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狩三年(前120年),武帝任用齐地的大盐商东郭咸阳和南阳的大铁商孔仅为大农丞,领管盐铁事。次年,二人奏请把煮盐、冶铁及其贩卖的营业全归官府经办,并规定如有私自煮盐、冶铁的,处以(钛左趾)的刑罚,并没收其器物。从此,获利最厚的盐铁业全归官府经营,成为政府重要的财政来源。元丰元年(前110年)出身于洛阳商人之家的桑弘羊又以搜都尉领大司农,继任掌管全国盐铁事业的职务。

——摘编自杨翼骧《秦汉史纲要》

材料二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由于对于商业和商人的认知和前期相比逐渐发生着变化,国家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对于商业政策和政治政策的调整,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安排采取了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宋代官府越来越多地退出商品经济的直接经营,把更多的经济空间让渡给民间,使整个商人阶层开始有了活跃的政治、经济空间。

——摘自王志立《宋代制度变迁对经济发展影响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实行盐铁官营政策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经济政策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2 .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影响
2021-12-31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吉林油田第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从很多方面来看,宋朝算得上一个政治清明、繁荣和创新的黄金时代。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二   宋代时,一个以拥有土地为特征的地主阶级——特别是中小地主阶层发展壮大起来,这些人经济地位高,物质生活优裕,对文化的要求高。……由于土地制度的变化,宋元时期的文化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宋元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从《东京梦华录》中可以看到这时期城市繁荣的梗概。它使宋元社会的许多方面增加了新因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文化角度说明“宋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2)依据材料二分析宋元文化繁荣的原因。
2021-12-1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县蒙古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粮食生产

朝代全国耕地面积(亿市面)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粮食亩产水平(市斤/市亩)总产量(亿市斤)全国总人口(万人)人均占有粮食(市斤)
总面积北方南方
春秋战国2.394%91196.743200614.8
秦汉5.7294%117629.0160001048.35
魏晋南北朝3.851.9251.92590%122/215583.8550001167.7
隋唐6.423.213.2190%124/3281305.8390001450.92
宋元7.22.594.6190%140/3431749.45120001457.87

材料二   宋代的农业亩产量比唐代提高了1.5倍,租佣关系盛行。宋代佃户拥有人身自由,与地主地位平等。地租形式分为分成租和定额租。分成租随产量而波动,定额租则佃农在交够地租的前提下可以完全自主经营。

材料三   人物简介


元朝元贞年间,黄道婆返回故乡后,致力于改革家乡落后的棉纺织生产工具,她根据自己几十年丰富的纺织经验,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精湛的织造技术传授给故乡人民。一边教黄母祠家乡妇女学会黎族的棉纺织技术,一边又着手改革出一套擀、弹、纺、织的工具:去籽搅车,弹棉椎弓,三锭脚踏纺纱车。虽然她回乡几年后就离开了人世,但她的辛勤劳动推动了当地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


(1)根据材料一信息,说明宋元时期农业发展情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元时期农业发展的原因。
(3)阅读材料三人物简介,概括黄道婆的贡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5 . 宋朝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很高的程度。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明上河图》局部:说书老者
一声拍案,令四座惊奇

突火枪

罗盘针

活字印刷术
材料二
经过朱熹的构建,一个庞大的以人的伦常秩序为本体的镜学体系得以建立。佛、到两教关于个体修炼与宇宙论、认识论的思想精粹亦被广为摄取入内。
——何国松《中国文化简史一本通》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请回答:
(1)依据两组材料,概括宋代出现的文化现象。
(2)结合所学,分析宋代出现这些文化现象的原因。
2021-10-29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对于前代技术和经验的积极总结,新的发明层出不穷,出现了许多在后世都有极大影响力的农业书籍。皇帝和王公贵族大力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培育出一些新品种。同时,宋代积极与外国进行交流,引进海外优良品种,如占城稻的推广。在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的同时,注重对经济作物的种植,农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

——摘编自谷跃东《论宋代江南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材料二   五代至宋,东京逐渐繁盛,城内到处有酒楼、食店、茶坊,还有瓦舍、勾栏。965年,宋太祖诏令开封府三鼓以前的夜市不禁。十字大街,每五更点灯,天明即散,叫做“鬼市”。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耍闹去处,通晓不绝”。遍布内外城的商店铺席外,还有定期的集市贸易。随着城市的发展,宋政府把汴京临安等大城市贴近城郭的草市当作城镇的一部分来对待。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三

