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规划形态体现了《周礼·考工记》“方形制”的设计。皇城位于全城中心,布置在中轴线。然后,由内而外,依次为内城、外城的三重空间布局。汴京最初的规划虽然仍以唐代都城为模板,但是为了适应城市经济新形势的需求,汴京城内逐渐形成了商业区、居住区和道路相结合,向街开门、沿街设店的开放式街区,打破了《考工记》前朝后市的城市规划布置。当时,汴京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们汇聚到这里,城市人口规模增加,城内土地需求量增长,已经超出了城市的承载。市民自发地向外扩张,商业街区已经到了河边,城乡分界变得模糊,现代城市规划布局已经初见雏形。

一摘编自周尤美、雷浩《从〈清明上河图〉到智慧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


(1)根据材料,概括影响汴京城市规划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汴京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
2022-06-30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至朱雀门街西过桥,即投西大街,谓之曲院街,街北薛家分茶、羊饭、熟羊肉铺。御廊西即鹿家包子。馀皆羹店、分茶、酒店、香药铺、居民。

南去即南薰门。其门寻常士庶殡葬车舆,皆不得经由此门而出,谓正与大内相对,唯民间所宰猪,须从此入京,每日至晚,每群万数,止十数人驱逐,无有乱行者。

自宣德东去东角楼,乃皇城东南角也。东去乃潘楼街,街南曰"鹰店",只下贩鹰鹘客,馀皆真珠匹帛香药铺席。南通一巷,谓之"界身",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

新封丘门大街两边民户铺席外,余诸班直军营相对,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果木亦集于朱雀门外及州桥之西,谓之果子行。纸画儿亦在彼处,兴贩不绝。其卖麦面,每秤作一布袋,谓之"一宛";或三五秤作一宛,用太平车或驴马驮之,从城外守门入城货卖,至天明不绝。

—摘编自(宋)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


(1)根据材料,概括北宋开封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不得摘抄原文)。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段史料除用于研究北宋商业相关内容之外,还具有哪些史料价值。
3 . 关于贸易与交流

材料   宋代同海外五十多个国家有贸易往来,其中不但包括自汉唐以来一直与中国通商的家和地区,还包括了前代没有建立直接经济联系的国家和地区。如北非的勿斯里、陁盘地、遏根陀(三地均在今埃及境内)等。

宋代海外贸易中出口商品主要是瓷器、陶器、漆器、药材、茶叶、各类丝织品等,印本书籍也大量营销海外。输入品主要有日本的沙金、木材、宝刀、扇子以及其他手工艺品,高丽的人参、药材,南亚和阿拉伯的药材、香料、象牙、珠宝等。

——游彪《宋史:文治昌盛武功弱势》


依据材料,概括宋代海外贸易的特点。
2022-02-1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宋代在很多方面打破传统中国沉闷的作风而别开生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政治方面讲,为保持门面上之前后一致,宋朝几乎恢复了唐朝所有衙门职司,同时也创立了许多新机构,这些新机构功能上更具弹性,在业务上超越旧有组织。从经济方面讲,宋朝面临中国有史以来最为显著的进步:城市勃兴,内陆河流舟楫繁密,造船业也突飞猛进。中国内地与国际贸易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峰。铜钱之流通也创造了新纪录,之后再未为任何朝代打破。

——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宋时官员们有丰厚的俸禄,以满足奢华生活的需求。宋代的官员大多是有高度文化修养的士大夫,他们的享乐方式通常是轻歌曼舞,浅斟低唱。宋代文人大多实现了社会责任感和个性自由的整合,他们用诗文来表现有关政治、社会的严肃内容,词则用来抒写纯属个人私生活的幽约情愫。这样的分工对词的发展大有好处。都市繁荣,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说明宋代“新机构”的功能,并简述宋代在“市”“国际贸易”方面显著进步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词繁荣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打破诗与词的界限”的文学家。
2022-03-19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19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模拟卷(一)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哲宗以后的徽宗时期,是北宋最黑暗腐朽的时代。几年之间,就弄得国库空虚。加之用兵西夏,收复徨、廓,军费增加,财政吃紧,于是就用发行交子来解决财政开支。

