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唐朝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基础上,设立了政事堂议政制度,主要由皇帝亲信主持集体商议;参与政事堂议政的除了三省长官,还有皇帝直接指派的亲信官员参与议政。政事堂初设于门下省,后改设到中书省,唐朝中期将政事堂议政处设在中书门下省,两省合署办公之所。唐朝政事堂的演变(     
A.加强了皇帝独裁权力B.提高了尚书省的地位
C.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D.取消了宰相的决策权
2024-01-30更新 | 273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北衡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9-20高三上·山东德州·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代宰相会议所作决策,以文字形成“中书门下奏状”,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下发诏令,原则上也须经宰相通过,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能生效。这反映出当时(       
A.行政效率有所提高B.中央政府决策实现民主化
C.中央集权遭到削弱D.相权对皇权具有一定制约
2023-12-23更新 | 80次组卷 | 31卷引用:专题04 盛世大唐-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高频考点追踪分析与预测
3 .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修建一项大型交通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应是(       
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B.尚书省→工部→中书省→门下省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工部→门下省→中书省
2023-11-20更新 | 192次组卷 | 461卷引用:河北武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023·江西景德镇·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唐代负责文化教育的部门是多机构并存的。北魏始设的礼部(隶属于尚书省)主要负责文化教育政令的颁布,由秦九卿演变而来的内侍省(九寺)中的太常寺负责具体的祭祀和乐舞工作,由汉太学演变而来的国子监负责学校管理。这些机构组织反映了当时(     
A.制度设计主张因循守旧B.分权制衡为其设置初衷
C.政务与事务有一定分工D.中央集权得到适当加强
2023-11-14更新 | 357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4 反映体现类选择题(二) -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初,三省长官每日上午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午后各归本省处理本职工作。玄宗时政事堂更名“中书门下”,宰相基本专职化,“不归本司”。宰相会议所做决策以文字形成“中书门下奏状”,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这一变化(     
A.强化了三省权力B.加强了权力监督
C.扩大了统治基础D.规范了决策程序
2023-08-26更新 | 1595次组卷 | 22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023·湖北·模拟预测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拜占庭人不仅继承了罗马帝国中央集权制的政治遗产,以罗马帝国正统继承者的身份保持了统一帝国的政治体制,而且在皇帝专制统治、《罗马民法大全》等诸多方面坚持了欧洲地中海上古政治遗产,并有所发展。为了治理众多古代族群,帝国政府始终维系着庞大且完善的官僚国家体制,其核心是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社会司法、宗教文化各种最高权力于一身的皇帝专制中央集权。7世纪至12世纪推行军区制,以农兵制、军政合一为重要特点,并由将军对行政区域及其军队进行管理,对扭转拜占庭危急局势起了重要作用。拜占庭人成功打造了包括整个东欧世界的拜占庭文明圈,并将各个斯拉夫族群纳入其中,其影响至今犹存。

——摘编自陈志强《欧洲中古史视域中的拜占庭帝国》

材料二   隋唐统治者系统地总结了秦汉以来的旧制,革弊创新,极大地加强了国家的控制能力,从而使皇权进一步加强。唐朝完备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监察机构和制度趋于完善,在内地地方实行道州县三级制,在边疆设立都护府、都督府进行管理,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州府制度,唐玄宗开元年间改行募兵制,军队职业化、专业化,设立节度使,制定《武德律》《贞观律》等,很重视礼制的建设,直接促成了中华法系的形成。唐人对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外来文化都抱有包容的态度,从而造就了光辉灿烂的唐文化,传入日本、朝鲜等东亚国家,形成一个以中国为文化源的中华文化圈。

——摘编自曹大为、赵世瑜等主编《中国大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拜占庭帝国与唐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拜占庭帝国与唐朝国家治理共同的历史价值。
2023-05-19更新 | 968次组卷 | 11卷引用:专题20 中国与世界的守望互鉴-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题源解密
2023·河南郑州·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唐代门下省处中书,尚书两省之间,是诏令文书下达上呈的中转站,置政事堂于此,正是为了便于三省首长集中办事…门下政事堂正是平衡三省的保证。但在裴炎为中书令时,却把政事堂从门下迁徙到中书这表明(     
A.君主专制得到加强B.三省长官权力遭到削弱
C.三省体制遭到破坏D.中枢权力结构出现异变
2022-07-20更新 | 2705次组卷 | 17卷引用:热搜题 高中二轮(全国高考)专题二 中华文明的发展与成熟——魏晋与隋唐时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如图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B.避免了相权被分割
C.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D.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
2022-06-08更新 | 6518次组卷 | 6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第六中学校2024届新高三上学期零诊测试历史试题
2022·浙江·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唐初,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他们常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后来,皇帝又时而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会议所作决策以文字形式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
C.集思广益以减少决策失误D.分散相权以强化君主权力
2022-01-12更新 | 7009次组卷 | 77卷引用:专题02 目的意图类选择题 -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2021·湖南·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10 . 据研究,唐代白居易诗中所记中央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无不相合,所记地方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额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据此可知,当时
A.地方势力膨胀B.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
C.中央财政紧张D.地方官吏贪腐比较隐秘
2021-06-08更新 | 11879次组卷 | 92卷引用:专题05 推理判断类选择题 -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