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宋时期我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出现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图书出版市场。中国人口在汉唐间未能超过6000万,而到北宋末年,在北宋、辽、西夏、大理等范围内总人口达到了1.4亿。人口增加带来了生存竞争压力,导致一部分人不得不通过读书、业儒,进而入仕以求改变困顿的家境。据统计,两宋科举取士正奏名和特奏名共12万多人。科举的直接参与者和接受教育者数量的剧增,培养出了一个数量庞大的读者群体。两宋时期国子监刻书计有9440卷。一些政府部门、地方学校也都刊刻了一些与科举有关的书籍和相当数量的经传史记、诗词歌赋等。通俗读物、童蒙读物、民间日用书籍等成为市民阶层所需要的文化产品。此外,医方、历书、占卜类书也是民间百姓喜闻乐见的书籍。当社会对图书的需求与图书生产联动协调时,宋代的图书市场便就此形成了。

——摘编自白金《人口、科举与宋代图书出版市场的形成》

材料二   1843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麦都思在上海创办了墨海书馆,该书馆使用以牛为动力的机器印制图书,这是外国在中国设立的最早的近代出版印刷机构,也是中国近代第一家铅印出版机构,之后中国又出现了格致书室、美华书馆和广学会等20多家出版机构。1846年,清政府正式废除了禁教令。这一时期在中国出版的图书主要有《养心神诗》等传教小册子,《华英字典》《中葡字典》《拉丁—中文词汇》等工具书,还有大量有关西方学术、文化和科技的著作,如《东西史记和合》《大英国志》《代微积拾级》《几何原本》等。1851年由广州西关金利埠惠爱医院出版的《全体新论》是中国近代第一部系统地介绍西方人体解剖学的著作,对中国医学界影响很大。

——摘编自郑艳红《传教士与近代中国图书出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图书出版市场形成的原因及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晚清传教士在中国出版图书的背景及影响。
2023-08-30更新 | 185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河北武邑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调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房屋租赁业繁荣,利益丰厚……宋政府开始直接插手房屋经营,将出租的公房分为“直管房”和“自管房”。“直管房”是指由政府设置管理机构——店宅务直接管理的房屋,“自管房”一般指学校、部队等政府附属部门管理的公房,其收入不纳入国家财政收入,由本部门留作自用。

——摘编自毕玉姣《宋代房屋租赁业研究》

材料二:宋真宗景德年间,“有司言,京师民做官舍,居人获利多而输官少,乞增所输,许夺赁”。真宗以“先帝屡常止绝”为由加以否决。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宋真宗接连下诏:“赁官屋者,如自备添修,店宅务无得旋添僦(租佃)钱”,“在京店宅,自今止以元额为定,不得辄增数夺”。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又下诏:“贫民住官舍者,遇冬至、寒食,免僦直三日。”

——摘编自《宋会要辑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初年政府直接插手房屋租赁业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初年租佃住房经营的积极作用。
2023-12-1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唐传奇多辞藻华丽,文风浮夸充满想象,多描写社会上层士大夫及文人群体的社会生活与精神世界;而宋话本更强调向“俗”,题材更丰富多彩,主要篇幅是对社会背景及底层市民生活的描写。这一变化反映了
A.文学风格由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
B.下层知识分子成为文学创作的主体
C.社会主流价值观嬗变影响文学形式
D.文学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时代性特征
4 . 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中肌理粗糙的山石,若隐若现的山泉、瀑布、寺庙、骡匹和行人等细节都极其精微:而南宋马远的《晓雪山行》,占画面大部分的山坡、石块和树木都是逸笔简洁,呈现出与前者截然不同的灵气,这种变化体现出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B.商品经济发展后市民阶层文化需求
C.“心性为主,外物为从”的精神取向D.时代变迁背景下画风世俗化的倾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宋的太学和州县学多有名无实,朝廷只好转而支持民间或私人创办书院,以补官学之不足。自北宋初就名闻天下的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在南宋中期相继复兴。之后,各地争相效法,纷纷建立书院,延聘名师硕儒,聚徒讲学。二十几年后,蔚然成风,呈鼎盛之势。南宋书院大部分集中分布在江南之地,以江西、湖南、浙江、福建为最多。特别是朱熹、陆九渊等一批理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弟子都在江南地区讲学,遂使这些地区成为书院最发达之地。

