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宋代是雕版印刷术的黄金时代,还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国出现了福建等三大印刷中心。这种状况表明(     
A.政治重心南移B.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
C.经济重心南移D.手工行业分工呈现精细化趋势
2024-02-2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北宋(71)南宋(62)
高级官员208
中级官员1510
低级官员128
无官职记录2436

材料二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材料三   一、德业相劝:德谓见善必行,闻过必改……业谓居家则事父兄,教子弟,待妻妾,在外则事长上,接明友,教后生,御僮仆。二、过失相规:……同约之人各自省察,互相规戒,小则密规之,大则众戒之。三、礼俗相交:礼俗之交,……值月主之,有期日者为之期日,当纠集者督其违慢。凡不如约者,以告于约正而诘之,且书于籍。四、患难相恤:……凡有当救恤者,其家告于约正,……若不急之用,及有所妨者,则不必借。

——摘自《吕氏乡约》

材料四   宋代社会、宋代文化的特点如果用一种较为简单的方式来概括,就是出现了“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的趋势。所谓平民化,是指普通民众具有比以前更多的生存发展机遇,受到社会更多关注。世俗化,主要是指关注俗世生活的取向。人文化,则是指更加关心“人”自身的价值,社会价值取向相对理性,关注人的教养与成长。

——摘编自邓小南《宋朝的再认识》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材料四的观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人有云:“东南之俗好文”“西北之人尚质”。南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突出,故北宋后期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而单独录取,以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北宋南北分卷制度(     
A.确保了南北方录取比例一致B.制约了科举考试的客观公正
C.提升了南方士人的政治地位D.顺应了文化中心南移的趋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北宋时期,白银跻身于流通领域,从而形成了铜钱、铁钱、楮币和银两并行的过渡性货币体系。汴京、临安城内出现了“金银盐钞引交易铺”即不同货币的兑换处。这反映了
A.商业规模的扩大交易频繁B.政府“抑商"政策的松动
C.白银开始出现货币化趋势D.城市发展打破了空间限制
6 . 表中为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
河南151621
江苏781749
表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2019-01-30更新 | 5705次组卷 | 79卷引用:2014-2015学年吉林长春市外国语学校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唐代女服的主要特征为风华美丽、不拘一格、个性突出,宋代女服一反唐代时的绚丽开放,呈现一种内敛拘谨而又不乏淡雅精致的风格。这一变化反映(       
A.理学道德观念影响社会生活B.宋代治国理念发生根本变化
C.商品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D.工商市民阶层日益发展壮大
2024-05-1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表是东晋至北宋时期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表。表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的变化,这一变化得益于(     
朝代东晋北宋
比例4%17.2%24.5%46.1%
A.世卿世禄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宋以前的奴婢,不独立编户,是依附于主家的贱户,“奴婢贱人,律比畜产”。但宋朝出现了“自今人家佣赁,当明设要契”、“今世所云奴婢,一概本出良家”的现象。这一变化缘于(       
A.雇佣与契约关系产生B.理学发展推动思想解放
C.良贱制度已彻底瓦解D.经济发展影响身份认同
10 . 唐朝出现了充当货币支付功能的“飞钱”,并已形成严密的兑换制度;宋朝在唐朝“飞钱”的基础上,产生了纸币——交子、会子。这反映了唐宋时期(     
A.大宗贸易比较频繁B.财政收入结构变化
C.经济政策相对灵活D.金融服务趋于完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