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宋太租认为:“王者以武功克定,终用文德致治”。宋神宗时,王安石实行“熙宁兴学”的教育改革,他认为培养人才应“遇事而事治,画策而利害得,治国而国安利”,教学内容“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儒家经学是“经事物”之学而非空谈“性理”之学;他创立律学,复办中央的医学,提倡州县的医学;主持修撰《三经新义》颁布于官学,成为官定的统一教材;王安石主政期间,科举考试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考试取消诗赋,废止贴经、墨义等死板的考试方式。取人才之道,要“阿以行”以“审知其德”,“问以言”以“市知其才”,“得其言行,则试之以事”。在兴学期间,扩充中央官学、普设地方官学,以抑制高、中级私学的发展。

材料二 明初,明太祖认为:“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学校教育以程朱理学为准绳,非五经、四书不读,明成祖颁布《四书大全》《五经大全》《性理大全》等书。学校教育分为中央国学、地方儒学及社学三级,中央国学即国子监,负责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人才,与科举制度并行;地方儒学与学校体制接轨,既是国家养士选才政策的扩充,又承担着教化风俗的责任,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表率作用。明代实行学校与科举交错的取士政策,“科举必由学校而学校起家可不由科举”。朝廷选官向科举侧重通过科举进身,要比从学校贡举得官优越得多。明中叶之后,国学中的监生全都以科举为目标,使学校成了专门讲习时艺的科举演练之所,学校不是只为国家输送人才的最高教育机构,而是储才以应科举的临时阶梯,学校教育出现衰弊之象。当时,书院讲学开始勃兴,自由讲学与政治清议相结合,鼓励学生自由钻研学问,不为科举,书院成为学者昌明学术之地是新思想、新学术的孕育和诞生之地。

——摘编自《中国教育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宋朝、明初教育政策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明初教育体制相比较,说明明朝中叶以后的书院教育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2021-10-20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三)文综历史试题
3 . 北宋后期,科举考试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其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重文轻武B.北方长期战乱C.南方经济、文化发展迅速D.吏治腐败
4 . 中国书法艺术绵延三千多年,名家代有所出,名作层出不穷。下列书法作品按其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④②③D.①②④③
2021-09-28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宋史·食货志》载,哲宗绍圣年间(1094-1097年)“界率赠造(交子),以给陕西沿边籴买及募兵之用,少者数十万缗,多者或至数百万缗,而成都乏用,用请印造,故每岁书放亦无定数。”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北宋时交子已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B.交子使用范围主要局限于我国西部
C.交子已丧失信用和流通功能D.北宋政府缺乏有效管控货币发行量的体制
6 . 下表内容是宋代有关文献对农民生产状况的记述。据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出处
田功微粱稻,圃学蕃麻枲。截筒户割漆,剥楮人抄纸。[北宋]彭汝砺《六月自西域归》
此身非不爱罗衣,月晓霜寒不下机。 织得罗成还不著,卖钱买得素丝归。[北宋]徐积《织女》
赣民遇农隙,率贩鹾(盐的别名)于闽、粤之境,名曰盐子[南宋]刘克庄《墓志铭•宋经略》
A.宋代农民赋税负担沉重B.农业生产逐步走向市场化
C.家庭手工业的发展迅速D.家庭经济已突破自给藩篱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   不返本开新,不接续源头活水,综合创新便会食多不化,推陈出新就会迷失方向;不综合创新,不引进众家异说和外来文明,返本开新便会泥古不化,推陈出新就会乏力苍白;不推陈出新,不致力于内部创造,返本开新就会徒说空话,综合创新也会主体不明。因此,“三新”之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则儒学的继承与创新庶几可以顺利进行。

——牟钟鉴《儒学继承与创新的三种途径》


(1)“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具体表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北宋前期儒学面临的危机。宋代理学家为重振儒学是如何“推陈出新”的?
8 . 宋人王柏指出:“今之农与古之农异。秋成之时,百过(租税、债务等)丛身,解偿之余,储积无几,往往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者,比比皆是也。”当代学者认为宋代小农家庭经济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复合式单元"。据此可知,宋代
A.农村租佃关系盛行B.小农经济的独立性增强
C.农业生产商品化加速D.小农的赋役负担极其繁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以其独特的意蕴与风格,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下图为苏轼书法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真迹拓片,据此可知苏轼
A.作为文人画的鼻祖,强调“诗画本一律”
B.高超的艺术功力,成为豪放词派集大成者
C.以行书名世,将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
D.打破诗词界限,使词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
10 .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北宋镇州、赵州等地“客户多逃移,富者独不敢安处田里”。苏轼也曾说:“若客户阙食流散,主户亦须荒废田土矣”。朱熹又言:“佃户不可侵犯田主,田主不可挠虐佃户”。这反映宋代
A.地主对佃农依赖明显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不抑兼并的现象突出D.农民已经获得人身自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