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9 道试题
1 . 北宋时建立起税率较高的商务征税制度,涉及商业流通、买卖交易、车船交通等诸多方面;此外征税人员又多出身行伍,缺乏专业素质和运作能力。这反映出北宋(     
A.经济发展存在隐患B.财政压力得到缓解
C.赋税征收渠道多元D.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2024-05-2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十校联盟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2 . 苏轼所作《秧马歇》中记载,武昌“农夫皆骑秧马。以榆枣为腹欲其活,以楸桐为背欲其轻,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两髀,雀跃于泥中,系束赢其首以缚秧”,秧马的使用反映了(     

A.农民对传统农具的依赖B.劳动人民的智慧
C.文人对农业劳动的体验D.经济重心的南移
2024-05-13更新 | 17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省南宁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3 . 隋唐以前,我国城市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商业活动只能在市中进行,居民区中不允许从事商业活动。隋及唐初也实行这一制度,然而后来这些限制逐渐被冲破。宋代,不管是繁华的大街还是偏僻的小巷,都设满了店铺,居民和一般街道两旁设店摆摊,商业区延伸到坊内。这一变化反映出(     
A.社会上奢靡之风盛行B.工商食官格局打破
C.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D.城市设施功能完善
2024-05-1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河池市普通高中毕业班适应性模拟测试 历史试卷
4 . 如图为以中国的临安(杭州)、明州(宁波)、泉州、广州为起点的南宋贸易路线,该路线不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这说明当时(     

A.中国海上贸易繁荣B.政府重视贸易管理
C.全球贸易网络形成D.南宋外贸处于顺差
2024-05-1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桂林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元青花很多器物的造型和纹饰蕴含跨文化要素,如下图“鬼谷子下山图”罐的肩部有点刻古伊斯兰文标识,罐底一侧有伊斯兰文方章款。这反映了(       

A.海上丝路推动中外文化交流B.元政府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中国古代制瓷技术达到顶峰D.市场需求推动制瓷业的发展
2024-04-2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南宋岳珂《桯史》卷二记载,一位富翁对想发财的穷书生说:“大凡致富之道,当先去其五贼。五贼不除,富不可致。”穷书生请教五贼是什么,富翁说:“即世间之所谓仁、义、礼、智、信是也。”这一记载反映出当时(     
A.抛弃重农抑商的政策B.价值观的冲突与矛盾
C.儒家传统义利观回归D.理学世俗化趋势加强
7 . 伴随着漕运以及水上商业贸易的空前繁荣,隋唐运河功能的内涵和外延在宋代不断拓展——从漕粮到百货,从漕运到纲运,从“漕渠”(人工河渠)到“运河”(通常水道),并且形成了与其作用地位相匹配的中央、地方专职管理机构体系。这说明,宋代(       
A.商业成为主要经济部门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利用漕运加强地方治理D.区域经济联系加强
2024-04-19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8 . 宋代,苏州蚕桑业以太湖洞庭山一带最为兴盛,蚕桑生产者主要以购买商品粮为生。此外,江西蚕桑业也有发展,大部分州、军都有蚕桑,鄱阳湖一带、临江军、建昌军及筠州等地蚕桑业颇为兴盛。这一现象反映了宋代(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蚕丝生产地位超过粮食种植业
C.海上丝绸之路兴盛D.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
9 . 如图是宋代女子从事商业活动的场景。宋代一些女性以经商为业,有些成为专职的商人,并将自己的事业经营得风生水起,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据此可知,宋代(     
A.实现了男女平等B.理学束缚已被摆脱C.男子生存压力大D.商品经济发展繁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有学者指出,由封建国家通过赋役制直接剥削农民的方式,在两宋时期变为私人地主直接剥削广大农民。农民起义一般只反地主不反朝廷,因而宋朝没有形成全国范围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据此可知宋代(       
A.轻徭薄赋缓和了阶级对立B.商品经济繁荣缓解人地矛盾
C.募兵政策稳定了社会治安D.租佃制发展影响了社会矛盾
2024-03-31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