北方的强敌(契丹)无法驱除,建都开封更使宋室处于极不利的形势下。宋代对外既如此不振,而内部又终年闹穷,愈闹愈凶,几于穷得不可支持。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日本)宫崎市定《东洋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江南地区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3)材料三是中外史学家对宋代的不同评价,分别指出他们的评价角度。
2021-08-23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早期的地图基本上是手绘的。两宋时期开始制作石刻地图和印刷地图。石刻地图可以拓片的形式传播四方,印刷地图更可为一般平民收藏和使用。据《古杭杂记》载,“驿路有白塔桥,印卖《朝京里程图》,士大夫往临安,必买以披阅”。

宋代印刷地图流传下来的较多,多是作为书籍插图得以传世。大约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在儒学经典的图释中出现,可称为释经图,如杨甲《六经图》所附《十五国风地理图》、程大川《禹贡山川地理图》、傅寅《禹贡说断》所附《禹贡山川总会之图》等地图,以及程公说《春秋分纪》中的《九州指掌图》;第二种是类书插图,如南宋末成书的《事林广记》,地舆类有《历代国都图》《历代舆图》,宫室类有宋东京图三幅;第三种是方志地图,主要是各州县城市地图。

——摘编自《文物中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宋时期地图的特点,并分析其广为流传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认识两宋时期地图的史学价值?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儒学社会化是指在国家政权的倡导和推动下,将儒学理念灌输给社会的各个阶层,使之成为社会普遍的价值认知。随着汉代儒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汉代统治者践行儒学理念,使儒学用于国家政治生活之中,并成为官更选拔的标准,提高了人民羡慕儒学的积极性。他通过建立信学教育教化依系,使士人普遍经历了一个儒学化的过程,并通过士人阶层向民间社会传播浸润,使儒家的价值观得到普及。

——摘编自邓智旺《汉代儒学社会化成功的原因》

材料二宋家代学者在蒙学教育中增加了诗做文史,伦理成治等内为容。强调“治法国,来,平天下”胡瑗在主持太学时,按各个学生不同的各件和兴趣,把他们分开,使之互教互学,且时常对学生分别加以指导。朱熹等人亲自参与儒学教材的编写,完善理学体系保证教材的权威性,使理学原则通过学校广泛传播。这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在儒学社会化的历史进推中有其独特的标本意义。但儒学社会化制重于向受教育者灌输传统伦理,这实质上是一种束缚性教育。应当引以为戒。

——摘编自贾芳芳、宋学文《宋代儒学教育的演变、特点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儒学社会化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儒学社会化呈现出的显著特点。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儒学社会化的看法。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东晋南北朝时代,佛教已经成为中国最有影响的宗教。中国人在消化佛教哲学的同时,也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融入佛教,使佛学本土化。宋、明时期,新儒学派又从佛学中汲取养料,并与外来佛学相摩相荡,终于产生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宋明理学。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资治通鉴》中记载唐宪宗亲自派人迎接佛骨,历时一个多月。据统计,中唐时期,唐代的寺院多达四万余所,僧尼有二十六万五千余人,寺院大量占有土地,且享有免除徭役和租税的特权。

——摘编自曾绍发《浅议韩愈反佛的原因》

材料三   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他们力图挖掘儒学经书中思想内涵,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特别是希望通过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其中,被称为理学或道学的学派影响逐渐增大,其代表人物是北宋的程灏、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因此这一学派被称为“程朱理学”。从南宋后期,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反对佛教的理由与目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学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临安居民中存在着一支庞大的官吏队伍,若连同家眷计算,人数超过四十万人。从事工商业者及家眷达二十万人以上,军士及家眷约三十余万。此外遥有农民、僧道及小贩、苦力、脚夫、娼妓、扒手、小偷等市井小民。

——改写自徐吉君《南宋都城临安》

材料二南宋临安户口蕃盛,从事商业活动者较前增加十倍。其中团行如鱼行、猪行、米市、桑市、青果团、柑子团不下二十二;工役如碾玉作、泥水作、裁缝作等不下二十二;开铺经营面食乾果等种类繁多,各行各业争相做买卖。

——改写自吴自牧《梦粱录》

材料三宋代经济南移一在于契丹及西夏的威胁,不得不发展南方;二在于南方自中唐以来生产蓬勃,水利兴修,漕运量扩大,茶果业开拓,手工、造船等各业兴旺。

——改写自张家驹《两宋经济重心的南移》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宋临安繁盛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