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时,“厢坊制”取代“坊市制”成为新的城市管理制度。以都城开封为例,宋初开封城的新、旧城各被划分为四个基层厢,共八厢,由开封府管辖每厢统二至二十六坊不等,设厢更三人,坊设坊正。天禧四年,开封城内重新被划分为左,右两个区,称左、右“军厢”;同时将新城内的城南厢和城北厢各划分为两厢,分属于左,右“军厢”。这样,每个“军厢”各统五个基层厢。熙宁三年五月,“分治开封府新旧城的左、右(军)厢”划分为四个区,称“都厢”,分别辖二或三个基层厢。不久又合并为左、右两厢,各辖五个基层厢,办公机构称为左(或右)厢公事所,主要职责为狱讼刑法。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曼彻斯特是工业化转型时期英国发展最为迅速的工业城市之一,但其行政管理仍然延续原有的乡村教区体制,在法律地位上只是一个乡村教区,既没有市政管理机构,更不是英国议会选区。1835年9月,根据英国议会通过的《市政改革法》,曼彻斯特进行行政体制改革,建立自治城市,由市长,高级市政官和市政委员会组成管理机构,成员皆由选举产生。此后,曼彻斯特出现了工厂主。企业家群体主导城市管理机构的情形:1838—1853年间选出16位市长中8位是工厂主;1853年选出的64名市政委员中,有12人是纺织业工厂主、10人是其他行业的工厂主,而农业代表仅有9人。

——摘编自尹建龙《英国工业化转型时期的企业家群体与地方治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宋开封城“厢坊制”城市管理模式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30~50年代英国曼彻斯特城市管理方式的新变化,并简述该变化的历史背景。
(3)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城市治理方式革新的意义。
2020-05-07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福建省宁德市高三5月质量检查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论者指出:“宋代商税和田税截然分离,出现了完整意义上的商税制度。地方政府定期公布商税则例及其变动情况,各地州、县、墟镇广置税务机构,这些情况表明商税征收到宋代首次进入了自身的制度化时期,”这标志着“原来超经济强制性质的抑商政策开始向经济性强制的征商政策转化”。北宋初年,全国各地曾努力革除五代十国时期苛刻的征商制度,并严格约束各级理财机构和征商机构,防止其过度苛征暴敛,使商品生产者的交易费用降低,商税征收制度化,说明“当私人收益的潜在增长超过交易费用时,便会为建立这种所有权进行种种尝试,政府承担对所有权的保护,因为政府为此付出的成本低于私人自愿团体所付的成本。宋代允许工商业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度,促进了商业的发展,了也达到了政府“商旅晚安,课利自厚”的目的。

——摘编自王棣《宋代赋税的制度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赋税制度变迁的特点及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赋税制度变迁的原因及作用。
2020-03-15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高三综合测试(二)文综历史试题
3 . 中国的铁锅在中外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先进铸锅技术,使得南宋以来的中国铁锅成为周边诸国的抢手货,一度引发了宋孝宗“金银铜铁,海舶飞运,所失良多”的感慨。元代《真腊风土记》《岛夷志略》记载南海各地贸易都涉及铁锅。宋以来长期禁止铁锅出境贸易。明初,郑和下西洋携带大量铁锅以赏赐海外诸国,规定每个官员带锅五十口,士兵每人带锅十口。官员九百人,带铁锅重四百五十吨;士兵二千七百人,带铁锅重二百七十吨,合计共带铁锅七百二十吨。

——摘编自许艳青《明代主要金属类商品的对外贸易》

材料二   占据澳门后,葡萄牙及后来的西班牙、荷兰、英国商人,很快建立起以澳门为中心的铁锅走私线,伙同中国商人将铁锅贩运至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在“马尼拉大帆船”推助下形成的太平洋丝绸之路上,中国生铁和铁锅扮演了重要角色。

铁锅海外贸易的一大转机是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颁行《粤海关税则》。该税则将铁锅列入征税商品,结果铁锅如浩荡江水一般涌入海外市场。据学者罗一星推算,康熙二十四年至雍正九年(1731年),每年夷船、华船和走私商船出口的铁锅重量不少于300万斤,数量达75万口。光绪年间,两广总督张之洞奏称:“内地铁货出洋,以锅为大宗。其往新加坡、新旧金山等处,由佛山贩去者约五十余万口。”

