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消灭南汉之后,宋廷即沿唐制,在广州设置了市舶司来管理海外贸易,之后又陆续在杭州、明州、泉州和秀州等地设置了市舶司。为吸引外商来华,宋太宗曾“遣内侍八人,赍敕书金帛,分四纲,各往诸国勾招进奉”。当时大型远洋海船贸易范围已拓展至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及欧洲、非洲的部分地区。对来到中国的外商,宋廷照顾得很周到,使其能安心往来贸易。宋朝的海外贸易输出的主要是丝绸、瓷器和漆器等日用品,输入的以香料、药材和珍宝等物品为主。海外贸易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计。”

——改编自王伟超《试论宋代经济的三驾马车》

材料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指出,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这对整个欧亚大陆都具有重大意义。中国正在朝着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但这一潜在的可能却从未实现。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宋代经济大发展,特别是海外贸易等方面的发展,使中国经济水平明显高于以前,并产生出直到19世纪在许多方面保持不变的经济和社会模式。

——改编自樊树志《国史16讲》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斯塔夫里阿诺斯、费正清对宋代海外贸易的看法。
2023-10-1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中国古代这样漫长的过程中,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两个高峰。一个是《史记·货殖列传》所述及的那段时期,即从陶朱公“三致千金”之时起(陶朱公即春秋末期范蠡),到汉武帝行算缗令、“中家以上大抵破”时止,上下三百数十年间的商品经济大跃进。另一个高峰是大约从唐开元前后起,到宋代末叶止,上下也达三百数十年。前一个高峰时期的大宗商品是盐铁,所以大跃进过后便出现《盐铁论》那样的名篇,后一个高峰时期的大宗商品以茶叶最为突出,所以当其在市场上异军突起之际,便有《茶经》那样的专著。

——摘编自李埏《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两个高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加以评析。(要求:赞同或质疑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3 . 义乌模式

义乌:浙江省金华市代管县级市,位于浙江省中部,是目前中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更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全国文明城市等。

义乌县城始建于秦汉时期,当时没有城墙,主要以周边的山水为城防,体现了这座城市的开放与包容。宋代时义乌经济繁荣,丝绸、酿酒、陶瓷等产业较为发达,出现了代替金属钱币的关子与会子。元代和明代,义乌的商品经济更是对工商业集市的发展带来了重商文化传统。明嘉靖年间,骁勇善战的义乌兵跟随戚继光南下平定倭寇,立下赫赫战功,又北上修长城,用他们的血与肉书写了“刚正勇为”,赤胆忠心的家国情怀。到了清代,义乌城镇集市继续发展,数量达到了29个,并出现了许多注重商业道德,受到乡里、亲族的尊崇的良商义贾,例如顺治年间的杨人杨思睿,咸丰、同治年间的佛堂人王文彬等。

——摘编自《义乌县志》等

义乌模式的历史变迁过程

时间段/年核心特征内涵
1978—1992市场化通过以商促工、贸工联动,推动全市工业体系不断完善,经济实现新的跨越。
1998—2002城市化依托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快速途径,促进全市由农村市场化、工业化主导向城市、城区经济主导转变。
2003—2008国际化包含市场提升、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区域分工协作等诸多县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模式。打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商汇天下,货达全球。

——摘编自钱泓澎《多重制度逻辑下义乌模式研究》等


(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义乌的经济、社会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评析“义乌模式”。(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3-05-16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认为中国宋代社会出现了重大变革。贵族的失势的结果是君主的地位和人民较为接近,任何人要担任高职,亦不能靠世家的特权,而是由天子的权力来决定和任命国家所有权力归于天子一人所有,其他任何大官均不能有全权。除此之外,宋代以铜钱代替绢布、绵等使用,发达的时候还盛用交子、会子的纸币,南宋时代纸币发行上升至极高金额……总而言之,自宋代开始,货币经济非常盛行学术文艺的性质亦有明显变化,文学由注重形式的四六体演变为自由表现的散文体,诗、词等亦都由注重形式转为自己发挥。总而言之,贵族式的文学一变而为庶民式的文学,音乐、艺术等亦莫不如此文学曾经属于贵族,自此一变成为庶民之物。

