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宋中期边疆压力与财政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下面为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B.
C.D.
2 . 由于北宋境内养殖马匹效果不佳,故北宋政府与西蕃、回纥等少数民族政权进行频繁的茶马贸易,即北宋用茶叶和丝绸等换取少数民族的马匹。这在一定程度上
A.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B.促使北宋完成统一大业
C.阻碍少数民族政权的汉化D.有利于北宋政权的巩固
3 . 宋仁宗时曾规定:“大凡旧岁造一界,备本钱三十六万缗,新旧相因。”熙宁五年,宋朝政府命令四川多发行一界交子,却并不按惯例把老一界的交子回收。造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王安石开始变法B.宋朝财政危机严重
C.金融理念的进步D.中央集权有所加强
4 . 宋朝时期,官方对外话语经历了从“华夷一统”为主导向“汉唐旧疆”为主导的转变。澶渊之盟确立了宋辽正式互认二元并存的天下秩序,是这一转变的重要节点。这一转变意在
A.重塑本朝正统地位B.承认对外战争受挫
C.强化中央政府权威D.推动国内政策转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北宋时期,西北和京师是消费性商业市场,而东南则是生产发达的地区,京师与西北货币供应量大,东南货币供应量小,而东南的铜钱不断地通过上供形式流向北方,这一矛盾是宋代商品货币流通的一大特色。该特色反映了这一时期(     
A.东南地区商品经济滞后B.政治、军事因素影响货币流通
C.铜钱地区间分布不平衡D.西北与东南地区无法直接贸易
2020-07-01更新 | 1208次组卷 | 20卷引用:10分钟同步课堂专练-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基础练)
6 . 陈尧咨“伴射”

据释文莹《湘山野录》所记,真宗时,一契丹使团来朝,使者中善射者,想在进贡仪式上表演射箭,要求宋廷派人伴射。据说当时只有状元陈尧咨符合条件,真宗欲令他改充武职伴使臣射箭,并允以重赏和高官。但陈尧咨回家请示母亲,老太盛怒,杖责于他,认为这是“辱没家门”。


(1)宋与契丹并存的局面开始何年?
(2)该故事可信吗?请说明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