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2 道试题
1 . 【“中国”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这个共同体之内,最主要的互应变量,至少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方向。政治范围内,包括政权的性质和行政的结构;经济范围内,包括生产方式、生产力和资源的分配;文化范围内,包括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宗教组织;社会范围内,包括社会阶层、社会结构,尤其注重精英阶层的作用。这四个方面交叉影响,互相制衡,总的结果呈现为复杂共同体本身的强弱、盛衰和聚散。

——摘编自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请围绕“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方面的交叉影响,推动‘中国’发展”这个主题,任选一个历史阶段,运用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至少两个方面,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示例
主题:宋元时期政治与思想文化的交叉影响推动“中国”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宋仁宗曾说,天下之事若都由君主决定,有错误都很难更正。不如众人商议,亦宰相执行,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台谏可以指出,改正起来也容易。据此可推知
A.君主专制下也有理性精神
B.宰相掌握国家的最高行政权
C.宋代政治上实行集体决策
D.古代政治制度开始出现转型
3 . 《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人,朝廷不顾,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这说明北宋
A.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
B.三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
C.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央
D.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2018-05-18更新 | 394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6届湖北武汉江夏实验高中高三周练(8)历史试卷
4 . 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
A.派文臣做知州B.设“三衙”,收精兵
C.各州郡财赋大部分由中央掌握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2019-12-13更新 | 322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北黄冈中学高一上期期中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代大臣文彦博概括当朝政治的特点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王夫之也谈到“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无死刑)”。这说明宋代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基本解决
B.实现了儒家君民共治的理想
C.君权弱化促使官僚政治成熟
D.治国方略的调整影响政治生态
2017-05-02更新 | 561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北恩施二中2018-2019学年度高三上二调历史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北宋前期,中枢机构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的局面。这说明,当时北宋(     
A.加强了君主专制B.出现了“三冗二积”局面
C.削弱了中央集权D.铲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7 . 北宋朝廷尽收州县之财,州县日常开支全仰上司批拨。由于州县额定行政费用之外,所收赋税“不留盈余”。或者“水旱洊至,闾里萧然,农民菜色。而郡县且不能以赈救,而坐至流亡”。这说明了
A.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划调整
B.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C.中央集权制阻碍社会进步
D.过分削弱地方权力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
8 . 宋太祖留下祖训不得诛戮士大夫。核对历史,宋代党争虽烈,失势的官员至多降职贬逐,却没有杀身之祸,甚至身陷罗网也属罕见。相对言之,武职官员就没有如此优遇了,岳飞的系狱即一个显著的例子。这反映了宋代(     
A.实行崇文抑武B.藩镇割据严重C.改革选官制度D.党派斗争激烈
2023-11-2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材料意在说明北宋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A.重文轻武
B.强化皇权
C.分权制约
D.控制地方
2018-10-22更新 | 371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宋太宗选拔将领,重视其是否“循谨”,即能很好管束下属,武勇则次之。宋真宗御制武臣“敕七条”规定,将领的关键在于修身、守职及威严三项,无一条涉及果敢用兵等要求。由此可见宋朝初年
A.治军突出理学思想
B.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C.制衡兵权管控过度
D.铲除地方割据势力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