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2 . 宋代的“行”是指“同业商人组织”。据《西湖老人繁胜录》记载,南宋临安有414行,比唐代长安增加了近一倍。“行”的增多表明(     
A.传统经济结构瓦解B.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C.人身依附关系松弛D.政府放松社会控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有文献记载:“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其法:取新纩中独茧缕,以芥子许腊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这种人工磁化方法载于(     
A.《武经总要》B.《梦溪笔谈》
C.《萍洲可谈》D.《梦粱录》
2023-09-2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史料的阅读和运用是探寻历史事实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记》记载:秦王发图,图穷匕首见……(荆轲)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铜柱。山东嘉祥武氏祠的东汉画像石《荆轲刺秦王》(图)再现了这一场景。


材料二   下图的这枚银币,很像古代流通的钢钱,只是体积略大,正面有四个很像汉字的文字,有学者考释认为写的是天朝万顺四个字。辽代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权,这枚辽代银币上铭刻的是契丹大字。契丹大字是一种表意文字,由汉字的偏旁部首组合而成。银币背面刻有契丹小字,专家译为天地契丹,万世永顺。但这枚银币并不是流通的货币,而是所谓的压胜钱(注:压制邪魔,取得胜利)。这枚银币是全国最早发现的辽代大字银币,为研究北方少数民族古文字学、钱币学以及辽代文化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史料。


契丹银币(正面)

契丹银币(反面)

——摘编自《国宝档案》


(1)根据材料一,比较《史记》和画像石,从历史学的角度研究“荆轲刺秦王”,哪个价值更高?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辽代银币所反映的历史信息。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史料的基本类型以及史料运用的基本原则。
2022-11-20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靖江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古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呈现多元面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都市中,“瓦舍”之类的娱乐场所相当盛行,其中表演的是名目繁多的杂乐百戏。马端临《文献通考》记载:“宋朝杂乐百戏,有踏球、蹴球、踏索……百戏之类”,体育表演已相当盛行。由于出现大量体育专业表演人员,因此体育性组织——“社”就应运而生。如弓、弩的“踏弩社”、“水弩社”、“锦标社”等。元日走城、元宵走夜、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等,都已成为全国性的民间、民俗体育活动内容,创造了具有时代特色的体育休闲娱乐活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健康、进步。

——摘编自宋旭《宋代市民体育休闲生活的社会学分析》

材料二   欧洲市民体育形成于11-13世纪左右,伴随城市重建和市民保卫城市自治的运动而产生。为了保卫城市自治,市民们组织起来成立体育社会团体组织——“协会”,如“射手协会”、“击剑协会”、“骑射协会”等;市民基于职业不同组成的行会,也定期组织与本职业相关的身体练习和比赛。欧洲市民体育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保卫城市的军事训练、与职业培训相关的学徒格斗和底层市民的节日狂欢等。

——摘编自张爱红等《中古时期中国和欧洲市民体育的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市民体育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欧洲市民体育兴起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和欧洲市民体育发展的共同影响。
6 . 据《梦粱录》记载:“(南宋)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这一记载反映了(     
A.市民生活的富足B.小农经济走向解体
C.商品经济的发展D.政府放弃重农抑商
2022-07-14更新 | 530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必修)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梦溪笔谈》记载:“版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五代时任宰相、太师等职)始印五经,已(通“以”)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舁,又为活板。…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活字印刷术成为图书印刷的首选B.雕版印刷术逐渐走向淘汰的境地
C.活字印刷术普遍具有神速的特点D.印刷术的发展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下列各选项中信息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朝代发明成就结论
A战国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
B北宋《梦溪笔谈》系统总结了北宋以前的科技成就
C元朝《授时历》天文测量数据在当时领先世界
D金朝《农书》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尤为丰富

A.AB.BC.CD.D
2022-06-29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指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采录南朝王俭的小说《汉武故事》,刻意构建符合其政治需要的汉武帝形象,而相关记载不见于《史记》《汉书》等汉代基本史籍,因此可信度不高。该学者认为(     
A.史料的缺失导致不能还原历史真相B.《资治通鉴》的历史叙述可信度低
C.研究者的立场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D.《史记》《汉书》等史籍更加可信
10 . 据记载,北宋东京等地“凡雇觅人力、干当人、酒食、作匠之类,各有行老(各行业的头儿)供雇”。城镇周围一些机织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户而独立,成为机户。这说明北宋(     
A.雇佣劳动实现了普及B.个体经济占主导地位
C.手工业分工日益细化D.商品经济得到了发展
2022-09-26更新 | 293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选修)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