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社会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2023高一下·四川·学业考试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朝社会与前代相比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变化,包括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等。

                                                                                        ——《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朝社会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社会出现了这些重要新变化的原因。
2023-09-16更新 | 104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皇帝经常在宫中举办“斗鸡、蹴鞠之会”,民间也有人在“康庄驰逐,穷巷蹴鞠”。长安出现了专门用于蹴鞠的场地“鞠城”,在鞠城东西两边挖掘被称为“鞠室”的洞窟,规定踢进对方窟室多者为胜。西汉刘歆认为“蹋鞠,其法律多微意,皆因嬉戏以讲练士,至今军士羽林无事,使得蹋鞠”,此时还出现了专著《蹴鞠二十五篇》,后作为兵书被收入《汉书·艺文志》。汉代除了皮壳实心鞠之外,还有“用毛纠结为之”的鞠。蹴鞠比赛对抗性强,规定双方各6人,共12人进行对阵,每队设队长,比赛置裁判。对此李尤《鞠城铭》称赞道:“建长立平,其列有常。不以亲疏,不有阿私。端心平意,莫怨其非。”

——摘编自仝晰纲、王淑琴《汉代蹴鞠述论》

材料二   蹴鞠活动在唐代作为一种娱乐项目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上至皇亲贵族,下到男女百姓都不乏蹴鞠的追捧者。在以往的史书中没有明确出现岁时节令中开展蹴鞠活动的记载,到了唐代寒食节蹴鞠作为一种岁时节令体育活动广为流行。当时仅长安城就有蹴鞠球场二十多个,其他城市也很风行,如洛阳、杭州、徽州等。唐代出现了以动物内脏为内胆,再向其中充气使之膨胀的球,重量的减轻导致女子蹴鞠更加盛行。唐代蹴鞠的球场有单球门、双球门两种以娱乐表演为目的的单球门为主,而双球门比赛则竞争激烈。

——摘编自方征《蹴鞠在我国唐代的发展及影响》

材料三   元代上层人士已不再热衷蹴鞠,相反蹴鞠活动主要存在于落魄知识分子和风尘场所的表演之中。明代已经很少出现六人、十余人的对抗性比赛,单球门、双球门已经消失,蹴鞠多为“白打(主要是两人并踢)”表演,并且明令禁止在军中蹴鞠。清朝曾大力提倡将满族滑冰与蹴鞠结合的“冰上蹴鞠”,但也没有挽救蹴鞠衰亡的命运。

——摘编自田志生《中国古代蹴鞠发展演变的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蹴鞠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简析从汉代到唐代蹴鞠的发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代以后蹴鞠走向衰落的原因。
2023-09-0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历史非选择题分类练2024版全国通用-第三部分新考法专练3五育并举
2023·浙江·模拟预测
3 . 城市化的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人所言:“耕织之民,以力不足,或入于工商”“今民无以为生,去为商贾,事势当尔”。《梦粱录》记载临安“户口蕃盛,商贾买卖者十倍于昔”。因此,宋政府不得不将城市中非农业人口定为坊郭户而单独列为户籍。

