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 道试题
1 . 夜间经济是一个现代经济学名词,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致包括购物、餐饮、娱乐、休闲、旅游等类的经营和消费。虽然现今不少学者把中国古代夜市的起源追溯至汉代,有的甚至追溯到商周之际。但是严格意义上讲,具有现代夜间经济诸特征的夜市主要在两宋时期。导致宋朝夜市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区域经济中心影响力增强B.王安石积极的理财措施
C.政府营造宽松的商业环境D.纸币出现促进商业发展
2023-02-1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天门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酿酒业、酒文化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在东西方都有悠久历史。

材料一在宋朝的一些重大事件中,无论是“黄袍加身”,还是“雪夜访普”“杯酒释兵权”,都有酒的影子。从《东京梦华录》中的记载可知,北宋时期宫廷宴饮礼节十分繁琐。在东京城的酒肆里,酒客们花钱取乐,酒事活动丰富多彩。在孟元老笔下,北宋东京城酒楼众多,经营有序。酒楼经营者对酒楼中各族各色人等都以礼相待。北宋中期后,东京城的夜市分布范围极广,通宵达旦的夜市为酒客提供了饮酒的便利。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午日节”),古人认为这一天是不祥的“恶日”“毒日”,故在此日举办各种辟邪活动,并饮菖蒲酒。在北宋,无论是皇亲贵胄还是普通百姓,其婚嫁礼都伴随着多种多样的酒事活动。

——摘编自王佳佳《北宋东京城酒文化研究》新乡学院学报2020年5月

材料二19世纪末,德国葡萄酒法律开始以天然糖分含量作为品质判定的标准,葡萄酒的分级依据放弃了中世纪方式,转而以化学测量评定葡萄汁来对葡萄酒分级。当时一向推崇新教的普鲁士对此大加赞赏,而实际上,德国葡萄酒市场也是一样的想法。在19世纪的最后几十年间,德国业界迎来了“黄金时代:随着德国的工业化进程,很多新型机器被投入到葡萄园的生产中。在酿酒的过程中,有些人用了一些不诚实的方法,走了一些捷径:用希腊的葡萄干代替德国原产葡萄,或是直接灌装意大利的廉价葡萄酒,甚至掺入糖水……许多诚实守信的酒庄主要求出台新的法规以保护合法权益。1892年,法规通过了第一草案:禁止恶劣的欺骗行为。

——摘编自Reinhard Lowenstein《德国近代葡萄酿酒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东京酒文化特点与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北宋相比德国近代葡萄酒业发展的时代背景。
3 . 史书记载:“(909年被封为闽王的王审知)起自陇亩,以至富贵,每以节俭自处,选任良吏,省刑惜费,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三十年间,一境晏然。”这有利于(     
A.中央集权的加强B.经济重心的南移C.商品经济的发展D.丝绸之路的繁盛
2023-02-0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仁宗在位期间,允许市民商户临街开设邸店,废除了街鼓制度。熙宁年间,废除坊正一职。材料表明当时(   )
A.城市商品经济得到发展B.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C.商品交易突破时空限制D.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2023-02-07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秦汉以来,投入流通的大宗商品以奢侈品和土特产为主,主要服务于统治阶级和豪富集团,除盐、铁等少数特种商品外,基本与乡村百姓的日常生活没有多大关联。两宋市场上的商品分为三个大类,一是金银细工,乳香犀玉等高档奢侈品,二是农具、手工业用具等生产资料,三是日用瓷器、布帛和城郭镇市居民的粮食、茶盐等生活必常品,其中第三类所占比重最大。

——摘编自张其凡《中国大通史》

材料二   城市格局和城郭限制的打破,深刻地揭示了宋代都市商业的发展。人口不断涌入城市中,城市较前代集中了更多的人口,尤以大城市为甚。

——漆侠《宋代经济史》


(1)根据上述材料,概述宋代商业发展的新气象。
(2)根据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宋时期城市兴盛的原因。
2023-02-0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6 . 宋代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方孔铜钱为主的货币体系。在宋代,除了使用铜钱之外,在四川等地还使用铁钱和纸币。此外,宋代政府还铸造和发行银、铅两类钱牌,并常以金银铸钱,因此金银开采颇具规模。宋朝的盐钞、茶引等也在一定程度上行使货币职能。据此可知,宋朝(       
A.货币体制混乱不堪B.商品经济兴盛繁荣
C.市坊制度趋于崩溃D.小农经济基本解体
2023-02-03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与唐代相比,两宋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贸易港口大大增多、遍布沿海广大区域,且不再是零星点状分布而是主次分明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多层次结构;贸易范围也远超唐代,远至红海沿岸及非洲东海岸。材料说明(     
A.宋代贸易发展与经济重心转移相适应B.宋代政府较唐代更加重视海外贸易
C.宋代海外贸易在国家经济中居于主导D.海外贸易税是宋朝政府的主要财源
8 . 唐宋时期,言利的思想主张日益抬头,一批思想家对传统的价值观念进行了猛烈的批判。这一时期,社会价值取向从注重形式转向注重实效和注重功利,整个社会焕发出一种新的精神生活面貌。这反映出该历史时期(     
A.传统的儒家伦理纲常已被完全抛弃B.平民文化和市井文化的发展和兴盛
C.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财富力量崛起D.商品经济发展导致价值观念发生变化
2023-01-20更新 | 230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禁榷”是中国古代对重要商品采取政府垄断经营制度。北宋政府禁榷的范围包括盐、茶、酒、醋、铁等,其禁榷范围之广、攫取商品利益之大是其他朝代无法比拟的。宋代这一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财政的紧张B.重农抑商的强化
C.城市经济的繁荣D.社会治理的完备
2023-01-16更新 | 589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南宋时,民间出现“苏常熟,天下足”谚语;明代中期以后就有了“湖广(湖北、湖南)熟,天下足”的说法,这一转变说明(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太湖地区经济衰落
C.商品粮货源地改变D.两湖成为经济中心
2023-01-1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