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农商社会”说从产业结构的变动(即“物”的角度)观察经济结构的变动;“富民社会”说以阶层构成的变动(即“人”的角度)考察社会结构的动态变化。两者均力求发现历史过程背后隐性的长期演化趋势。


——摘编自柳平生《“农商社会”说与“富民社会”说:解读、比较与启示》


根据材料任选角度,自拟论题,并运用中国史的相关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3-08-30更新 | 288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1(全国卷新教材)-【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2 . 唐宋经济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639—755年唐朝人口变化情况

年份

公元

户数

口数

贞观十三年

639

3120151

13252894

永徽元年(唐高宗年号)

650

3800000

——

神龙元年(武则天和唐中宗的年号)

705

6156141

37140000

开元二十二年

734

8018710

46285161

天宝元年

742

8525763

48909800

天宝十四年

755

8914709

52919309

——据粱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

材料二       北宋开封城



——据普通高中《历史地图册》星球地图出版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前期人口变化的趋势.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描述北宋都城开封的繁荣景象。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唐宋经济发展的认识。
3 . 《史记》载汉代“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到了宋代,江南“地广野丰”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江南纺织业得到迅速发展B.北民南迁促进江南的开发
C.江南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D.江南农业商品化趋势明显
2022-11-0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据《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广人稀”,百姓“无积聚之贫”,而据《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B.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
C.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D.江南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2021-11-17更新 | 626次组卷 | 73卷引用:山西省平遥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西欧由于城乡之间没有形成贡赋关系,城市不能向农民征收税赋,城市最初的粮食需求只能来自周边农民的销售。大约从12世纪起,西欧城市迅速发展,乡村专门化的粮食生产吸引了专职商人参与,国内粮食贸易很快发展起来,但远距离收购的粮食不能在城内直接售卖,必须通过当地代理人销售。伴随着粮食供应带来的巨大商机,庄园开始扩大粮食生产,专门出售剩余谷物,成为城镇最直接的“农业腹地”。为保证市民生活需求,城市当局往往对粮食市场实行严格管制,不允许市民下乡收购粮食、购买园基超过其需求能力的粮食等,并设立以市长为首的“巡回法庭”商讨价格、检验各类商品,维护城市粮食市场的有效秩序。尽管如此,城市粮食的供应依然非常紧张,这也使得城镇与周围农村的关系非常紧密,出现了城乡一体化的趋势,从而改变了周边农村传统的农业结构。

材料二   与西欧相比,中国古代重点城市的粮食供应主要通过官府调拨,如南宋都城临安“凡诸军、诸司、三学及百司、顾券、诸局工役等人,皆给焉”,但“细民之食,皆需之铺家”。与西欧不同,中国农村的粮食不一定直接卖给附近的城镇,而是由商人舟运至杭、至秀、至南浔、至姑苏等地粜米。宋代以后,地主的地租粮自食比例较少,相当部分作为商品粮直接运往城镇或急需地点销售。地主居于市镇中,既从事农业经营,又进行商品生产,当粮价低贱时,地主则大肆收购,反之则出售粮食,从中获取厚利,因此地主富室深刻影响了市场粮食价格。为保障粮食供应,官府往往采用设置官仓等间接手段平抑粮价,而较少使用行政或强迫手段干预其它经营者。正是由于中国城市的生存无须单独依靠周围的乡村,因此城乡关系比较松懈,没有建立起来直接的经济联系,因而城市不可能推动农村发生转变。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谢丰斋《比较中西方古代城市的粮食供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古代西欧与中国城市粮食供应的差异。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西欧和中国城市粮食供应差异造成的不同影响。
6 . 中国疆域如此辽阔,区域差异如此鲜明,但又同属于一个舞台平面,上演出一幕又一幕波澜壮阔的历史话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般来讲,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要比不发达的地区行政区划要细要多。下表为秦代到北宋的地方行政区划。具体如下:

时间北方行政区南方行政区
秦代29个郡15个郡
西晋12个州9个州
唐代5个道5个道
北宋10路14路

——摘编自甘霖《变局:前11世纪以来至21世纪中国区域发展与社会变迁》

材料二   一五时期经济布局的这种内向的趋势,还注意照顾沿海地区的发展,使沿海地区的经济也保持了一定的发展速度,基本上属于一种区域(或地区)平衡发展战略的范畴。从投资比例看一五期间,沿海地区包括工业在内的投资占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41.8%,内地占47.8%。限额以上的694个工业建设单位,有472个分布在内地,占总额的68%,有222个分布在沿海地区,占32%。19521957年,内地地区工业平均每年增长20.2%,沿海地区工业为17%。

——摘编自甘霖《变局:前11世纪以来至21世纪中国区域发展与社会变迁》

材料三   一五期间,全国同时开展了一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中有68个全部或部分建成投产。过去中国不能生产的高级合全钢、无缝钢管、喷气式飞机、坦克、大口径火炮、警戒雷达、汽车、大容量成套火力和水力发电设备、大容积高炉设备以及新型机床等,现在都能生产了。一大批旧中国没有的工业部门一个个建立起来,一大批工矿企业在内地兴办,旧中国重工业过分落后的面貌和不合理布局大大改观。

——摘编自洪向华、石建国 《 一五计划:步履铿锵》


(1)从区域发展的视角看,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经济现象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概括“一五”计划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2024-01-2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如表为北宋部分时期的铜钱年铸造量表。这反映出当时(     
时间年铸造量(万贯)
太宗至道年间80
真宗咸平初125
真宗景德末183
神宗熙宁、元丰年间500
徽宗崇宁年间300
A.铸币量呈逐年上升趋势B.商品经济持续发展
C.国家基本解决积贫问题D.政府加紧剥削人民
2023-11-20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说:“过去的诗人所忽视的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或者事情本身不应被忽视,但因为是普遍的、日常的和人们太贴近的生活内容,因而没有作为诗的素材,这些宋人都大量地写成诗歌。”该描述反映出,宋代(     
A.文学通俗化趋势明显B.多种文学种类纷呈
C.诗歌创作形式较丰富D.总结以往文学成就
2023-11-2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2024届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宋之际,北方战乱的影响与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促成了我国历史上继西晋、唐中期以后第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在中国历代的人口分布上,北宋末年首次出现南北均衡。此后,南方的人口优势逐步确立,南方经济明显领先,经济重心不可逆转地远离了北方,南盛北衰的局面完全确立。元明清时期,这种趋势继续发展。

——章开沅《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宋代人口流动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宋代有着强烈的保富意识,重视富裕起来的商人阶层。……宋代政府改变唐代限制贸易的做法,鼓励商业发展,打破唐代“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的禁令,使商人获得了从政的权利。政府还制定法律,对勒索商人的官吏进行惩罚。“诸商舶兴贩已经抽解与免两州商税外,其余合收税,场务不即检税若收纳力胜钱过数,各杖一百,留滞三日加一等,罪止徒二年,因而乞取财物,赃轻者徒一年。”宋代对商业和商人的态度造就了中国古代商人的黄金时期。

——摘编自李华遷等《宋代社会治理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次人口南迁的表现,并分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社会治理上的新变化。
10 . 下面是唐代灌溉工程简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地区

长江以北

长江以南

时间

中唐以前

中唐以后

中唐以前

中唐以后

数量\处

98

29

23

938

A.北方农业走向衰落B.南方经济全面超越北方
C.经济重心完成南移D.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2023-10-2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