——摘编自罗一星《论清代前期的佛山市舶》、张之洞《筹设炼铁厂折》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郑和下西洋和宋元的铁锅贸易政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比较康熙二十八年前后的对外铁锅贸易有何不同?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清朝对外贸易的特点是什么?
4 . 评价者所处的时代、标准等因素影响着其对历史事件的看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这说明,封建社会在当时还具有很旺盛的生命力,还处于向前缓慢发展的阶段,而不是已经到了封建社会的没落时期,也还没有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

——邓广铭漆侠《北大大课堂宋史专题课》

材料二   与秦、汉、隋、唐的统一相随并来的,是中国之富强,而这一个统一却始终摆脱不掉贫弱的命运。这是宋代统一特殊的新姿态。宋室之患贫,则因有几个特殊的原因……冗官耗于上,冗兵耗于下,财政竭蹶,理无幸免。虽国家竭力设法增进岁入,到底追不上岁出的飞快激增。加上北方的辽,西方的夏,两相逼桚(za逼迫),内外交攻,一个太太平平的统一政府,正如犯上了肺痨,虽无大病,却日就死路,这是宋朝的一个绝症。

——钱穆《国史大纲》(下)

(《国史大纲》是中国近代历史学家钱穆撰写的通史性论著,19396月完成)

材料三   自从钱穆提出宋代“积贫积弱”说以来,人们几乎都将它看作是宋王朝的基本特点,但这并不符合事实。宋代地盘比唐代小,而经济却比唐代发达,财政收入也比唐代高。四大发明中三大发明主要在宋代,和以往任何一个朝代相比都不贫,甚至还富一些。如从军事实力论强弱,宋比辽、金稍弱,进攻之力不足,防守则有余。和西夏比,实力还略强一些。蒙古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惟有宋能抵抗数十年,从世界角度说,也可算是数得上的强国了。如果从综合国力考虑,宋不仅不能说弱,还应该说是相当强的。和东晋相比地盘差不多大,经济则要发达得多,东晋并没有称“积贫积弱”,为什么单单给南宋扣上这顶帽子呢,显然这是不公正的。

——李裕民《宋代“积贫积弱”说商榷》


(1)指出材料一、二对宋代评价的分歧;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国史大纲》撰写的时代背景,说明钱穆对宋朝评价的出发点。
(2)依据材料三,指出作者对宋代的评价是从哪一角度出发的?综上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认同上述哪一材料对宋朝的评价,并说明理由。
2022-05-19更新 | 614次组卷 | 8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同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宋代都市中,“瓦舍”之类的娱乐场所相当盛行,其中表演的是名目繁多的杂乐百戏。马端临《文献通考》记载:“宋朝杂乐百戏,有踏球、蹴球、踏索……百戏之类。”体育表演已相当盛行。   由于出现大量体育专业表演人员,因此体育性组织—- “社”就应运而生。如弓、弩的“踏弩社” “水弩社”“锦标社”等。元日走城、元宵走夜、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等,都已成为全国性的民间、民     俗体育活动内容。

——摘编自宋旭《宋代市民体育休闲生活的社会学分析》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在我国的新式学堂中开始设置体操课程。1903年,清政府实行“癸卯学   制”,标志着体育在中国近代普通中小学正式产生。1929年国民政府颁布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 正式把体操课改为体育课,并推广到全国。体育课的广泛开展。增强了国民的体质,还在凝聚国   力、振奋民族精神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

——摘编自苏竞存《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史》

材料三 近人有言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此言是也。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   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

——节选自毛泽东《体育之研究》(载于1917年《新青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市民体育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近代体育发展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体育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重要意义。
2024-05-14更新 | 14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八校高三下学期联合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的佣书

材料一   受雇于贵族官府、书贾书肆、富豪士人及寺庙道观,为人抄写书籍以接取佣金的职业在古代称为“佣书”。抄书是一种艰苦的劳动,理应得到报酬,但佣书者也会遇到迟付酬金和欠薪的现象。敦煌遗书中就有好几则经生书手在卷子末尾写下的对雇主欠薪的报怨:“写书今日了,因何不送钱。谁家无赖汉,回面不相看。”

