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2 道试题
1 . 南宋有学者记述:“午至鄂渚,泊鹦鹉洲前南市堤下。南市在城外,沿江数万家,廛闬(街道里巷)甚盛,列肆如栉,酒垆楼栏尤壮丽,外郡未见其比。盖川、广、荆、襄、淮、浙贸迁之会,货物之至者,无不售,且不问多少,一日可尽,其盛壮如此。”这反映了“南市”在当时(       
A.形成了完备的饮食服务体系B.成为独立的国际商业都会
C.进一步扩大了商业发展空间D.抑商政策发生根本性变化
今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金榜教育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如图为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铜钱铸造量统计图,①处铜钱铸造量大量减少主要是由于(     

A.铜矿产量降低B.国家赋税征收实物C.白银成日常货币D.新型货币流通市场
2024-05-18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朱熹说:“天地之间,万物之众,其理本一,而其分未尝不殊也。”又言“中和在我,天人无间,而天地之所以位,万物之所以育,其不外是矣”。可知朱熹的思想(     
A.直接继承了道家的主张B.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C.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范畴D.蕴含着和谐的生态意识
4 . 元朝创新出“官本船”制度,由官方出钱出船,委托商人经营的一种“国有民营”的海外贸易模式。“其所获之息,以十分为率,官取其七,所易人得其三”。后由政府直接经营。并规定“凡权势之家,皆不得用已钱入番为贾”。由此可推知,元朝官本船制度(     
A.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B.抑制了社会经济活力
C.为郑和下西洋奠定基础D.加剧了南北经济差距
2024-05-0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宋朝交子(钱引)发行量和流通量的变化情况。由此可推知,宋朝(       

A.不具备现代的货币意识B.社会信用制度存在崩溃风险
C.主体货币形式发生剧变D.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质的飞跃
2024-04-2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 安徽省芜湖中华艺术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 3月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中国古代,歌谣、谚语合称“谣谚”,二者都因很上口而便于传诵,是民风民心的直接体现,也能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

宋代部分谣谚

类别谣谚
经济谣富儿更替做(轮流做富户)
科举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政治谣须信朝家重儒术,一时同榜用三人(同一场科举朝廷重用了三人)
社会谣只重衣衫不重人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提取一个历史观点,并进行阐释和分析。(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实准确)
7 . 金代山西繁峙岩上寺壁画所展现的楼台亭榭、酒楼茶肆、民居村舍等,与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的图景十分相近,会使人们不禁想起《清明上河图》来。此外,有关伦理道德、忠孝节义以及佛教故事等,也是金代壁画中常见的题材。这些壁画反映出金朝(     
A.基本沿袭唐宋制度B.国家处于鼎盛状态
C.绘画水平世界领先D.积极吸纳中原文化
2024-04-1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唐中期至宋,当时的人普遍认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要数扬州和益州(成都)。唐开元年间,成都府的人口户数为137046户,在当时位列全国第二。宋代时,成都为西南大都会,素号繁丽、百货川委。宋人田况有诗写到: “蜀虽云乐土,民勤过四方……所以农桑具,市易时相望”。

——摘编自何一民、王毅《成都简史》

材料二   14世纪后,欧洲人口缓慢地恢复到原先的水平,然后开始增长,在欧洲大陆……特别是在地中海沿岸和西北欧,贸易及制造业发展迅速。城市的规模愈发扩大,商人们也变得愈发富有。在每个国家,商人阶级都变得重要起来……1350年至1450年间,法兰西、西班牙、英格兰、苏格兰、丹麦、瑞典和匈牙利的统治者纷纷加强君主统治,在全国范围内扩大自身影响力,同时减少封建贵族和教会权力机构的土地。伊比利亚半岛的两个国家卡斯带利亚和阿拉贡,1469年因女王伊莎贝拉和国王费迪南联姻而统一,至此现代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已初步形成。

——摘编自(美)约翰·梅里受《欧洲现代史:从文艺复兴到现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宋时期成都城市经济繁荣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出现的新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代文人喜爱恣意绽放的牡丹,而宋代士大夫则对象征坚韧内敛的梅花和洁身自爱的莲花情有独钟。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A.崇文抑武的政策B.商品经济的繁荣
C.主流思想的发展D.鉴赏技术的积累
10 . 13世纪末,虽然蒙古帝国一分为四,但以元朝为核心、贯通欧亚的海陆交通体系(如图所示)仍异常繁忙。受此影响(       
A.欧洲殖民者不断西侵B.中国的民族构成日趋丰富
C.元朝与欧洲国家互相攻伐D.海外贸易税成为政府主要财源
2024-03-26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