——摘编自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内藤湖南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2-07-06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婚姻观与时代

事例一 《陈书·儒林传》记载,南朝时期出身于高门士族太原王氏的王元规,幼年丧父,家道中落,兄弟三人随同母亲寄居舅父家里。当地富豪刘琪为攀上名门亲戚,想以巨资陪嫁,把女儿嫁给王元规。母亲准备答应,王元规却哭着说我们正是因为一直保持婚姻门第,才受人敬重,怎么能够家贫就非贵而婚呢?结果这桩婚事未成。

事例二 宋代“婚姻不问阀阅”。据宋代笔记体著作《萍洲可谈》记载:宋真宗时外戚刘美的女儿嫁与开封茶商马季良为妻。作为朝廷命官的向敏中和张齐贤,居然为娶一有钱的妇人发生争执。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对上述婚姻观进行评析。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元时期,福建丝织业发展迅速,特别是泉州,自唐代以来养蚕织丝成了当地风俗。泉州的绸缎曾作为中国皇帝送给印度国王的礼品。而海南在宋元时期所产沉香极为著名,甚至尤胜其他南海国家产品。北宋初年,市舶条例明令往来海南(甚至雷、化等州到海南)贸易的海船,以及福建出海贸易的船只必须到广州索“引”方可发船出航,“往复必使东诣广,不者没其货”。而南宋和元代也有相似条例几度出现。福建常赖广东“客米”从海上贩运接济,“唯广东船米,可利泉福”。而泉州、广州商船则“一色载金银匹布”往海南贸易香药,每船货值达一万余贯。海南与泉州通过广州交换货。

——摘编自许秀娟《宋元时期广东与海外的丝绸贸易》

材料二   宋代丝绸通过广州南海外传情况

国名或地名今地丝绸品名
占城越南中南部绢扇
真腊柬埔寨假锦、生丝
三佛齐苏门答腊锦绫、缬绢
单马令马来西亚彭亨州腾贝林绢伞、缬绢
凌牙斯加北大年缬绢
细兰国斯里兰卡丝帛
故临国印度奎隆缬绢
层拔国桑给巴尔假锦、红吉贝
阇婆爪哇五色绢、皂绫
渤泥加里曼丹假锦、建阳锦、五色绢、白绢
三屿菲律宾皂绫、缬绢

材料三   三佛齐、阁婆等国“务蚕织,有杂色绣丝、吉贝、绫布”。真腊国不事蚕桑,“近年道人来居,却以蚕桑为业。桑种蚕种皆自暹中来……迢人却以丝自织皂绫衣着”。

——摘编自【宋】赵汝适《诸蕃志》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元时期海南、广州、福建三地之间贸易繁荣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二、三中历史现象的联系。
2023-11-1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宏图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代是“铜钱时代”,铜钱流通的数量、范围和深度可能超过了其他朝代,实际形成了以铜钱为基准的货币体系。大规模持续供应的宋钱为亚洲东部南部海域铜钱区的形成提供了基石。明代是亚洲东部海域朝贡格局发生变化的时期,也是近代早期经济全球化的发端期。这个时代契机使得明朝内部的社会经济变革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兼具区域国际的特性。明代出现了由实物经济体制向货币经济体制的转变,也出现了货币形态、制度与体系的大转型。这种转型可归纳为“铜钱基准体系”向“白银基准体系”的重大转向。

——摘编自邱永志《全球史视野下的明代货币转型》


有学者认为海外白银的大量涌入才使得中国的通货结构得到了转变。结合材料,概括宋明时期通货结构的不同,并评述该学者的观点。(要求:赞成该观点或提出其他观点均可,并阐述理由)
2023-10-22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10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