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社会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关于宋代的发展情况,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而另有一些国外学者认为由于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这一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认为宋代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停滞状态,没有制度性的突破。

——据【美】罗兹·墨菲《东亚史》、马克垚《世界文明史》等整理

评析材料中关于宋代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代兴起茶马古道,北宋与藏区建立“以茶易马”互市制度,史载:“(宋人与吐蕃)商人博易,甚有信而不受欺绍,商人有信则相与如至亲,借贷有所不吝,岁望其一来,不来则数数念之。”“乾道癸巳(1173年)冬,忽有大理人李观音得、董六斤黑、张般若师等……皆有礼仪。擎诵佛书,碧纸金银字相间。”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写道:“汉地的货物运到博(藏区),是我们这里不产这些东西吗? 不是的,不过是要把藏汉两地人民的心连在一起罢了。”

——摘编自张嘉琳、梁长平《茶马古道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贡献与价值》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24-03-13更新 | 177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广南县第十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隋唐时期,存在“官行簿状(记载官吏身份、资历的簿册),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但到两宋时期,出现了“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现象。这种变化反映了(     
A.门第观念淡化B.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松弛
C.科举制度完善D.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减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宋代,富家之女是人们选择儿媳的首选。蔡襄曾对此有抱怨:“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问门户,直求资财”。这反映了宋代(     
A.形成了健康的婚姻观B.门第观念逐渐淡化
C.人身依附关系的消失D.更加强调公平竞争
5 .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沿袭了晚唐以来的土地政策,对合法的私人土地买卖不加干预,土地买卖愈益盛行,“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地主阶级的升降沉浮波动频繁。租佃制历五代而到北宋跃居主导地位,无地少地的农民承担地主土地的耕作,要按照契约的规定,保证缴纳所规定的地租,否则官府便要干预。佃农不仅拥有迁移的自由,还可以受他人的雇佣而非地主的私属。各种分成制的产品地租代替了劳役,佃农有了更多的时间和主动性去安排生产,从而使生产得到发展。

——摘编自漆侠《宋代经济史》

材料二   宋朝在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已经生长出诸多工商业文明因子。随着商业发展,宋代商人的地位上升,朝廷允许商贾中的“奇才异行”者应举。商人凭借强大的经济势力交游权贵、为婚姻铺路,“不顾门户,直求资财”成为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宋代时常发生榜下择婿,富商及高官争相择新科进士为婿,新科进士也愿意成为商人女婿。

——摘编自张其凡主编《中国大通史》(宋)

材料三   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为巧,充盈都邑。治本(务农)者少,游食者众……是则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桑,百人衣之……本末何足相供,则民安得不饥寒?饥寒并至,则安能不为非?

——王符《潜夫论》卷1


(1)据材料一,归纳宋代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的表现,并简析其社会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概述宋代社会观念的变动。
(3)结合材料三,分析政府为了避免出现“举世舍农桑,趋商贾”采取了什么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代打破了隋唐“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的规定;婚俗观念出现多元趋向,重进士科、论财等现象普遍;在职业选择上有了更多的空间,“耕织之民……或入于工商”;手工业领域普遍出现了“雇募制”。由此可知宋代(     
①门第观念淡化促进阶层流动   ②婚姻择偶注重政治经济地位
③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④主流价值观发生变异
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④
7 . 宋人蔡襄曾在其文集中写道:“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随其贫富,未有婚姻之家不为怨怒。”这反映了当时(     
A.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B.门第观念淡化
C.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松弛D.娱乐活动丰富
8 . 民族关系是统一多民族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13世纪,中原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均自我认同为“中国”,“中国”这一美称极具魅力、极具吸引力,不仅成为汉族及其政权引以为自豪的自称,也成为少数民族及其政权所向往的对象。正是这一魅力,才使各个民族和政权逐步凝聚到“中国”这一旗帜之下,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

——摘编自赵永春《10-13世纪民族政权对峙时期的“中国”认同》

材料二   清朝既继承了历代中原王朝的疆域,也继承了历史上周边民族活动的领地,清朝的所谓“开疆拓土”,就是国家对边疆地区实行行之有效的管辖,对边疆各民族直接进行行政管理。

——成崇德《论清朝疆域形成与历代疆域的关系》

材料三   南京临时政府从国家层面认可民族平等,有利于改变历朝历代狭隘的大汉族观与清朝满族独尊的民族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凡属蒙、藏、青海、回疆同.胞……今皆得为国家主体,皆得为共和国之主人翁,即皆能取得国家参政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法律层面将“五族共和”和“中华民族”确立为“中华民国”立国的法律依据。这些举措大大促进了中国境内各民族形成“中华民族”为一体的共识。

——摘编自何一民等《从“恢复中华”到“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时代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项清朝治理边疆的措施,并简析清朝“开疆拓土”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初“中华民族”观念的内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考古学家在一座辽代契丹族公主墓中发现,墓门两侧的仿木结构,都采用了汉族的营造法式,上面的浮雕风格已深受宋朝画界的影响。这一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的
A.农业生产的发展B.民族文化的交融
C.民族战争的频繁D.海外贸易的兴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唐元日(元旦)期间,长安城里各家各户要悬幡立杆,设丰富的家宴,举家同庆。入宋以后,宋人“入市店饮宴,惯习成风”“不论贫富,游玩琳言梵字,竟日不绝”。这种转变(     
A.导致程朱理学的影响力削弱B.受经济重心南移影响
C.表明市场交易不受政府监管D.反映了市民阶层活跃
2023-12-1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测评月考卷(三)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