——摘编自郭学信《论宋代城市发展的时代特征》

材料二   回顾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道路是不平坦的,以1978年为界可以分为两个时期,1949年至1978年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市化发展时期,1979年至今是市场经济取向下的城市化发展时期。第一个时期又以1958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1949年至1958年,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及工业化的发展时期,也是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的时期。1958年到1978年是我国城市化停滞、倒退时期。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为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从1979年到1998年,城市人口由1.84亿增加到3.79亿。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城市布局渐趋合理,城市化开始逐渐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摘编自李军等《新中国城市化发展历程探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城市居民成分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一趋势形成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围绕“新中国的城市化”自拟题目,结合中国现代史知识,写一篇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8-28更新 | 176次组卷 | 2卷引用: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主观题专练50题)-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4 . 宋代体育法律的形式多样,有律、诏令、格、敕等。律以刑为主,主要禁治危害性较大的运动,如射箭、投石等。敕是律的重要补充,当社会出现新问题时,多由编敕处理。这反映出,宋代(       
A.民间体育活动兴盛B.立法功利导向显著
C.重视激励体育发展D.法律涵盖面较广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代财婚风气盛行,富贵人家置办聘礼,除一般物品外,流行给女方制作一些纯金首饰,常见的是金钏、金锭、金帔坠,号称“三金”。经济稍差一点的人家则用白银打制。这反映出(       
A.理学思想影响较大B.经济发展影响婚俗变迁
C.民众生活水平提高D.社会门第观念逐渐淡化
2023·安徽安庆·三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宋朝时,政府常组织大众参加民俗节庆活动,从都城到地方州府都有大量“遨乐式”全民出游,如表所示。这说明,宋朝(     
宋朝节庆活动摘录表
节日名称典型活动记载
踏青节风俗旧以二月二为踏春节,都人士女络绎游赏…郡守虑有强暴之余,乃分谴戍兵于岗阜坡冢之上。-《成都志》
上巳节三月三日,出北门,宴学射山。既罢后射弓,…轻裾校盖,照烂山阜。晚宴于万岁池亭,泛舟池中。-《岁华纪丽谱》
寒食节州园在牙门之西,所谓春台馆是也;岁二月启钥,纵民游赏,常阅一月,与民同乐也。-《淳熙三山志·土俗类二》
A.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B.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C.政定民安的价值取向D.社会经济繁荣发展
2023-07-03更新 | 496次组卷 | 11卷引用:专题05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题源解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2023-06-15更新 | 475次组卷 | 153卷引用:2019届高三高考真题训练——人民版必修一 专题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南宋时书籍流行,文人刻书蔚然成风,如陆游、范成大、杨万里、朱熹等人在各地任官期间,都曾刊行自己或先人、名宦、师友、乡贤的著述,地方官学、民间书院等亦以刻书为己任。这有助于(     
A.士族阶层的出现B.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C.科举制度的兴起D.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
2023-06-09更新 | 7684次组卷 | 30卷引用: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3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2023·广东·模拟预测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宋变革的重要表现在于宋代政治文化风格的转变。具体表现为集文化政治精英身份于一身的士大夫的家国观念在这一时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以天下安危为己任”成为众多出身庶民的士大夫的人生追求。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句,历代传颂不衰。践行者先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臣范仲淹,后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死士文天祥。

——摘编自魏巍《朱熹·宗族·社会——宋代的士大夫与社会变迁》

材料二   明清之际的士人在面对这样一个现实的时候是如此感知和行动的:“对正统观念较强的士大夫来说.他们认为当时的天下是乱哄哄的。”所以希冀恢复儒家的礼治来重建四民社会的秩序.并对抗当时亦十分流行的佛道礼义。江浙地区的士人们还编撰和刊行行为仪则的小册子,多以“戒”或“约”为名.其中以刘宗周的《人谱》最具影响力。这股风气的涟漪投放到日常生活中.便是具有公开性质的日谱的大量出现.而此种修身日记的内容则体现着道德的判断标准由内转向外,由虚转向实。

——摘编自程曼《“风”过而“心”动:清代政治压力引起的文化反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士人家国观念发生转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士人主张重建四民社会的背景。
2023-06-08更新 | 270次组卷 | 5卷引用:(主观50题)主题03辽宋夏金元多民放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2023·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北宋时期,王公贵戚、朝廷显官以及士大夫等,长期身居闹市,很希望求得一点安静的山林乐趣,常在宅第之中或者近旁营造园林,这些园林错落有序,富有自然情趣,颇具别墅风采。这表明当时(     
A.理学已成为王朝的正统思想B.上层士人比较注重生活意趣
C.居室建筑有严格的等级规定D.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人居环境
2023-05-25更新 | 559次组卷 | 10卷引用:专题05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题源解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