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王安石变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元丰三年(1080年),作为“王安石变法”的举措之一,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管理海外贸易的专门法规《元丰广州市舶条法》正式颁行,标志着市舶制度逐渐成熟,向规范化、法制化过渡。它的颁布(       
A.促进了王安石变法的成功B.保证了宋朝政府财政收入
C.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发展D.瓦解了政府重农抑商政策
2 . 赋税与财政制度的建设与国家治理的效能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的“庸”制和两税法归并“庸”制,是中国古代力役制度从现役为主向征收代役金为主,并逐步将代役金归并入田亩税这一历史演变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重要步骤,成为后世诸多王朝役法重大改革的龟鉴。……唐《赋役令》规定:“县令须亲知所部富贫,每因收手实之际,即作五等定簿……若遭灾蝗旱涝之处,任随贫富为等级。”至元二十八年(1291),元世祖颁布的《至元新格》规定:“诸……役,先富强后贫弱,贫富等者,先多丁后少丁……。"由此不难看出它与唐朝的制度联系。

——摘编自陈明光《创新·缺陷·龟鉴——论隋唐五代税收史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

材料二   王安石在新法系统中的尝试与广泛应用,产生于思想观念与创造力极为活跃但又积弊重重的北宋中后期,既有偶然性又有其必然性。他开启了新的经济与财政模式,并以货币运作为导向。常平新法执行青苗钱借贷—在还贷时,政府虽然设置货币与实物双选可能性,但通过初为低康的“粮食基准价”设定,驱动农民选择货币还贷。……免役法则由农业生产领域深入到基层劳役领域,进一步拓展了这一趋势的广度与深度。

——摘编自俞普悲《王安石变法中国家经济与财政行为的货币化导向》

材料三   财政体制与政治体制虽同属国家治理体系的内容,但财政体制遵循民主与分权原则……而蒋介石在党、政、军都拥有最高权力,而且行使权力时“被少顾及正式的指挥系统”。19281933年宋子文担任财政部长期间,财政部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但正常权限常受蒋介石干预、如裁减军费、集中预算管理、严格财政约束和压编开支等,都收效甚微,财政制度安排部分失效……宋子文最终被迫辞职。继任的孔祥熙任职长达12年,期间大肆任用亲信,排斥异己,严重损害了财政系统的运转绩效。

——改编自焦建华《南京国民政府前期财政体制与政治体制的冲突》


(1)阅读材料一,理解唐朝赋税制度成为后世诸多王朝的龟鉴,请结合明清赋役改革的史实加以说明。结合所学,写出元朝与唐《赋役令》的规定存在联系的赋税制度及其内容。
(2)根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呈现出的突出特点及其原因,并结合所学,指出为其变法的实施提供保障的货币体制。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子文时期“财政制度安排部分失效”的原因。结合所学,简述孔祥熙时期财政建设的成败之处。
2023-06-26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历代对王安石变法存在不同的观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南宋朱熹等理学家认为变法“轻用已私纷更法令,不能兴才教化,乃行青苗、建市易、置保甲、治兵将、始有富国强兵、窥伺边隅之计,弃诚而怀诈,兴利而忘义,尚功而悖道……下诬君父,上欺祖宗,三纲废坏。神化之道泯然将灭,纲纪文章扫地尽废。”

清代末年梁启超认为王安石是“三代以下唯一完人”,他认为青苗法和市易法实为近代文明国家的银行雏型:免役法则“与今世各文明国收所得税之法正同”,其变法是“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变革”。

20世纪3040年代诸多史学家对王安石变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周谷城提出变法动因:“一曰外部的压迫,二曰内部的贫弱”。范文澜认为变法“急需加强军备”,钱穆提出变法“冗官不革,政治绝无可以推行之理”。

