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3 道试题
1 . 汉到唐时期,我国山林文化逐渐形成与发展,不少士人将古已有之的“退处则为乡党自好”、“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态度,赋予了一种新的超脱精神,走上了一种隐逸或隐遁的道路,读书山林渐成风尚。这反映了(     
A.儒道的相互排斥B.儒学正统地位动摇C.思想的融合发展D.佛教的本土化倾向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二)历史试卷
2 . 飞天是我国石窟艺术中最富舞蹈美感的形象之一。以下飞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A.书法艺术成熟B.北方民族交融
C.江南经济开发D.南北政权对峙
2024-04-17更新 | 3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了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莫高窟等石窟。这反映了(     
A.儒学正统地位削弱B.道教文化的广泛传播
C.佛教影响日益扩大D.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
2024-04-08更新 | 88次组卷 | 6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立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人认为,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关键是他有宽广、伟大的“诗圣的襟怀”。这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等诗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据此分析,“诗圣的襟怀”的含义是(     
A.对环境破坏的伤感B.热爱和平的态度C.对农业生产的关心D.爱国忧民的情怀
2024-01-05更新 | 50次组卷 | 89卷引用:河南省温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千金方》是唐代医学名著,书中孙思遂将妇人方、儿童方置于首要位置.此书名为“千金”,并不是说其中药方价值千金,而是指“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由此可见,《千金方》(     
A.在民间得到广泛传播B.是世界上首部国家药典
C.收录的药方价值较低D.体现了浓厚的人文关怀
2023-12-25更新 | 165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永威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实用性的特点。下列以论述农业生产问题为主要内容的著作是(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③④
2023-12-23更新 | 108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7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曾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这说明中国佛教(     
A.完全脱离了印度早期佛教B.与儒家思想完全融为一体
C.与中国儒家伦理存在冲突D.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
2023-11-14更新 | 297次组卷 | 62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魏晋南北朝时,许多政治家儒玄双修,以儒学治国,以玄学自修,道教称“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而不少高僧又有高深的玄学造诣。这反映了当时(     
A.儒学思想主导地位动摇B.不同思想文化之间交流碰撞
C.佛道思想社会影响扩大D.玄学思想逐渐成为统治思想
2023-11-10更新 | 338次组卷 | 119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山东专用)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代诗词常把时空背景转换为秦汉,如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李白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宋代诗词也常提及有强烈文化符号意味的西北地区,如陆游的“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辛弃疾的“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这说明(     
A.唐宋诗词中蕴含深厚的家国情怀
B.西北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C.唐宋诗人迫切希望收复西北失地
D.秦汉的强盛为历代文人所仰慕
2023-10-15更新 | 358次组卷 | 3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唐朝皇帝姓李,尊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武则天自称弥勒佛转世,大兴佛教。由此并结合所学可知,唐代(     
A.出现了佛教本土化的现象B.出现三教并行的文化局面
C.儒家思想呈现哲学化倾向D.中外文化的交流盛况空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