——摘自贾大全《官交子在我国纸币史上的地位》

材料二   关于宋朝的近代化或现代化,很多历史学家都有共识,宋朝的商业信贷、冶金煤矿、制造工业以及对外贸易均相当发达,商业化和城市化达到较高水平,拥有财产权的中产阶级和市民阶层渐成气候。作为一个1000多年前的帝国,宋朝保持着很多古代社会的特点,但也发展出一些现代社会的雏形。宋朝之所以被称为中国历史的“巅峰”,恰恰不是其古代性,而是因为其现代性。纸币就是宋朝伟大的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与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的发明相比毫不逊色。

——摘自康冀楠《北宋“交子”,世界历史上的一次货币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发行纸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具有“现代社会的雏形”的表现。
2022-02-01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6 . 宁波已建城1200周年。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唐代中后期,明州(宁波)的海外贸易已有很大发展,最初与日本通商。早期日本与唐朝交往有南北两条线路,南路又分为南北两线(如图所示)。8世纪后期开辟的“南路北线”路程较短,遇到顺风,从日本到中国只需要8天的时间。


北宋建立以后,将海外贸易的收益视作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明州是当时全国最为重要的造船基地。1078年,明州曾修造了两艘被当时人称为“万斛船”的巨舰。宋代明州港与日本的贸易活动更加频繁。日本船舶从镰仓港出发“冒鲸波之险,舳舻相衔”,来到明州出售货物。据记载,北宋时期中国商船前往日本进行贸易的次数达70余次。当时中日两国的民间交流也很密切。1168年,日本僧人千光法师渡海前来明州,从日本运来巨型木材,帮助修建天童寺千佛阁,留下了一段中日友好交往的佳话。

——整理自曲金良《古港春秋》

材料二:互市之法,自汉通南粤始,其后历代皆尝行之,至宋置市舶司于浙、广之地,以通诸蕃货易,则其制为益详矣。元自世祖定江南,凡邻海诸郡与蕃国往还互易舶货者,其货以十分取一,粗者十五分取一,以市舶官主之。其发舶回帆,必著其所至之地,验其所易之物,给以公文,为之期日,大抵皆因宋旧制而为之法焉,于是至元十四年,立市舶司于泉州、庆元(宁波)、上海、澉浦(今嘉兴海盐)……每岁招集舶商、于蕃邦博易珠翠香货等物。及次年回帆,依例抽解,然后听其货卖。

——整理自[明]宋濂:《元史》卷94《食货二·市舶》

材料三:鸦片战争以后,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由于长江水道有巨大的内陆腹地加上外国洋行的集聚,上海港很快超越广州港成为对外贸易的中心。宁波港的一些大宗贸易也转移到了上海港。1862年沪甬航线的开辟,宁波的对外贸易大多是通过上海港进行,直接与国外贸易的情况很少,宁波港在五口通商以后由直接对外贸易转向以国内贸易为主了。

——盖广生《中国海洋符号》


(1)根据材料一,概述宋代明州与日本贸易频繁的原因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市舶司主管外贸“益详”的表现。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指出当时中外贸易的主要进出口商品。
(3)根据材料三,说明鸦片战争后宁波港贸易重心的变化及其原因。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初年,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传入中国福建地区,并迅速在江南地区推广。南宋时,山地丘陵修梯田,沿江滨湖筑围田。今江苏南部刈(收割)麦种禾(水稻),一岁再熟。

——沈学年《多熟种植》

材料二   宋元时代纸币进入商品流通领域。虽然两宋的版图比汉唐小了不少,但国家终于统一了。虽然北与辽西夏对峙,南宋与金、蒙古对峙,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两宋时代国内经济的繁荣与对外贸易的发展。而元代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四大蒙古汗国更是横跨亚欧大陆,为大规模、远距离的商业流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李保均《商业流通革命》

