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两宋时期,在城市和交通枢纽地段,不论是通都大邑,还是集市小镇,多是商贩云集。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甚至出现“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的情形。这反映了宋代(       
A.工商业市镇兴起并发展B.商业发展突破时空限制
C.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放宽D.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宋元时期是久别重逢型故事发展的重要阶段。这类故事多呈现普通人、下层官吏的人生陡转与命运剧变,重逢角色包括情侣、夫妻、父子等,情节带有传奇色彩,重逢方式幸运而奇特---有动物引出相认、有神灵护佑等。这类故事(     
A.推动家庭关系出现新变化B.受三教合一思想潮流影响
C.折射出乱世下的社会心理D.彰显传统文化的人文情怀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思想史上,理欲观始终在不断发展变化。先秦孟子提倡寡欲,用道义来限制人们的私欲;北宋张载提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至南宋,政权的偏安一隅,朝廷的穷奢极欲,地方官吏贪贿日盛,社会纲常日渐败坏,使得朱熹推出了一套新的理欲观。其中,朱熹认为“理”是道德本体与原则,而君臣、父子、夫妇则是千古不灭的伦理。朱熹肯定了人之合理的欲望,认为人性本善,但因受利所蒙蔽,违反恻隐之心,以致违背天理,而过度的欲望使是人心之病害,是需要去除的,以恢复本然的合理的状态。

——摘编自马毓璘《试析朱熹的理欲观》

材料二李贽曾说:“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他所说的“私”是指百姓的自然之欲,并将这种自然之欲等同天理良知,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这种物欲则是人们与生俱来的生理需要,是人人皆俱的自然属性,正求“富贵利达”是人的普遍本性。私欲正体现了人的真性情,人们追求私利的无限热诚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满足私欲才能顺应社会的进步。

——摘编自潭兵《两种理欲观的时峙—王夫之批判李资的根源剖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理欲观形成的社会背景。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贽理欲观与朱熹理欲观的不同,并谈谈你对李贽理欲观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唐代诗人对花卉买卖的书写总体上是批评式的,时移世易,花卉买卖的书写主题在宋诗词中发生了鲜明转变,批评性书写已退居边缘,更多的是“匆匆殿下催分首,扰扰宫前听卖花。”之类的书写。这一变化反映了宋代(     
A.传统儒学的复兴B.城市经济的发展
C.市民文学的出现D.贵族政治的衰落
2022-12-17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为中国古代某著作所记载的内容。由此可知,该著作最有可能是(     

类型

主要内容

数学

提出“会圆术”,即已知弓形的圆径和矢高,求弧长的问题

天文

翔实描绘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轨迹

科技发明

介绍了“活字印刷术”“团钢”“灌钢”等技术

A.《九章算术》B.《齐民要术》C.《梦溪笔谈》D.《授时历》
6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各族人民一起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很多科技领先世界,作为炎黄子孙倍感自豪荣光。请对应完成下表。

时期

人物

成就或地位

东汉

蔡伦

(1)       ,大大促进了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东汉

(2)       

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世誉为“医圣”

北朝

(3)       

著《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隋朝

李春

主持建造(4)       ,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唐朝

孙思邈

著《(5)       

北宋

(6)       

著《梦溪笔谈》

明朝

徐光启

著《(7)       

明朝

(8)       

著《天工开物》


2022-12-0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段测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统一南方后,于971年在广州设置市舶司。以后,宋朝政府又在杭州、明州设置市舶司,它们与广州市舶司合称三司。《元丰市舶法》的颁布更加有利于海外贸易的发展,中外商人往来频繁,商品交易量大增,市舶收入随之增加。

——摘编自霍贺《浅析宋代的对外贸易》


(1)根据材料一,分析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材料二   隋唐时期,士族阶层在政治上已经衰落,但重视家庭背景的门第观念仍然十分流行。到宋朝,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改变。时人概括这种变化为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中外历史纲要》(上)


(2)据材料二,指出宋朝社会与前代相比出现了什么变化?为什么出现这一变化?

材料三   宋朝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现象。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

——《中外历史纲要》(上)


(3)据材料三,指出宋朝社会与前代比的又一变化是什么?为什么出现这一变化?
2022-12-0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段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22年9月28日,中国国家文物局举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浙江温州朔门发现古港遗址成为会议亮点。该遗址发掘出8座码头等遗迹,出土沉船、瓷片、漆木器等遗物。该发现实证温州港是宋元以来海上贸易的重要港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绝佳阐释。这表明宋元时期(     
A.外贸税收成为国库的主要财源B.瓷器与漆木器是最重要的外贸商品
C.海外贸易非常繁荣D.温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宋代“风俗奢靡,日甚一日”,财婚风气愈演愈烈,上自宗室高官,下至村氓凡夫,嫁娶无不言财为先,婚姻聘财、嫁娶较之前代,数额更大。该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宋代(       
A.理学思想影响较大B.商品经济发展
C.婚姻观念的世俗化D.阶级差异缩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如图所示,南宋民谚“苏湖熟,天下足”中的“苏湖”指今天的(     
A.①B.①②C.②③D.②④
2022-11-09更新 | 152次组卷 | 8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致远级部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