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忽必烈即位后,委派官员到各地署事,行使中书省职权,简称行省;御史台在地方设有江南行御史台和陕西行御史台,简称行台;在遇有战争或镇抚需要的情况下,枢密院可在有关地区分设行枢密院,简称行院。这些设置(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逐渐缓和民族矛盾
C.有利于提高监察效率D.加大促进边疆开发
2023-12-29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含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模拟选科联考历史试题
2 . 成吉思汗建国后,以族名称国家,号为“也可蒙古兀鲁思”,即“大蒙古国”。忽必烈即汗位后,采纳儒臣的建议,取《易经》中的“大哉乾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之言,改国号为“大元”。这一变化得益于(     
A.全面汉化政策的实施B.儒家正统观念的影响
C.行省制度的逐步推行D.因俗而治的治国理念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269年,元世祖颁行国师八思巴创制的蒙古文字,使之成为元代官方法定的文字。同时规定,今后发布诏令一律用蒙古新字,各地原来通行的民族文字只作为附录。这一举措(       
A.加强了对文化的控制B.提高了蒙古文字的地位
C.适应了多民族的统治D.吸收了其他族群的文化
2023-12-05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卷(一)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除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省外,还有若干军事征伐型行省的设置,如征交趾行省、征缅行省等,但随着战争的结束,这些行省就被废除了。这说明元朝行省(       
A.兼有政治和军事的双重功能B.有利于元朝加强中央集权
C.废立与否取决于战争是否需要D.设置灵活且适应元朝统治需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古漕运所从之道有三:曰陆、曰河、曰海,河漕视陆运之费省十三四,海运视陆运之费省十七八。……按海运之法,自秦已有之,而唐人亦转东吴粳稻以给幽燕,然以给边方之用而已,用之以足国,始于元焉。 况海运无剥浅之费,无挨次之守,而国家亦有水战之备,可以制伏朝鲜、安南边海之人,诚万世之利也……海运视河漕之数,所得益多,故终元之世,海运不废。

——摘编自朱子彦《元代的南北海运》

材料二   根据《共同纲领》的规定,1950年,政务院规定了制定新税则的六项基本原则:1.国内能大量生产或者暂时不能大量生产,但是将来有发展可能的工业品及半制成品,在进口同样商品时,关税税率应当高于该项商品的成本与中国同样货品的成本之间的差额,以保护国家的民族生产。……3. 对于国内生产很少或者不能生产的生产设备、器材、工业原料、农业机械、粮食种籽、肥料等,实行低税率或者免征关税。……依据这些原则,1951年5月《海关进出口税则》及其实施条例实施,这是我国近100年来第一次真正独立自主制定的关税法规。

——摘自黄天华《中国关税制度》

材料三   长期以来,海床洋底的法律地位是不明确的。进入20世纪60年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深海洋底被用于军事目的的威胁与日俱增。1970年,第2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各国管辖范围以外海床洋底及其底土的原则宣言”,并决定于1973年召开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

在过程中,海底开发方式成为焦点问题。 海洋大国倾向于自由且独立地开发“区域”资源,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主张由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进行管理,倾向于选择单一开发制。经过长达九年的协商,1982年,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就国际海底制度基本上达成协议,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创设了介于单一开发制与自由且独立地开发之间的平行开发制。作为原则,区域内的活动应为全人类的利益进行,而且只能用于和平目的。

——摘编自鹿守本《海洋法律制度》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列举元代漕运发展的交通条件,并简析“终元之世,海运不废”的动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关税政策制定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简析1951年《海关进出口税则》实施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制定的原因,指出该公约在海底开发方面达成的共识。
2023-11-11更新 | 303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4届高三一模(11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4·江苏南通·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元朝疆域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多民族政权并立阻隔东西交通B.新疆地区开始接受中央的管辖
C.行省的设置遵循山川形便原则D.元朝边疆治理与内地趋于一致
2023-10-28更新 | 646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华赋实验学校肇庆市华赋实验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新高考模拟(一)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政治地理的角度来看,汉武帝之后,在政治地理格局上,不但汉初王朝直接领属郡县与王国独立领属郡县并立的格局被彻底改变,中央集权程度大大加深,王朝还通过积极有效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在北疆确立了对匈奴侵扰的有效辖制,对南则开通西南夷,对东南与岭南地区用兵,把王朝的版图重新回复到与秦王朝大致相当的规模。这种新的政治地理格局亦为儒家的大一统思想生长提供了现实政治条件。

——摘编自郑帼《两汉之际的政治地理研究》

材料二 明朝延续了元朝的一些政策,又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有所变化。鉴于西藏地方的实际情况,明朝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实行“多封众建”的政策,在整个明朝都延续了这种政策。到清朝时期,清朝中央对西藏的治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西藏地方在历经固始汗家族、噶伦时期、颇罗鼐家族的统治之后,格鲁派也逐渐掌握了西藏地方的政教大权。同以往其他教派相比,宗教参与政治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清朝中央政府将权力全部下放给格鲁派。

——摘编自秦红利《元、明、清时期西藏地方“政教联合”制度探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汉武帝时期的具体史实说明“政治地理格局上”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明朝对西藏管理与元朝的不同之处,指出“清朝中央对西藏的治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的表现。
2023-09-28更新 | 16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至顺元年时河南江北行省的20个路府州当中,8个来源于原江淮行省,7个来源于原湖广行省,5个来源于原中书省,所以,河南江北行省是典型的邻壤切块式。同时,江浙行省是由原江淮行省的长江以南部分和福建行省合并而成,也可勉强归于邻壤切块式。这种做法(     
A.扩充了行省的社会职能B.有效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C.奠定了封建国家的版图D.意在防止地方出现割据势力
2023-08-29更新 | 41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全国卷高考历史押题卷(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元世祖前期和中期出现的行省只是为了适应当时特定的军政需要,事毕即撤。至元十三年(1276年)以后,临时处理军政事务的行省陡然减少,而半固定化的行省不断扩充和发展。明洪武时期,中书省被撤,行省独存。由此可见(     
A.行省发展过程漫长曲折B.行省运作具有较大随意性
C.行省长官成为割据势力D.行省由军事转为监察机构
2023-08-28更新 | 25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高考历史猜题卷(五)
10 . 元朝以户籍、人口数量为标尺在内地设置路、府、州、县等正式政区,同时又在不具备人口登记和户籍管理条件的西南部分民族地区创设了以族群群落为管理基础的特殊政区,如湖广行省十五安抚司、云南行省“甸寨军民等府”。这体现出元朝时期(     
A.西南地区民族问题突出B.有效地管控了民族地区
C.国家治理较为灵活机动D.官僚政治趋向成熟稳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