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宋中期边疆压力与财政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北宋神宗熙宁二年,苏辙敬献《上皇帝书》,提到“事之害财者三:一曰冗官,二日冗兵,三曰冗费”,正式提出了“三冗”的问题,北宋朝廷财政不堪重负。“三冗”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延续的危害B.宋代民族关系持续紧张
C.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影响D.宋频繁地发动对外战争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观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署,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意为赠送财物)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

——苏洵《嘉祐集》


(1)材料一中的“大宋皇帝”是指谁?“北朝”是指什么?
(2)从材料二可看出,辽、西夏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产生了什么历史作用?
(3)材料三中苏洵“证史”的目的是什么?它与材料一所述的史实有何联系?
3 . 宋仁宗时曾规定:“大凡旧岁造一界,备本钱三十六万缗,新旧相因。”熙宁五年,宋朝政府命令四川多发行一界交子,却并不按惯例把老一界的交子回收。造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王安石开始变法B.宋朝财政危机严重
C.金融理念的进步D.中央集权有所加强
4 . 1028年,党项首领德明派其子元昊领兵攻下原为回鹘、吐蕃占据的甘州和西凉府,1032年,宋仁宗加封德明为夏国王。这说明北宋
A.在与西夏的战争中处于被动B.力图保护边境贸易
C.承认了西夏政权的合法地位D.坚持平等的民族观
5 .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这段话反映的是
A.北宋与辽的友好往来B.北宋向契丹送纳贡金
C.宋辽之间的贸易往来D.北宋向辽交纳“岁币”
6 . 北宋中期有人说“天下之所以困,本于兵”,“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这种言论表明
A.对辽和西夏的“岁币”“岁赐”是北宋财政困难的原因之一
B.养兵成为朝廷的财政负担
C.养官成为朝廷的财政负担
D.北宋军队训练废弛,素质低下
7 . 宋朝时期,官方对外话语经历了从“华夷一统”为主导向“汉唐旧疆”为主导的转变。澶渊之盟确立了宋辽正式互认二元并存的天下秩序,是这一转变的重要节点。这一转变意在
A.重塑本朝正统地位B.承认对外战争受挫
C.强化中央政府权威D.推动国内政策转向
8 .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它们与汉族政权之间关系复杂多变,民族矛盾和中央政权在两者之间转换更替是少数民族政权和汉族王朝角力中一个非常重要而有趣的现象。但从中华民族的整体来看,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组成部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004年,辽军南下攻宋,宰相寇准力主抗战并劝皇帝御驾亲征,结果宋军士气大振,打退了辽军。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次战役?御驾亲征的皇帝是谁?
(2)宋所抗击的辽国是由谁建立的?辽国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那么你能说出主要是那个少数民族?

材料二:1038年西夏建立,西夏建立后多次进攻北宋。1044年宋夏订立和议,夏取消帝号,名义上向宋称臣,宋每年给西夏岁币。


(3)西夏的建立者是谁?宋夏和议签订后对双方有什么影响?

材料三:



(4)上图人物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请说出他是谁?在哪次战役中他率军大败金军的主力骑兵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2020-08-10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新教材同步备课-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2)
9 . 郭靖和杨康是金庸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重要人物,他们名字中的“靖”“康”来源于灭掉北宋政权的“靖康之变”。灭北宋政权的是
A.西夏B.蒙古C.辽D.金
10 . 辽与北宋“和好年深,双方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出现在下列哪一事件后
A.澶渊之盟B.金灭北宋C.宋金和议D.签订《尼布楚条约》
2020-08-10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新教材同步备课-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