是如何认识丞相制度的影响的?为解决这一问题,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4)综合上述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

2017-12-2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题历史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丞相、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玉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

——<史记>

材料二如图

材料三

1912年孙中山主持召开国务会议                           1912年清帝退位诏书

材料四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时期已经建立了哪些具体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与秦朝相比,唐朝相权有何特点?

(3)结合材料三说明,辛亥革命在中国政治文明演进方面有何功绩?

(4)比较材料二与材料四图的政体在权力结构上有何异同?

2017-12-23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侯马市502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对于一个旁观者来说,4世纪时世界历史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罗马帝国总算历劫而存,而中华帝国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可是中华帝国在罗马帝国已不复存在时最后重新组成。中华帝国为什么能恢复而罗马帝国却不能,一个原因可能是中国王朝比拜占庭帝国更充分地保留了帝国的传统。如果皇帝依靠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的官僚知识分子行使权力,那他就会实行公正的道德的统治。中国的文字也比西方的拉丁文和希腊文有着更大的文化上的连续性。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三皇权为了维系自身权力的专制性,就必须创建出能够突破甚至凌驾于这类束缚和侵蚀力量之上的制度性手段;这种反制衡除了表现为一些非常规性的举措之外,更突出地表现为一种根本性的制度建设,这就是:不断在常规的国家行政官职体系之外,设立由它取代可能限制皇权的外朝官制体系而执掌国家核心机密和极高权力,使皇帝能够通过亲自掌握这一秘书机构并赋予它巨大的权力,从而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

——王毅《中国皇权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的图指出平定六国后秦朝疆域扩大的两个主要区域。任选其中一个区域,根据所学知识概述秦朝加强对其控制的主要举措。

(2)概括材料二中有利于中国稳定和统一的因素。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唐朝和宋朝皇帝是如何对外朝常规官制直接进行制衡的。

2017-12-0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胡锦涛在耶鲁大学演讲时指出:“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以下是四幅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政治结构示意图的示意图,分析比较,然后回答问题:

图一:唐三省六部制                         图二:雅典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

图三:美国政体示意图                       图四:英国政体示意图

(1)指出唐朝“三省六部”中三省的职能各是什么?三省六部制度具有什么特点?

(2)图一与图二的决策方式有何不同?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形成不同政治制度的根本原因?

(3)根据图一与图三比较中国古代和美国近代历史上的这两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本质上有何不同?

(4)图三与图四比较,两国实行民主政治都采取了哪一种形式?

2017-12-05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9 . 以下是中国唐朝和美国的政治制度设计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实质问题的是(  )
A.唐朝的设计更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唐朝的设计更能避免决策失误
C.美国的设计更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D.美国的设计更能体现民主色彩
2017-11-24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郎溪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普通部)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公民大会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奴隶制社会。

—许海山主编《欧洲历史》

材料三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体现的决策方式有何不同?图三和图四体现所在国家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2)图一中国古代和图四美国近代历史上的这两种政治模式的本质上的区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希腊和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在民主形式上的不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