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社会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朝时,大批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不少官居高位,给政治增添了活力。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不再关心祖先声望。社会上出现“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现象。这反映出当时(     
A.婚姻择偶自由B.等级差别的消失C.门第观念淡化D.科举制快速发展
2022-09-07更新 | 421次组卷 | 2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宋朝时期人们的婚姻择偶不再关心祖先名望,时人将这些变化概括为“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其主要原因是(       
A.租佃关系形成B.商品经济发展,门第观念日趋淡化
C.宋代贱民阶层的数量明显减少D.社会身份实现平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宋代,富家之女是人们选择儿媳的首选。蔡襄曾对此有抱怨:“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问门户,直求资财”。这反映了宋代(     
A.形成了健康的婚姻观B.门第观念逐渐淡化
C.人身依附关系的消失D.更加强调公平竞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
A.自耕农式经营B.千耦其耘式经营C.田庄式经营D.租佃式经营
5 . 宋代社会出现的“取士不问家事,婚姻不问阀阅”体现了宋代(     
A.士族阶层的衰落B.门第观念的淡化
C.社会成员的身份趋于平等D.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2023-12-2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罗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朝诗人汪洙在诗歌中说“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勉励儿童”少小需勤学,文章可立身,宋朝真宗皇帝也奉劝青年“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以上诗歌内容折射出宋朝的社会风气是(     
A.尚武好斗B.重利轻义C.提倡文治D.追名逐利
7 . 宋人蔡襄曾在其文集中写道:“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随其贫富,未有婚姻之家不为怨怒。”这反映了当时(     
A.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B.门第观念淡化
C.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松弛D.娱乐活动丰富
8 . 民族关系是统一多民族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13世纪,中原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均自我认同为“中国”,“中国”这一美称极具魅力、极具吸引力,不仅成为汉族及其政权引以为自豪的自称,也成为少数民族及其政权所向往的对象。正是这一魅力,才使各个民族和政权逐步凝聚到“中国”这一旗帜之下,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

——摘编自赵永春《10-13世纪民族政权对峙时期的“中国”认同》

材料二   清朝既继承了历代中原王朝的疆域,也继承了历史上周边民族活动的领地,清朝的所谓“开疆拓土”,就是国家对边疆地区实行行之有效的管辖,对边疆各民族直接进行行政管理。

——成崇德《论清朝疆域形成与历代疆域的关系》

材料三   南京临时政府从国家层面认可民族平等,有利于改变历朝历代狭隘的大汉族观与清朝满族独尊的民族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凡属蒙、藏、青海、回疆同.胞……今皆得为国家主体,皆得为共和国之主人翁,即皆能取得国家参政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法律层面将“五族共和”和“中华民族”确立为“中华民国”立国的法律依据。这些举措大大促进了中国境内各民族形成“中华民族”为一体的共识。

——摘编自何一民等《从“恢复中华”到“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时代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项清朝治理边疆的措施,并简析清朝“开疆拓土”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初“中华民族”观念的内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宋朝社会与前代相比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变化。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②“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
③“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④“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婚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择偶标准更是婚姻中至为重要的部分。“婚姻不尚阀阅”的现象出现在
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
2022-04-0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2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