——摘编自王炳照《中国古代书院》

材料二   18世纪的许多思想文化活动都是在国家机构的影响下进行的。雍正资助书院使学者们有了职业,1736年至1795年在位实际执政61年的乾隆,曾倡议由一大批有学问的文人编了大约57部大部头著作,如《四库全书》等。清代的学术从属于官方,即使这种从属是间接的。皇帝对中国知识界的统治还表现在对文化的镇压上。这一镇压持续了大约15年,与编纂《四库全书》同时进行。

——摘编自(美)费正清、赖肖尔著《中国:传统与变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宋书院兴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官学的显著特点并简要评价。
6 . 商业贸易的繁荣是社会、经济、政治综合作用的结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城市由单一的维护封建统治的堡垒功能,日趋走向多样化,其社会、商业贸易、文化消费等功能日益显露出来,最明显的就是城市生活不再只为统治集团、贵族官僚服务,开始面向下层、面向一般市民。据史载,“今闾阎之卑,倡优之贱,男子服带犀玉,妇人涂饰金珠,尚多僭侈,未合古制”。中世纪前期的城市管理制度“坊市制”被十分发达的“厢坊制”取代,到南宋中叶,不少城市已演变为“隅巷(坊)制”,坊实际上已成为商业区与居住区相混杂的街区。……南方以自然经济区域为范围,以经济发展为驱动力,推动交通、人文等方面的发展,形成了一个个独具风格和特色的多功能城市,走上了经济型城市的发展道路。正是宋代的“城市革命”,推动了封建城市规划的变革和中国城市的发展。

——摘编自吴刚《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活》等

材料二: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获得了国王授予的特许状。1708年,“英国商人对东印度贸易联合公司”(简称“东印度公司”)在国王的出面斡旋下成立。它从成立初期起就开始限制大股东的支配权,规定每位股东,无论性别、信仰、种族,只要购买了公司的股份,就拥有投票权和参加股东大会的权利;同时制定明确的法规,强化股东大会的重要性,规定总裁和副总裁不参加股东大会,由董事长主持股东大会。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把亚洲各地的陶瓷、咖啡、香料、纺织物、茶叶等进口到欧洲,再把一些欧洲的毛织物、锡铁制品等出口到亚洲。公司的贸易据点遍及欧亚沿海地带,17世纪到18世纪,公司都保持着惊人的年均利润率。

——摘编自(日)浅田实《东印度公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城市革命”是如何推动封建城市规划的变革和中国城市的发展的,并简析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特点,并指出其带来的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商业发展的基本走向,并从政治制度和经济政策角度分析其原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楼氏家族之兴衰南宋时期,两浙地区经济和文化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其表现是新的士人家族的出现。以下为其典型代表——明州楼氏家族的发展概况。

明州楼氏的远祖楼皓“居奉化县,世以财雄于乡”。楼皓之孙楼郁(?1078年)实现了将家族形态由财富型向士人家族的转变。他先后在奉化县、明州州城的学校从教30余年,享有崇高的教育和学术声望,被尊为“庆历五先生”之一;他也是明州楼氏中第一位进士及第者,此后,其子孙进士及第者达40人,同时以荫补方式入仕者众多,楼氏成为当地著名的士人家族。楼郁其后代仕宦各地,颇有政声。他们有的被当地百姓立生祠;有的“斥余资以为义庄,宗党被赐者近五纪”;有的“每寒食上冢,旌旗鼓吹,皆集茔下,乡里以为荣”。从南宋末年起,明州楼氏开始走下坡路。入元以后,义庄田产曾落入当地富户之手,后经族长楼彬等人诉官夺回,但终属“族宴且弱”,从此衰落。

