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社会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2023·四川成都·三模
1 . 宋太祖赵匡胤下令,无论贫富贵贱、年龄大小都可应考,对偏远的考生提供路费报销,这样应考的考生数量大增,每科进士多达几百人。据此可知,宋朝的科举制(     
A.助推了革新的政治风气B.实现了四民平等的思想
C.导致官僚臃肿局面出现D.促进了社会政治的变革
2024-01-01更新 | 423次组卷 | 3卷引用:【消灭易错】《中国古代史》选择题50题专练-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2023·安徽淮北·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士大夫”一词在唐初多指门阀士族,后来主要指“熟诗书、明礼律”的官员。到宋代,“士大夫”多指家世不太显赫的地方精英家族,甚至成了士族的对立面。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门第观念的影响力基本消失B.儒家伦理开始影响基层治理
C.地方势力崛起冲击中央集权D.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2023-12-29更新 | 241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4 中国古代史:宋元时期 选择题汇编-【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之多、阶层之广,是中国古代所罕见的。唐玄宗不仅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马球能手,而且爱好围棋、斗鸡。与前代主要作为宫廷娱乐项目和以军事训练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相比较,唐代体育已趋于大众化。足球用球和球门,已与现代足球非常接近,注重两队角逐、竞争胜负的踢法。女子不仅和男子一样进行打球、骑马、射箭,弈棋等体育活动,而且还创造出一些自己的专门运动项目。

——摘编自黄中安《论唐代的体育活动》

材料二   宋代体育运动主要有田径、球类、射箭、摔跤、举重、游泳、马术、武术、荡秋千、放风筝、拔河、龙舟竞渡、登山与踢毽等运动,并广泛流行于民间社会。宋代体育对身体对抗性不再热衷,而注重技巧化、观赏性。体育活动在发展中,政府成立专门机构管理马球运动,社会出现专门体育社团来整顿行规、规范比赛。宋代体育器材等作为商品进行大批量生产,走入民间为广大人民服务。宋代体育出现了《角力记》《丸经》等总结性的专著。

——摘编自张利华《宋代体育研究》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与唐代相比宋代体育运动发展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体育活动发展的原因。
2023-12-24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好题汇编】期末复习-纲要上 中国古代史(期末真题精选 · 材料分析题60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州)虽濒海裔夷之邦,执耒垂髫之子,孰不抱籍缀辞以干荣禄,褎然而赴诏者,不知其几万数。盖自古昔未有盛于今也。

——北宋朱长文《苏州学记》

材料二       宋代士大夫与君主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关系相当密切,以至有“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共治”一说,最早出自太祖所谓“国家设科取士,本欲求贤以共治天下”一语。绍兴八年(1138年)十二月,监察御史方庭实上疏高宗,反对向金人屈辱求和,其中有言:“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

——摘编自何忠礼《论宋代士大夫的“共治”意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宋时期的社会现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共治”局面产生的历史因素。
2023-12-05更新 | 59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023·四川攀枝花·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宋以前“无讼”是地方官追求的执政境界之一,但是到两宋时期民间显现“尚讼”风气,“编户之内,学讼成风”。这本质上反映了
A.统治者支持诉讼制发展B.德法共治稳定地方秩序
C.经济发展助推社会进步D.程朱理学影响日常生活
2023-11-13更新 | 174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4 反映体现类选择题(二) -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2023·海南·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表是唐宋时代服饰的对比。由此可知,宋代(     

官员服饰普通民众服饰

画作的物证

唐代依政府规定严格按等级着朝服、公服、常服等。流行服黄或白色衣服,崇尚戴胡帽;妇女居家装柬比较开放。

   

宋代北宋后期,中原百姓服饰效仿官宦人家,并且衣冠着色从鲜艳、单纯变为繁复、多样且协调;胡服流行。

   

A.士族制度衰落,家族观念流行B.民族交融发展,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C.契约关系盛行,世袭奴婢减少D.商品经济发展,政府对社会控制的松弛
2023-11-12更新 | 283次组卷 | 10卷引用:专题05 推理判断类选择题 -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23-24高一上·四川成都·期中
7 . 与前代相比,宋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关系、社会生活都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初惩唐末、五代之弊,按照“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的思想立一代兵制,并把这一精神贯彻到官制之中,构筑了干强枝弱、君强臣卑的政治格局,重建国家和社会的秩序,促进了官僚体系的发展,加强了对国家和社会的控制。

——摘编自盛险峰《“维制”与宋初政治格局》

材料二   与汉唐相比,宋代经济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就是商品经济成分在传统社会母胎中的急速成长。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粮食剩余率的提高,煤铁革命的出现,手工业生产扩大以及运输工具的进步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商品经济继战国秦汉之后迎来了它的第二个高涨时期……生长出城市、货币、商业、信用、海外贸易等诸多工商业文明因子。

——摘编自葛金芳《宋代经济: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首次启动》

材料三   唐宋之际,中国传统社会发生变革的一个重要标志便是阶级结构的调整。门阀士族退出了历史舞台,代之而起的是官僚地主阶级。奴婢、部曲、佃客这些社会最广泛的下层劳动者的身份发生了变化.法律地位有了明显提高。

——摘编自戴建国《“主仆名分”与宋代奴婢的法律地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初“内外相维,上下相制”思想在地方管理中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及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社会生活出现的新变化。
23-24高三上·贵州贵阳·阶段练习
名校
8 . 宋仁宗年间曾发布诏令:“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旧条,私下分田客非时不得起移;如主人发遣,给予凭由,方许别住。多被主入抑勒,不放起移。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田收田毕日商量去往,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此诏令说明(     
A.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了B.地主对佃农的人身束缚减弱
C.商品经济发展使门第观念淡化D.不抑兼并导致土地兼并严重
2023-10-21更新 | 547次组卷 | 16卷引用:专题05 宋元时期-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高频考点追踪分析与预测
22-23高一上·浙江杭州·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梦回千年大宋,万千气象更新。宋朝社会与前代相比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变化。下列现象中可以反映宋朝社会新气象的是(       
①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       ②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③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人丁为本       ④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耳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2-23高一上·江苏宿迁·期中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10 . 宋代是古代中国社会重要的变革转型时期,尤其体现在社会流动以及社会观念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打破了唐时“工商之家不得预于仕”的规定,商人子弟读书应举已不在法令的禁止之列,到了英宗年间政府更是下诏:“工商杂类,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这等于说国家从法律上、制度上承认了商人的入仕权。至此,科举制度成为了普通民众实现向上流动的阶梯和重要管道。其中,富民阶层(平民地主和商人)成为这一转变的最大受益者。他们可以利用手中掌握的大量财富为自身和下代子弟提供良好的教育,进而蟾宫折桂,成功实现整个商人家庭的社会流动。

——冯芸《宋朝商人的社会流动与社会结构变迁》

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婚姻是极其讲究门当户对、士庶不婚的,“婚姻必由于谱系”的现象反映了门阀制度对婚姻的深刻影响,此风绵延一直到唐朝。北宋以后,则出现“榜下捉婿”的现象,“本朝显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近岁,富商与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捉婿”。实际上,很多新科进士出身寒门,门第无足称道,且生活贫困,但由于他们未来前途远大,所以成为达官和富室择婿的对象。同时高官显贵选择富商作为婚嫁对象的现象日益普遍,有些士大夫为了贪图资财,娶有钱财的寡妇为妻,民间甚至发展到“以财论婚”的地步。

——徐红《宋朝科举制度的改革与社会价值观的演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科举制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进步性。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至北宋“择偶”标准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综上材料,概括宋代社会转型的表现。
2023-10-04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