《魏书·刘芳传》记载:“芳常为诸僧佣写经论.笔迹称善。”《北齐书·张景仁传》载,张景仁“幼孤家贫,以学书为业,遂工草隶,选补内书生”。《宋书·吴喜传》亦载:“喜少知书,领军将军沈演之使写起居注。”这些人或因佣书而知名,或因字写得好,而得以担当抄参加工作。

三国东吴的阚泽,在佣书中“所写既毕,诵读亦遍。追师论讲,究览群籍,兼通历数,由是显名”。北宋苏轼在谪居湖北黄冈时,以抄书为“日课”,仅《汉书》就抄了三遍,起初一段事抄三个字为题,次则两个字、到后来则一个字,将书的内容烂熟于心。以至于友人举题一字,“东坡应声辄诵数百言,无一字差缺。凡数挑,皆然”。

明清两代,官方组织编纂的大型类书《永乐大典》《四库令书》,就因卷帙浩繁,雕版、排字、印刷不易而采用车工誊抄。其中《永乐大典》的抄书手就达2669人,《四库全书》的抄书手也达3826名。据说《四库全书》的抄手每人每天要抄写1000字,每年要抄写33万字,五年限抄180万字。这些皇皇巨著渗透了众多抄书者的辛勤劳动。

——摘编自李明君《简论中国古代的“佣书”职业》

材料二   至宋代,由于印刷术的普及发展,版本书籍迅速增加并逐渐成为书籍传播的主要手段。但佣书业并非一蹶不振,而是依然兴旺,民间的文字往来、官私交书,大量需要专业的佣书。宋代佣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代笔业务,即为顾客提供以应用文为主的各类文章、文字服务。宋代佣书创办有专业办理、代写涉官文书的商业店铺,这就是“写状钞书铺户”、简稿书铺。书铺的主要业务是涉官文书,包括代写上书文学、供词、诉讼状于、填写税钞,办理公证文书,为举人、官员承办各类文书等。正因作用如此之大,所以书铺遍及全国各州县,而且官府对此类业务有着严格的审批和管理。政府如礼部、刑部、吏部的某些职能“外包”与书铺代理,使书铺佣书成为国家机器里一个文书方面的编外辅助组。除涉官业务之外,民间社会生活的佣书业务更多。家庭类佣书比较高档,有较为固定的客户。宋代是契约社会,土地自由买卖,租佃发展导致的买卖、租佃土地契约发展,是农村的代表;房地产的发展导致房地产租售契约发展,是城市的代表。广泛存在的契约文书,需要佣书完成,佣书非抄录性的文书业务大量增多。

——摘编自程民生《宋代的佣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佣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宋代佣书行业的新变化进行阐释。
2024-05-14更新 | 19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孕育到成熟,华夏旧文明跨越2000年,和同期的其他古代人类文明一样,都属于神权与王权合一、宗教主导的社会。如果一直延续下去,历史将充斥族群壁垒、杀戮与献祭。但周灭商后,以杀戮和人祭为特色的华夏旧文明戛然而止,取代它的是周公营造的新华夏文明。周公消灭了旧华夏文明及其相关记忆,打破了族群血缘壁垒,让尘世生活远离宗教和鬼神世界,不再把人类族群的差异看作神创的贵贱之别。这是华夏文明最彻底的一次自我否定与重生。在3000年前的古人类文明中,只有华夏独自走出了神权的掌控,成为一个“异类”。这是一种过于早熟的世俗文明,一直持续到今日。

——摘编自李硕《翦商》

材料二   许多海外汉学家在论及中国宋代时,似乎特别喜欢使用“革命”之说,比如英国汉学家伊懋可认为唐宋之际发生了一场“经济革命”,包括农业革命、水运革命、货币和信贷革命、市场结构与都市化的革命和科学技术革命。日本学者斯波义信也提出“宋代经济革命”说,并列举了宋代的农业革命、交通革命、商业革命以及都市化方面的重大变迁。《全球通史》的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也说:“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美国学者郝若贝则认为宋代中国出现了“煤铁革命”。仿佛不用“革命”一词,不足以强调宋代文明与之前时代的深刻差异。自从日本的历史学家内藤湖南在19世纪末率先提出“唐宋变革论”以来,宋代的近代化色彩一直是海外汉学家讲述宋朝历史的最重要母题。

