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南宋临安“盖东门绝无民居,弥望皆菜圃”;南宋杨万里诗云:“未到衢州五里时,果林一望蔽江湄。”南宋方志记载,“昆山县西三里处有东西杨庄,皆产瓜。”这些可用于研究南宋时期(     
A.南方地区土地所有权的变更B.人口迁徙改变经济重心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得到提升D.传统重农抑商政策废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北宋文同《丹渊集》中记载:“今本县界内井盐已及百家,每家役工匠四五十至三二十人者……佣身凭力,平居无事,则俯伏抵折,与主人营作,不如意,则达相煽诱,群党哗噪,算所工值——己复又投一处,习已为业。”材料最能说明宋代(       
A.劳动雇佣关系比较普遍B.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C.工商业获得进一步发展D.民众维权意识增强
2024-03-02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据记载,宋代乡村居民的职业流向包括参与经商活动、应募参军、出家为僧道等内容,部分乡民在农闲时节兼职商贩、雇工,出现身兼数职的现象。这体现出当时(     
A.佛道思想的世俗化B.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C.社会流动性的加强D.租佃关系得到发展
4 . 史料记载,某年中秋的皇都“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绿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施(pèi,锦旗)……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置于通晓”。材料所描写的皇都节庆场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A.隋朝洛阳B.北宋东京C.金朝中都D.明朝南京
2023-11-0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史料记载,宋代城市空间较前代有了较大扩展,“打墙侵街”“接檐造舍”随处可见。另外,商铺建筑发展迅速,这使都市有了更大的容纳量和吞吐量,传统大都市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材料说明宋代(     
A.政府管理职能发生转变B.城市坊市界限未被打破
C.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D.城市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2023-11-01更新 | 624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邢台翰林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据《宋史》记载,宋代新扩展的茶区如下表所示(表中括号内文字为今地名)。由此可见宋代(     
区域新扩展茶区
江南江州(江西九江)、鄂州(湖北武昌)、池州(安徽贵池)、饶州(江西波阳)、信州(江西上饶)、洪州(南昌)、抚州(江西临川)筠州(江西高安)
荆湖潭州(湖南长沙)、鼎州(湖南常德)、澧州(湖南澧县)、岳州(湖南岳阳)
两浙处州(浙江丽水)、温州(永嘉)、衢州(衢县)
福建南剑州(南平)
A.江南民众最喜饮茶B.制茶技术迅速提高
C.商品经济获得发展D.福建地区经济衰落
7 . 宋代,商人为躲避苛征,便寻求沿不设税务、税场的路线行走,“私路”之记载越来越多地见于文献,其与“官路”的区别便是不征商税。政府屡屡查禁“私路”,而商人们亦不断地增辟“私路”。据此可知,宋代(     
A.政府对地方控制逐渐放松B.商税成为国家主要的税源
C.商业繁荣促进了交通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走向了破产
8 .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方宜旱,南方宜稻,这是农作物对南北方环境选择的结果,跨越环境界限,将另一地区的作物引入,则与人类活动直接相关。冬小麦为北方旱地作物,推动其大规模向南方扩展的动力是人口。《鸡肋编》记载:“建炎之后,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绍兴初,麦一斛至万二千钱,农获其利,倍于种稻。而佃户输租,只有秋课(稻),而种麦之利,独归客户。于是竞种春稼,极目不减淮北。”可见,两宋之际,南方水田农业区稻麦两熟制曾出现了一个极为兴盛的局面。

——摘自吴存浩《中国农业史》等

材料二清朝前期人口与耕地面积统计表

清代皇帝纪年年份人口(亿)耕地(亿亩)人均耕地(亩)
世祖顺治七年16501.00~1.506.004.00~6.00
高宗乾隆十五年17502.00~2.509.003.60~4.500
宣宗道光三十年18504.1012.102.95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治平之久,天地不能不生人,而天地之所以养人者,原不过此数也;治平之久,君、相亦不能使人不生”,“一人之居以供十人已不足,何况供百人乎?一人之食以供十人已不足,何况供百人乎,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

——摘编自[清]洪亮吉《卷施阁文甲集》卷一《意言·治平篇》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宋之际稻麦两熟制在南方“极为兴盛”的原因。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对当时农业生产格局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朝前期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带来的影响。
2023-06-03更新 | 341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据西湖老人《西湖繁胜录》记载:南宋临安城内,各行头、行老熟悉行内商品物价、供求状况,“凡雇请人力及干当人,如解库掌事、贴窗铺席、主管酒肆食店博士……俱各有行老引领”;行老为政府旬估定价提供商业信息。这一记载可以印证南宋(     
A.经营模式日趋市场化B.商业信息传播方式灵活
C.生产理念具有开放性D.城市时空限制彻底打破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的国家。到唐朝时,我国茶树栽培已扩展到长江流域及其南北各地,饮茶之风遍及全国。唐朝的茶文化包含了和谐、中庸的思想,强调饮茶自修内省和超然物外的审美境界追求。宋朝《东京梦华录》记载,“朱雀门外……东西两教坊(掌宫中教习音乐的官署),余皆居民或茶坊。”

——摘编自张福新《茶文化》

材料二 下面为近代前后中国茶叶产销情况统计表(单位:万担)。

时间产量内销外销
1832—1837年(平均)260.520060.5
1861年312.5202.5110
1871年409.5202.5207
1886年567.46205362.46

——据陈慈玉《近代中国茶业之发展》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时期饮茶之风兴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以来中国茶叶销量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24-04-1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