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宋朝奉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但对于“兼并之家”(新兴地主、商人),不仅采取抑制政策,而且在抑制的广度和深度上均超过汉唐时期。据此可知,宋朝(       
A.土地的经营方式以租佃制为主B.奉行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C.注重稳定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D.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质变
2024-05-2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唐中期至宋,当时的人普遍认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要数扬州和益州(成都)。唐开元年间,成都府的人口户数为137046户,在当时位列全国第二。宋代时,成都为西南大都会,素号繁丽、百货川委。宋人田况有诗写到: “蜀虽云乐土,民勤过四方……所以农桑具,市易时相望”。

——摘编自何一民、王毅《成都简史》

材料二   14世纪后,欧洲人口缓慢地恢复到原先的水平,然后开始增长,在欧洲大陆……特别是在地中海沿岸和西北欧,贸易及制造业发展迅速。城市的规模愈发扩大,商人们也变得愈发富有。在每个国家,商人阶级都变得重要起来……1350年至1450年间,法兰西、西班牙、英格兰、苏格兰、丹麦、瑞典和匈牙利的统治者纷纷加强君主统治,在全国范围内扩大自身影响力,同时减少封建贵族和教会权力机构的土地。伊比利亚半岛的两个国家卡斯带利亚和阿拉贡,1469年因女王伊莎贝拉和国王费迪南联姻而统一,至此现代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已初步形成。

——摘编自(美)约翰·梅里受《欧洲现代史:从文艺复兴到现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宋时期成都城市经济繁荣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出现的新变化。
3 . 从西晋永嘉之乱、十六国到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社会经济在原有基础上迅速发展;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刺激了南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宋金对峙时期,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他们与南方人民共同促进南方的开发。由此可知,影响南方开发的因素是(       
A.北方地区战乱频繁B.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C.南方统治者的重视D.南北民族融合加强
2024-03-2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4 . 柳永的词在形式、语言和用典上都一改文人词的创作路数,变“雅”为“俗”。《四库全书总目·东坡词提要》称:“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柳永而一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据此可知,柳永的词(     
A.迎合了儒学复兴的潮流B.折射了崇文抑武的国策
C.契合了市民阶层的需求D.体现了选官制度的变革
2024-03-0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面是关于宋代经济的几则史料。由此可推知,宋代(     
材料出处
湖州农户“以蚕桑为岁计”宋《嘉泰吴兴志》
严州“谷食不足,仰给他州,唯蚕染是务”宋《严州图经》
“蜀之茶国,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民卖茶资衣食,与农夫业田无异”《宋史·食货志》
A.农业出现了多种经营方式B.传统农业经济结构发生了剧变
C.国家统一促进了经济发展D.农业生产与市场的联系较密切
2024-01-3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北宋时期,占人口 10%的地主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人口80%-90%的中、贫雇农仅占有20%-30%的土地。南宋时期,官僚地主和私人地主兼并土地的现象更为惊人。这(     
A.缓解了人地之间矛盾B.加剧了社会贫富不均
C.导致了土地制度变革D.阻碍了农业技术革新
2024-01-28更新 | 33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儒学正统地位确立之后,治经道路随着时间的推移,愈走愈窄,进而严重地阻碍了儒学的发展。自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获得了大发展,在意识形态上大有取代儒学之势。进入宋代,小规模的农民起义不断。大规模的边境冲突也时有发生,一些儒家学者想从儒学经典中去寻找挽救社会危机的思想武器。同时,这一时代,广大平民有机会加入读书人的行列,他们由于出身贫苦,没有旧的经学传统的束缚,所以易于建立新的儒学体系。在这种形势下,自北宋中期起,儒学发展出了新学派——理学,它是一套包括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在内的理论体系。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理学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理学出现的原因。
2023-12-26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8 . 北宋初期的989年,全国户数只有650万。到北宋末的1110年,已增长到2088万,甚至绝大部分学者认为,北宋末年的实际人口数应当超过1亿。这在中国古代人口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北宋末年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得到较大发展B.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9 . 宋代财婚风气盛行。经济稍差点的人家用白银置办聘礼;富贵人家则流行给女方制作一些纯金首饰。这反映出(     
A.理学成为社会主流B.经济发展影响婚俗变迁
C.经济重心完成南移D.社会门第观念逐渐消失
2023-12-2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分科诊断模拟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编自陈宏茂《试论宋辽间的榷场贸易》

材料二   宋初,宋辽双方在沿边市易而未有官署。太平兴国二年(977 年),规定在宋境的“镇、易、雄、霸、沧州各置榷务辇香药、犀、象及茶与辽交易”,以后时禁时开。景德三年(1006年)诏:“凡官鬻物如旧,而增帛、漆器,所入者有银、钱、布、羊、骆驼,岁获四十万……终仁宗、英宗之世……互市不绝。”双方对出口货物均设官收税,特别是宋朝长期负担岁币,因而常借榷场利润来补充财政收入的不足。宋宣和四年(1122 年),宋昭上书云:“盖祖宗对赐予之费,皆出于榷场岁得之息,取之于虏而后以予虏,中国初无毫发损也。”

———摘编自霍贺《浅析宋代的对外贸易》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辽榷场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辽榷场贸易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