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魏晋南北朝,我国绘画艺术出现了新的发展,不仅出现了专职的文人画家,绘画技法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下图是这一时期绘画地理分布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①地绘画艺术的发展得益于独特的地理条件
B.②地绘画艺术发展是佛教本土化完成的结果
C.③地绘画艺术发展源于经济的重心完成南移
D.魏晋南北朝时的绘画艺术总体上领先于世界
昨日更新 | 15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实验中学等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唐代前期,中亚粟特地区来到中原的粟特人及其后裔以经商著称,长期操纵丝绸之路的转运贸易,在这个过程中,祆教、摩尼教、中亚的音乐舞蹈、历法等传入中原,中原的丝绸、造纸术等传入西方。这可用于说明当时丝绸之路(     
A.有助于经济的转型B.提高了农业的地位
C.有利于文化的传播D.引领了时代的潮流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五月阶段测试历史试卷
3 . 魏晋风度是指在魏晋玄学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人生观,主要表现为:在人格上不拘礼节、不滞于物、风流潇洒自信;颇喜雅集,大多数特立独行;崇尚的生活方式是纵情山水、服药饮酒。魏晋风度反映出当时(       
A.士人追求洒脱的心态B.儒学正统地位的丧失
C.佛道思想进一步发展D.安逸舒适的社会现实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邢襄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东晋、南朝之际,本来作为人物背景的山水被重视起来,如时人王微善画,提侣“绿林扬风,白水激润”的山水画风,提出“形者融灵,而动变者心也”,认为只有心物相印,才能“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画天地万物。据此可知,山水画的这一发展(     
A.推动艺术审美与教化相结合B.反映出民族交融推动绘画创新
C.体现出写意忘形的绘画理念D.表达了文人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画中的时代·时代中的画
材料

结合材料,以“盛唐女性与社会气象”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部分学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如图所示是东晋南朝时期佛寺数量的变化情况(单位:所)。由此可推知,东晋南朝时期(     

A.儒学正统地位基本丧失B.文化重心转移到南方
C.佛教日益融入中国社会D.佛教从南方不断外传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中国瓷器的历史,就是一部文化交流和贸易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初之时胡风盛行,有一种被称为胡瓶的银带把壶沿丝路传入中原,这便是唐三彩凤首壶的原型,银带把壶有萨珊(波斯王朝)式粟特(西域古国)式之分。唐三彩凤首壶在继承粟特式胡瓶长颈、扁腹、圈足、单柄特征的基础上,将凤鸟的头部雕塑成具有三维空间特征的立体造型,使得凤首壶多了几分传统意韵,更重要的是,这从整体上改变了壶的形制结构,使之成为一种新的器形,凤首壶腹部两面堆贴纹饰、有弯弓骑射的人物,有翩斑起舞的凤凰,所饰纹样明显汲取了本土化的艺术元素。隋唐以来,凤乌纹摆脱了原始迷信和宗教思想的限制,在各种工艺品上展翅鸣舞,是这一时代审美特征的显现。

——摘编自罗佳《唐宋陶瓷凤首壶所见丝绸之路艺术交流》

材料二

自唐朝起,中国瓷便开始风靡亚洲内部贸易市场;而在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之后,瓷器更成为连接亚洲与欧洲,乃至美洲的重要货物。随之而来的是文化、技术上的密切交流、传播与融合,促成了欧亚大家族瓷器制造的繁荣发展。虽然外销瓷往往被中国人认为在品质上不如内销瓷,但实际上,它比内销瓷更深入地渗透到世界上的贸易。

——摘编自〔德〕吉乐《海上丝绸之路的陶瓷:外销瓷如何塑造全球化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凤首壶所呈现的时代风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瓷器风靡世界的主要原因以及外销瓷对世界的影响。
8 . 唐朝时期的绘画选材多以释道人物画为主,所谓“以人物居先,禽兽次之,山水次之,楼殿屋木次之”。但至五代十国时期,绘画选材内容逐渐转向以画家居于其中的出水为主,释道人物画的阵容趋于衰落,山水、花鸟、动物画的阵容日趋壮大。这一变化是因为当时(     
A.国家政治局势的衰颓B.儒学正统地位的消亡
C.开明文化政策的实施D.民族交融趋势的加强
2024-05-2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智慧上进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9 . 南北朝时期,南北儒学学风有别,南学“约简”,北学“深芜”。到隋代刘程“学通南北”,还为儒家典籍及旧注作解释,士大夫“咸师宗之”。这体现了(     
A.“三教合一”趋势逐渐加强B.选官制度的改革扩大了统治基础
C.儒学的正统地位得以确立D.学术发展受政治格局变动的影响
2024-05-2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十次月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10 . 唐朝书法家怀素,草书独步天下,喜欢醉酒作书,追求超越的“物我同化”,从中获得内 心世界的自由。其佳作《自叙帖》展现了狂草风韵,纸张上笔墨挥洒,超凡脱俗,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由此可知唐朝(     )

怀素《自叙帖》部分
A.宗教哲学影响书法美学B.书法创作严格遵循法度
C.主流思想渗透书法艺术D.书法风格折射时代精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