——据何文国《王安石历史评价面面观》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王安石变法的不同观点”作出解释。
2023-05-17更新 | 404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宋神宗时期,司马光曾上奏称:“下等、单丁、女户及品官、僧道,本来无役,今使之一概输钱,则是赋敛愈重……富室差得自宽,而贫者困穷日甚。"司马光此言意在(     
A.建议宋神宗改革赋税制度B.维护社会下层的根本利益
C.谴责政府的横征暴敛行为D.批评王安石变法违背初衷
2023-05-13更新 | 808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明德学校(山大附中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熙宁年间,经常出现枢密院奏事退、王安石留身独对的局面。凡外交方针、将帅任用、军需供应,大多由神宗与宰相王安石商定。保甲法、将兵法等军政改革均在中书发动,尽管遭到枢密院的抵制,但并未因此停止推行。这表明宋朝(     
A.实施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B.枢密院失去了军队调遣权
C.实行军政与民政分治的政策D.王安石变法的强兵效果明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宋神宗熙宁八年,下令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并把《诗经》《礼记》《论语》《孟子》等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这一变革主要是为了(       
A.防止科举考试作弊B.选拔变法革新人才
C.丰富科举考试内容D.重建儒家经学体系
7 . 王安石声称其颁行的新法均合乎先王之意,“免役之法,出于《周官》府史胥徒,《王制》所谓‘庶人在官’者也”。同时,他认为传统科举取士太过于注重“强记博诵”,因而组织编纂《三经新义》作为士人学习经世之务的终极依据和行为准则。王安石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推动变法顺利进行B.完善科举选官制度
C.复兴儒学正统地位D.瓦解守旧官僚集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北宋中期,王安石对基层社会组织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他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一家为一保,民户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丁为保丁,农闲时集中并接受军事训练。这一措施(     
A.带有“兵农合一”的色彩
B.消除了农民起义的根源
C.扩大了禁军的兵员储备
D.减轻了农户的赋役负担
2023-04-18更新 | 20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上对于王安石的评价毁誉参半,诋毁他的人指责王安石刚愎自用,其主张的新法措施有损儒家传统,而赞扬他的人称赞他的变革极具创新精神,是时代的进步。

时期评价者评语
北宋司马光“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奏,败坏百度,以至于此。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变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
刘擎“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数十百事交举并作,欲以岁月变化天下。”
南宋朱熹“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之盛。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变法导致)群奸肆虐,流毒四海。”
罗大经“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其裂而不复合者,秦桧之罪也。”
明末清初颜元“荆公之所忧,皆司马、韩、范辈所不知忧者也。荆公之所见,皆周、程、张、邵辈所不及见者也。荆公之所欲为,皆当时隐见诸书生所不肯为、不敢为、不能为者也。”
清末民初梁启超把青苗法和市易法看作近代“文明国家”的银行,把免役法视作“与今世各文明国收所得税之法正同”,“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还认为保甲法“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悠悠千年,间生伟人,此国史之光,而国民所当买丝以绣,铸金以祀也。距公之后,垂千年矣,此千年中,国民之视公何如,吾每读宋史,未尝不废书而恸也。

提取材料有关信息,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有关知识,选取表格中的任一阶段对有关王安石的历史评价加以阐释。(要求:阐释须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3-19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神宗认为:“天下自五代分裂,多置郡县,以固疆圉。由是役繁民困,其议并省之。”因而进行了州县省废的改革。这场改革主要发生在王安石当政期间,先后持续十几年,一批州县被合并裁撤,但也有一些州县得以复建和新建,实际废州27个、复建5个,废县144个、复建和新建28个。王安石指出:“东南州县,大抵患在户口众而官少,不足以治之……而河北所置州县太多”。河北东西两路是罢废州县的重点,其中废州1个,废县38个,复建5个,实废33个,占全国实际废县数的28%。东南地区如两淮、两浙、福建等7路,废州4个,废县3个,不及河北之零头,却又新置4个。州县并废新建的主要依据是户口,但以神宗元丰初年州县并废后的数据为例,河北路有2134929户,却有33106县,平均每县11650户;两浙地区有1778963户,才有1479县,平均每县22518户。

——摘编自马玉臣《试论宋神宗时期的州县省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神宗时期州县省废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神宗时期州县省废改革的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