——摘编自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为“商周之变”撰写简要的名词解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唐宋变革的特点并选取两个层面的史实对“唐宋变革”予以说明。
2024-02-24更新 | 18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新教材高考预测卷(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时期,女性文学进一步发展。据记载,先秦至唐,有作品流传的女作家不过33位,而宋代女词人近90人,女诗人200多人。宋代女性作家有的来自宫廷嫔妃、大家闺秀,有的来自平民百姓、婢妾娼妓。她们中,除李清照、朱淑真外,魏夫人、吴淑姬、温琬、张玉娘等人,也是当时较为著名的女性作家。她们从闺阁中走向了世界,突破了女性学单一的闺中诗模式,其中更有抒情写景、咏史怀古、军旅边塞、爱国之诗等,整体质量达到了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最高峰。

——摘编自李兰《宋代女性文学成因及价值探析》等

材料二   宋代将女性作为文学创作对象的风尚盛行。如词作品中描写最多的便是女性,这与宋代歌楼酒肆业的高度繁荣密切相关;同时,词的婉约性决定了它更多地以“绮筵公子,绣幌佳人”为描写对象。除此之外,宋代文学中还有较多女性形象塑造的是话本小说。它对市井小民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尤为成功,《快嘴李翠莲》中的李翠莲、《碾玉观音》中的璩秀秀等,她们努力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自由平等的爱情和独立的人格,其经典形象深入人心。

——编自杜少静《浅析宋代女性与文学之关系及其产生原因》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女性文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将女性作为文学创作对象的风尚盛行”的原因。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市井交易堪称早矣”,不用再候市门启蜂拥而入,更不必忧市门落锁仓促收场。因为宋代不仅早市无禁,更兼夜市不绝,而且热闹程度非凡。有史料论及宋代夜市境况,“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寻常四梢远静去处,夜市亦有猪胰、胡饼和菜饼……果子之类。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至三更,方有提瓶卖茶者。盖都人公私荣十,夜深方归也”。

——据《东京梦华录·卷三·马行街铺席条》等整理

材料二   从1914年到1919年,民族资本共设新厂矿379家,新投入资本1430万远。中国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工人队伍的壮大,1919年中国产业工人有二百万人左右。尽官民族工业在大战期间出现了短期的繁荣,但在整个社会经济中比重仍然不大,重工业的发展尤为微弱。大战期间民族资本在全国产业资本中的比重虽有较大的增长,但在1920年仍不足30%,外国资本占70%以上。

——摘编自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与唐朝相比,宋朝“市井”的新特点,简析宋代商人的社会地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1914年到1919年”发展的特征;简述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此阶段发展中存在的主要不足,分析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对社会政治进程的主要影响
2023-06-21更新 | 181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代法律所涉体育领域包括宫廷体育、民间体育、军事体育,政府充分利用法律资源调控体育活动的发展走向,以禁令约束民间体育的伤害运动,以赏令刺激军事体育,以诏令规范宫廷体育。宋代体育法律的形式多样,有律、诏令,格、敕等。不同法律形式所承担功能也有所不同,律以刑为主,主要禁止危害性较大的运动,如射箭,投石等。敕是律的重要补充,当社会出现新问题时,多由编敕处理。在治理模式的选择上,以禁令为表征的压制型法律在宋代体育治理中运用不多,除危害皇权罪与使用弓箭等故意杀伤罪的量刑较重外,其他量刑呈现轻刑化的特征。军事体育法中大量的射术赏令既满足了人们对“利”的追求,又可提升射术,达到政府所追求“事”的效果。此外政府采用厚赏方式鼓励告赏,揭举毁弃神臂弓、杀官私马等。

——摘编自戴羽《试论宋代体育的法律治理》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体育法律治理的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体育法律治理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