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自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越北方。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格局也已定型。南宋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这一变化反映出(     
A.门第观念日渐淡化B.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
C.美洲白银大量流入D.社会成员的身份趋于平等
2023-11-03更新 | 150次组卷 | 21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校友好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七十六届期末历史试题
2 . 与汉唐相比,宋元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①经济重心移至江南地区             ②商品经济活跃,出现了纸币
③对外贸易频繁,转为海路为主   ④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23-10-0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

——[明]谢肇淛《五杂组》

材料二   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

——[宋]苏辙《论蜀茶五害状》

材料三   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曰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茶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

——[宋]庄季裕《鸡肋编》

材料四   (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茶叶专卖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茶叶贸易对宋代商品经济的影响。
(3)茶坊、瓦肆等大量兴起,乃宋代开创之新气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的新变化。
4 . 下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纸币的出现最能表明 (     
A.北宋货币政策灵活开放B.北宋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C.北宋中外经济交流频繁D.当时对外贸易十分发达
2023-03-0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友好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淮南每年向都城开封运送的粮食六百万石。下列表述与此相对应的是 (     
A.北方经济逐步萎缩B.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C.经济重心逐渐南移D.商业活动打破限制
2023-03-0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友好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民生是指人民的生活、生计和生存的状况,民生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的政治主张不是从历史上抄袭过来的,而是性善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产物。主要有下列各项;第一,给民以“恒产”;第二,赋税徭役有定制;第三,轻刑罚;第四,救济穷人;第五,保护工商,孟子的先王之道就其内容而论,与时代的要求相合拍,具有现实批判主义精神。

——摘编自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初,定令又租赋庸调法,自开元承平久,不为版籍,法度玩敞。至德后,科敛凡数百名,百姓竭膏血,鬻亲爱,旬输月送,无有休息,炎疾其敬,乃请为两税法以一其制……帝善之,使谕中外,议者沮诘,以为租庸令行数百年,不可轻改,帝不听,天下果利之。

——[北宋]欧阳修《新唐书·杨炎传》

材料三: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和传统价值观念的转变促使以城市工商业者为主体的市民阶层日趋活跃。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市民意识开始觉醒,具体表现为市民享乐意识、自主意识与商业意识的觉醒,随着市民意识的觉醒,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给传统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当人们基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就要追求更高层次的消费,也就是精神娱乐消费。宋朝也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期,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明显推动。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孟子的思想主张,分析孟子政治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的原因,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列举宋代直接推动中华文化发展的科技成就,简析促使这一时期“市民意识觉醒”的社会背景。
2022-07-04更新 | 231次组卷 | 6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如表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的几则史料,据此可知,宋代
材料出处
湖州农户“以蚕桑为岁计”宋《嘉泰吴兴志》
严州“谷食不足,仰险他州,唯蚕桑是务”宋《严州图经》
“蜀之茶国,昔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民卖茶资衣食,与农夫业田无异”《宋史·食货志》
A.经济型作物地位提升B.种植特色作物成为农业主导
C.农业生产普遍商品化D.家庭农业与手工业紧密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代文人士大夫注重族规家训的编纂,他们运用儒家伦理规范族人、家人的言行举止,以期使家庭、家族得到长久的延续。这说明宋代儒学
A.逐渐走向僵化B.已成为官方正统哲学
C.趋于世俗化D.迎合了市民阶层需要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宋变革论”是20世纪前期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的重要观点,他认为“中国中世和近世的大转变出现在唐宋之际”“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具体而言,从唐到宋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贵族政治让位于君主独裁;②农民自由度提高,私有财产权得到承认;③科举普遍化与官僚政治的成熟;④朋党由贵族权力斗争过渡到政见之争;⑤货币大量流通,货币经济盛行;⑥儒学由经学义疏转向理学诠释,文学艺术的自由化、平民化色彩加重。


根据材料,从学者提出的唐宋变化中任选两点,结合所学知识为其提供历史依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图是宋代湖州等地农业、手工业分工演化图谱。据此图可知宋代

A.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B.自然经济解体
C.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倾向D.经济重心南移
2021-06-02更新 | 434次组卷 | 35卷引用:吉林省辽源五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