材料三   两汉时期,门第观念由宽松到严格,成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婚姻的滥觞。宋代,“庸耕不敢姻士大夫”的状况松动,“婚姻不问阀阅”的状况逐渐形成。豪强地主可能“朝为富室,暮为穷民”;高级官吏抑或是名门大族,也可能“家世零替”。贫民因此有了改变生活处境的可能性:“去为商贾、为客户、为游惰”。

——本书编写组《中国古代廉政思想史简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成就。指出当时南方农业发展对区域经济格局变迁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元时代纸币产生与发展的背景,并结合所学指出宋元时期“纸币进入商品流通领域”的进程。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婚姻”的制度基础,概述宋代社会的变化情况。
2021-06-08更新 | 2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方格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5月段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鉴于宋代财政上的入不敷出、长期大规模的长途军需供给以及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一些有识之士主张政府对私营工商业应因势利导,达到官民共利;从直接全面垄断到间接部分垄断,从而出现了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变。这种转变主要表现在治理者与被治理者之间出现平等自愿、共利双赢的关系,以及市场性政策工具特有的公开、公平竞争和订立契约。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治理者与被治理者的博弈均衡,在经济上从政府一元化到多元化的转变,并在治理中尽可能地克服官办特有的低效率带来的财力、物力巨大浪费,降低政府管制成本,同时提高生产者积极性和产品质量,有效配置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保障民众的基本生存条件和简单再生产能力,避免社会与政府的对立,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增进共同利益,对封建商品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方宝璋《略论宋代政府经济管理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变——基于市场性政策工具的视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政府经济管理政策调整的原因与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宋代政府经济管理政策的调整。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对于前代技术和经验的积极总结,新的发明层出不穷,出现了许多在后世都有极大影响力的农业书籍。皇帝和王公贵族大力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培育出一些新品种。同时,宋代积极与外国进行交流,引进海外优良品种,如占城稻的推广。在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的同时,注重对经济作物的种植,农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

——摘编自谷跃东《论宋代江南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材料二   五代至宋,东京逐渐繁盛,城内到处有酒楼、食店、茶坊,还有瓦舍、勾栏。965年,宋太祖诏令开封府三鼓以前的夜市不禁。十字大街,每五更点灯,天明即散,叫做“鬼市”。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耍闹去处,通晓不绝”。遍布内外城的商店铺席外,还有定期的集市贸易。随着城市的发展,宋政府把汴京临安等大城市贴近城郭的草市当作城镇的一部分来对待。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三

北方的强敌(契丹)无法驱除,建都开封更使宋室处于极不利的形势下。宋代对外既如此不振,而内部又终年闹穷,愈闹愈凶,几于穷得不可支持。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日本)宫崎市定《东洋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江南地区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3)材料三是中外史学家对宋代的不同评价,分别指出他们的评价角度。
2021-08-23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的海外贸易十分繁荣,北宋中期以后,海外贸易收入一直占宋朝收入的很大比重。宋代对外贸易港口的分布不再呈点状,而是形成了区域,对外贸易港口有20余处。从宋朝开始,东南沿海的港口成为新的贸易中心。唐朝时期全国仅广州一地设有市舶司,负责外贸事务。宋朝先后在今广州、杭州、宁波、泉州、嘉兴、松江、镇江、苏州、温州、江阴、海盐、上海等地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元丰三年(1080年),宋朝政府制定了《广州市舶条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贸易法。宋代海外贸易分官府经营和私商经营两种方式,其中民营外贸又占大宗。

——摘编自袁南生《从经济外交的视角看宋代对外贸易的得失》

材料二   朱元璋在他统治的前几年里禁止私人对外贸易。所有的对外贸易都必须通过外交渠道进行。唯一被允许进入明朝进行贸易的外国人是那些作为朝贡使团成员的人,但其官方目的是向明朝皇帝进贡,并接受皇帝所赐礼物。史载,(明代)有贡,即有赐所贡之物不过数百金之值,而供亿浩繁,(赏赐)何啻数十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隆庆元年(1567年)开放海禁,私人海外贸易得到蓬勃发展,朝贡贸易体制趋于解体。

——据【加】卜正民等《全球贸易冲突:16--20世纪》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朝贡贸易的特点并分析其解体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