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7 道试题
1 . 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的发展情况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a处处于低潮受西汉尊崇儒术的影响
B.b处处于高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的推动
C.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思想的冲击
D.d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时期批判思想的推动
7日内更新 | 31次组卷 | 95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金乡卫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飞天是我国石窟艺术中最富舞蹈美感的形象之一。以下飞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A.书法艺术成熟B.北方民族交融
C.江南经济开发D.南北政权对峙
2024-04-1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了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莫高窟等石窟。这反映了(     
A.儒学正统地位削弱B.道教文化的广泛传播
C.佛教影响日益扩大D.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
2024-04-08更新 | 69次组卷 | 6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立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4 . 朱关田先生说,某书法家的作品一出,“使书法艺术摆脱单纯书契作用,一跃而为纯表现情性的艺术品类”。据此可知,下列书法作品风格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A.B.
C.D.
2024-03-18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西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多是记述神灵鬼怪的志怪小说,少数记人事的也多记上层人士的谈吐和轶事。唐代传奇则大量记载人间的各种世态,人物有上层的,也有下层的,从内容题材上看,大致可分为神怪、爱情、历史、侠义诸类。这说明唐代(     
A.传奇小说已成为文学主流B.世俗文学具有一定社会基础
C.传统礼教受到了较大冲击D.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发生嬗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人认为,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关键是他有宽广、伟大的“诗圣的襟怀”。这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等诗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据此分析,“诗圣的襟怀”的含义是(     
A.对环境破坏的伤感B.热爱和平的态度C.对农业生产的关心D.爱国忧民的情怀
2024-01-05更新 | 45次组卷 | 89卷引用:河南省温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千金方》是唐代医学名著,书中孙思遂将妇人方、儿童方置于首要位置.此书名为“千金”,并不是说其中药方价值千金,而是指“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由此可见,《千金方》(     
A.在民间得到广泛传播B.是世界上首部国家药典
C.收录的药方价值较低D.体现了浓厚的人文关怀
2023-12-25更新 | 161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永威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实用性的特点。下列以论述农业生产问题为主要内容的著作是(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③④
2023-12-23更新 | 99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7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所谓耕读,即半耕半读。汉到唐时期,我国山林文化逐步形成与发展,再加上佛道两家的影响,不少士人不同程度地吸取了佛道两家的出世观,这样便把古已有之的“退处则为乡党自好”、“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态度,赋予了一种新的超脱精神,走上了所谓隐逸或隐遁的道路,读书山林渐成风尚。宋代陆九渊在象山精舍率领弟子开山造田,聚粮筑室,相与讲习。还有一些士子把耕读结合作为实现自己改良社会理想的一种途径,如元代郑玉曾写过《耕读堂记》,很有代表性:“夫古之时,一夫受田百亩,无不耕之士,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无不学之……皆尽耕田之力,皆有读书之功,则人情自厚,风俗自淳”。明代教育家吴与弼认为道德修养不勤奋不行,而勤奋的品格,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获得,否则,难以达到先哲的境界。

——摘编自胡青《耕读——中国古代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材料二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基本构成。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劳动教育。从1955年开始,各地中小学逐步开设了“手工劳动”“农业常识”“机电常识”等课程,高等学校主要通过专业课程渗透劳动教育。在中小学的语文、数学等课程教学中也要贯彻劳动教育,如语文教师通过课文中劳动人民紧张忙碌乐观的形象教育学生,为学生讲解过渡时期总路线精神等内容,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劳动观。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活动及各类体力劳动实践,师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还通过组织学生排演“农业互助合作”题材的短剧,编排反映农业劳动过程的舞蹈,唱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歌曲等。使“劳动光荣”触动学生心灵,进一步增强学生建设国家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摘编自李欢《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重视耕读结合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劳动教育的特点。
2023-12-2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安史之乱:唐朝乃至整个中华帝国历史的分界点

材料   下图是《哈佛中国史·世界性帝国:唐朝》的思维导图。该书作者认为,以756年“安史之乱”为标志的历史断裂不仅对王朝命运而言,而且对中国历史发展轨迹来说,亦是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安史之乱是真正的唐朝乃至整个中华帝国历史的分界点。

——摘编自陆威仪《哈佛中国史·世界性帝国:唐朝》

根据材料并结合史实,选取三个角度对安史之乱是“唐朝乃至整个中华帝国历史的分界点”的观点加以阐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