——摘编自庞桧存《宋代新兴士人家族研究—以楼钥家族为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以楼氏家族为例,概括宋代新兴士人家族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以楼氏为代表的新兴士人家族崛起的社会原因。
2024-02-0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部分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的国家。到唐朝时,我国茶树栽培已扩展到长江流域及其南北各地,饮茶之风遍及全国。唐朝的茶文化包含了和谐、中庸的思想,强调饮茶自修内省和超然物外的审美境界追求。宋朝《东京梦华录》记载,“朱雀门外……东西两教坊(掌宫中教习音乐的官署),余皆居民或茶坊。”

——摘编自张福新《茶文化》

材料二 下面为近代前后中国茶叶产销情况统计表(单位:万担)。

时间产量内销外销
1832—1837年(平均)260.520060.5
1861年312.5202.5110
1871年409.5202.5207
1886年567.46205362.46

——据陈慈玉《近代中国茶业之发展》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时期饮茶之风兴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以来中国茶叶销量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24-04-1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服饰制度与中华文化】

材料一   华夏服饰传承发展了数千年,形成了多样的服饰风格和丰富的服饰文化。春秋时期的深衣、汉代的曲裾和直裾、唐代的襦裙、宋代的圆领袍衫、明代的比甲等,展现了华夏服饰的美观大方与纷繁多彩。将华美的形式与威严的礼仪融为一体,是华夏服饰的一大特色。古代统治者将服饰视为一种礼仪、礼制,通过服饰的不同来区分尊卑,划分等级。长期以来,华夏服饰被人们视为道德的重要载体,表达着人的情感,传达着道德的规范和内涵。通过服饰与天地相和合,从而带来福瑞和平安,是古人美好的愿望,也是古人的一种习俗、文化和信仰。

——摘编自《中国衣经》《服章之美与礼仪之大——华夏服饰中的儒家文化内涵》

材料二   “服妖”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对封建礼制中“服制”象征体系的背叛和挑战;其二,“服妖”为一种“妖风”“妖象”,可能对封建政治统治造成威胁。魏晋南北朝时期“服妖”现象多发,如最高统治阶层“好胡”之风,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社会习俗、服饰习惯等方面的“胡化”。唐代时出现“时世妆”一词,到明清两代“时尚”“时髦”一类名词的出现,不仅仅是服饰冲破礼教拘束的例证,更是从深层次反映了人们在服饰生活上对时尚的憧憬和追求。明末,“服妖”现象发展到极致,出现僭礼的现象。

——摘编自周韦《从“服制”与“服妖”论中国古代服饰的社会功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服妖”现象出现的原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借债人可以通过宅舍、田地甚至是牛羊、粮食等进行质押借贷。此外,借债人还可以通过保证人担保的方式借贷。唐代政府规定过民间借贷利率的上限,如果利息超过本金后再计息索债,或者计复利(民间称“驴打滚利”),则政府不予承认和保护。《唐律疏议》对于借款违约的情况作了详细规定。唐代政府禁止郡县官僚私人放贷,天宝九年(750年)政府下令;如郡县官僚放贷取利则先予免职,放贷所获收益收归政府;禁止家庭成员私自抵押家产借款以及向入境少数民族放贷。

——摘编自李莹、张兴胜《唐代的民间借贷》

材料二   宋代政府鼓励民间私人放贷,比如在灾荒之年,政府一般不进行放贷,而是通过私人放贷来帮助小农渡过难关。针对民间借贷行为中的高利贷、违法借贷行为,宋代政府则不断规范并进行限制打压。宋代民间借贷关系已经影响到社会各阶层,小农为借贷的主要群体,地主则为放贷的主要群体。商人、手工业者从事借贷活动的情况也非常多见。宋代有“京债”一说,指的是官员被任命后,在京师置办行装、支付旅费等借贷活动。还有部分退职官员由于俸禄降低,只好典当衣物、租借耕牛,自己从事农业生产来补贴家用。

——摘编自杨瑞璟《宋代民间借贷的特点与积极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代民间借贷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相较于唐代,宋代民间借贷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