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下表为《唐朝至南宋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该表反映出唐至南宋的变化趋势是
地域唐朝天宝元年(742年)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
北方493459679
南方2578301238

A.南北文化的交流B.经济重心的南移
C.疆域面积的扩大D.商品经济的繁荣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材料二   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的主要迁移方向示意图


——钱乘旦《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

材料三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人数约为100万人左右;到2005年,全国流动人口达1.47亿,其中跨省流动人口为4779万人。……据统计,到2008年底,中国出国留学人员已累计达139.15万人,广泛分布世界各地,以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或地区为主;国际劳务人员输出以对外劳务合作派遣为主,截至2007年底,对外劳务合作累计完成营业额478亿元,派遣各类劳务人员419万人。

——中国人大网《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60年的足迹》


(1)根据材料一,说明西汉至北宋时期南北户口数目出现怎样的变化趋势。
(2)依据材料二,指出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的主要迁移方向,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与流动的原因。
2022-07-0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宋代王柏《答严陵史君书》记载:“严不产米,其来已久,每视上游之商舟至否,为之丰歉。”庄绰《鸡肋编》记载:“如平江府洞庭东西二山在太湖,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由此可知,宋朝
A.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瓦解B.农产品开始出现商品化趋势
C.农业出现规模化和产业化趋势D.已经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4 . 宋代“事亲孝,为兄友,处族义,与乡和”被认为是为人处世的天理。一些地方开始实行乡约制度,制定规约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以求扬善惩恶;各地方家族也纷纷制定族规家训,建家祠修族谱,规范族人言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理学的世俗化趋势
B.家族控制地方权力
C.新兴市民阶层崛起
D.宗法制度重新建立
2019-11-01更新 | 1315次组卷 | 45卷引用:新疆昌吉州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表中为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
河南151621
江苏781749
表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2019-01-30更新 | 5710次组卷 | 79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如表为当代学者统计的中国古代状元地域分布表。据此表可以推知(     
地区五代北宋南宋
北方40628061181110
南方181024370027769
共计58165237611108879
A.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尚不完善B.理学兴起推动考试内容变化
C.政治形势对科举制影响较小D.南方经济发展影响文化发展
2023-09-11更新 | 213次组卷 | 36卷引用:新疆伊犁州新源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海外贸易的变化可以反映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海外贸易示意图

材料二19世纪前期中国皇帝认为“富足的中华上国无需外来货物,仁慈的皇帝允许通商乃是一种对洋人赐恩的标志及使其感恩戴德的手段”。(清朝)广州贸易的特征,是朝廷授权“十三家”称为行的商号,作为唯一的对外贸易代理人。

——选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明清时期中国国力昌盛,经济对外依赖较小,因此可使政府实施大量对外贸易政策也无法显著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虽然郑和下西洋对我国当时对外贸易有一定影响,但其出发点却并非发展本国经济,朝贡贸易所得商品大多为奢侈品,不利于市面流通。西方国家发生工业革命时最主要的原材料为铁、煤炭等物品,由于海上运输局限性,上述商品无法大量输入中国,因此我国错失大力发展综合实力的最佳时机。——摘编自张恋绮《明清时期我国对外贸易特殊浅析》


(1)请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促使南宋海外贸易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列举清朝前期的海外贸易具体措施。
(3)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与南宋相比,清代前期的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简述这种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我国错失大力发展综合实力的最佳时机”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与北宋时期相比,南宋时期南方面粉消费量猛增,小麦价格暴涨,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临安面食店的数量大增。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水稻种植技术先进B.均田制度走向瓦解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饮食习惯根本改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西汉时期,在张骞“凿空”的基础上,丝绸之路逐步形成规模,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到唐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一样成为主要通道,形成了“水陆并举”的局面。到了宋代以后,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丝绸之路的这一变化折射出
A.主要对华通商国家发生了变化B.四大发明已传到世界各地
C.民族政权并立阻碍了经济交流D.中国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为“宋朝赋税结构变化表”。据此可推断,宋朝
年代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稻末年(997年)2408.11567.360:40
天禧末年(1021年)2641.23874.040:60
熙宁十年(1077年)2021.35117.228:72
A.商品经济繁荣发展B.土地兼并异常严重
C.财政困境始终存在D.赋税制度脱离实际
2022-01-12更新 | 458次组卷 | 24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