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道教、佛教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是东晋南朝时期佛寺数量的变化情况(单位:所)。由此可推知,东晋南朝时期(     

A.儒学正统地位基本丧失B.文化重心转移到南方
C.佛教日益融入中国社会D.佛教从南方不断外传
2 . 唐太宗曾提出“今李家据国,李老在前;若释家治化,则释门居上”,但也言明“朕今所好者,唯尧舜之道,周孔之教,失之必死,不可暂无耳”。据此可知,唐朝(     
A.盛行三教合一的思潮B.重视宗教的实用功能
C.完成复兴儒学的任务D.缺乏统一的治国理念
2024-05-2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素养提升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卷
3 . 唐朝书法家怀素,草书独步天下,喜欢醉酒作书,追求超越的“物我同化”,从中获得内 心世界的自由。其佳作《自叙帖》展现了狂草风韵,纸张上笔墨挥洒,超凡脱俗,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由此可知唐朝(     )

怀素《自叙帖》部分
A.宗教哲学影响书法美学B.书法创作严格遵循法度
C.主流思想渗透书法艺术D.书法风格折射时代精神
4 . 魏晋至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下列选项中,对这一时期历史现象出现的背景解读最合理的是(     
历史现象历史背景
A魏晋玄学在政治上主张“无为”,生活作风上要求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战乱频繁,生活物资匮乏
B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北民南迁加快了民族交融
C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唐高宗时国家颁行《唐本草》印刷术的进步导致伪劣医书泛滥
D晋代法显、唐代玄奘西行取经,鉴真东渡,空海来华佛教在东亚深入广泛传播
A.AB.BC.CD.D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魏晋南北朝养生文化继续发展。其中,儒家养生强调道德伦理规范,以德养生;要求注重理性,表现为对神仙之事要持理性态度;强调对“贵生”与“义死”关系的辩证统一认识。这反映了(     
A.养生文化趋于统一B.主流意识形态的重建
C.理学思想得到发展D.社会思想的交汇贯通
2024-05-1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北魏时期的云冈石窟内留下了许多祈愿文字,如“愿以此福,上为皇帝陛下、太皇太后、皇子,德合乾坤,威蹦转轮,神被四天,国祚永康”“子孙兴茂,绍隆家嗣”等。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B.佛教冲击了儒学权威
C.胡汉民族的交融加深D.文化呈现出融合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变文是在佛教僧侣“唱导”的影响下,继承汉魏六朝乐府诗、志怪小说、杂赋等文学传统,逐渐在唐代兴起的一种说唱文学。说唱内容原为佛经故事,后包括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这反映出唐代(     
A.文学艺术高度繁荣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佛教经文广泛传播D.文化多元并存交融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四月,颁布《令僧道并行制》:“朕闻释及玄宗,理均迹异;拯人救俗,教别功齐;岂于中间,妄生彼我……自今每缘法事集会,僧尼道士女冠等,宜令齐行并进。”该规定意在(       
A.确立佛教的官方宗教地位B.调和佛道二教以巩固统治
C.打压魏晋以来的谈玄风气D.复兴儒学伦理以维护纲常
2024-05-07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魏晋时期,佛教造像中的菩提树并不以印度造像中毕钵罗树为原型,而是以被视为得道长生的灵芝为原型。这反映了当时(       
A.佛道相互融合的趋势B.佛教渐趋本土化的现象
C.佛教得到官方的支持D.雕塑技术取得重大进步
2024-05-07更新 | 23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唐朝时候,佛教宣传“若一念称阿弥陀佛,即能除却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倡言念佛的人,现生即得“延年转寿,长命安乐”,可以“行住坐卧,常得安稳;长命富乐,永无病痛”。材料说明(     
A.佛教影响中国人的生活态度B.佛教已经完成本土化
C.佛教同儒、道家文化相融合D.佛教接收了中国文化
2024-05-0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