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北宋时期,散文家的作品常常洋溢强烈的民族意识;南宋时期,从岳飞《五岳祠盟记》到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等,亦是如此。此外,宋代豪放派、婉约派词人,也具有同样意识。这主要是由于宋代(     
A.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B.社会经济的繁荣
C.文学作品的传承发展D.民族交融的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词在宋、元时代并不见流传。明朝中叶以来,有不少人对岳飞的《满江红》进行唱和,使得这首作品逐渐成为名篇。近代以来,岳飞的影响力日益提升,《满江红》成为爱国精神的象征。这一文学作品的经典化(     
A.主要取决于历代统治者的文化政策B.反映了市民阶层日益发展壮大
C.缘于其深厚的内涵意蕴和时代氛围D.体现了古代文学的世俗化趋势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信息(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宋初,经历五代动乱后,书法传统一度断裂,“趋时贵书”的风气流行于世。一些科举士子为博得主考官员的欢心,竭力模仿其字体,而主考官员也借机拉拢士子,书法的政治意义得到强化。这表明(     
A.书法反映了官方意识形态B.宋代书法艺术出现了倒退的趋势
C.书法受到封建礼法的约束D.书法风格受时代和个人品格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陆九源认为人的道德完善只能通过每个人的自我实现,人要在个体心灵中建立起道德的自觉性。基于这种立场,陆九渊强调:“明得此理,即是主宰,真能为主,则外物不能移,邪说不能惑。”陆九渊的这一理论(     
A.认为教育要循序渐进B.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C.注重社会风气的建设D.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公安县志》记载:“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孟琪制置荆襄于公安,措置屯田。”当时的荆襄地区驻扎了大批军队,孟珙知江陵府,所屯之田自西向东跨越了整个江汉平原。孟珙屯田意在 (     
A.适应军事斗争的需要B.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C.推动小农经济的稳定D.加速江汉平原的开发
7日内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衡水市高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中叶韩愈率先提出“道统”说,其中所讲的上古时期的圣人包括伏羲、尧、舜、汤、文王、武王、周公等。从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到南宋朱熹、陆九渊等理学家,无不倡扬“道统”说。唐宋儒学家提倡“道统”说旨在(       
A.扭转受北方少数民族侵扰的局面B.巩固儒学在中华文化中的主体地位
C.倡导士人传承上古圣王优秀传统D.抵制佛教和道教对儒家思想的渗透
2024-05-31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临考历史预测押题密卷B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许多传统的观点发生动摇,如邓馆指出“行商坐贾,通货殖财,四民之益也”;陈耆卿将士、农、工、商在社会上的作用逐一论述之后认为:“此四者,皆百姓之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儒家强调“重义轻利”,并且将先义后利作为利益得失取舍的一个原则。然而在宋代,更多的思想家认为利在义存,利亡义丧,没有离开物质财富的“仁义道德”。宋代,社会各阶层对财富产生了强烈的占有欲,人们为“一钱之争,至死而不悔”。上自皇帝、下至平民百姓,都参与经商以牟取利润。……宗室嫁女,也是找富家大姓以货取,婚姻不求门户,直求资财。国家也允许商贾中的“奇才异行”者应举,以至于“工商之子,亦登仕进之途”。

——摘编自孙金玲《宋代社会思想观念的发展变化及原因》

材料二:晚明时期,西方传教士接踵东来。为了找到传教的门径,他们往往介绍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火器制造等知识。与殖民者稍后而来的是美洲农作物,玉米的产量远比麦类高,番薯更是每亩可产数千斤。葡西殖民者围绕中国的商品开辟了商业航线,中国的出口商品以生丝和丝织品为主,而进口的只有少量香料之类的商品。由于出现这种结构性的贸易逆差,美洲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成为当时全球经济中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摘编自樊树志《全球化视野下的晚明》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社会思想观念领域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晚明时期中国社会出现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
2024-05-30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宋代,大批农民在农闲时节走出家门,涌入城镇做苦力,“为工,为匠,为刀镊,为负贩”,“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成为流动于城乡之间的“农民工”。这可用于说明(     
A.农民经济状况好转B.农村经济形态受到冲击
C.城镇管理空前宽松D.城乡间的经济交流加强
9 . 宋朝政府就服饰消费奢侈颁布了不少禁令,要求官员和民间按规定着装;然而司马光曾说:“内自京师士大夫,外及远方之人,下及军中仕伍畎亩农民,其服食器用,比于数十年之前,皆华靡而不实矣。向之所有,今人见之,皆以为鄙陋而笑之矣。”这(     
A.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说明理学影响到民间服饰文化
C.减轻了国家财政危机D.体现了北宋社会控制相对松弛
2024-05-27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八)历史试题
10 . 临安著名小吃“宋五嫂鱼羹”创始人原是“汴京酒家妇,善作鱼羹”,宋室南渡后,南下寓居杭州,继续卖鱼羹,因手艺很好,“人竞市之,遂成富媪”。宋诗“九市官街新筑成,青裙贩妇步盈盈”“忆昔剪茅长桥滨,朱娘酒店相为邻”。这折射出宋代(       
A.妇女成为了经商的主体B.理学并未影响妇女行为
C.社会成员身份趋向平等D.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宽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