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的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代理学家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食粮之一。这一思想(     
A.强调道义责任B.倡导经世务实C.追求和谐共生D.崇尚守正创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朱熹认为,儒家经典《仪礼》 “不是古人预作一书如此,初间只是以义起,渐渐相袭……圣人见此意思好,故录成书”。进而又讲: “礼时为大,使圣贤有作,必不一切从古之礼,疑只是以古礼减杀(减省)从今世俗之礼。”朱熹意在(     
A.追求儒家伦理规范的适用性B.否定传统礼仪道德的正当性
C.推动社会道德伦理的个性化D.顺应市民社会生活的世俗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刘恕应诏试讲经,“先列注疏,次引先儒异说,末乃断以己意。……擢为第一”,这与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贾边“舍注疏立异论”被黜的状况已大为不同。“断以己意”已受到了官方的公开肯定,这从侧面反映出宋仁宗时期(       

A.官员选拔取决于个人喜好B.注重对儒家经句的整理
C.推崇标新立异的学术理论D.儒学复兴运动成效显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朱熹指出,要把对封建道德义理的认识落实到行动上。他认为当时许多学者“不知学之有本,而惟书之读”,不践其实;长此以往会造成脱离实际、空谈性命的危害。在此,朱熹(     
A.系统阐释了格物致知的认识体系B.明确提出了“心外无物”的命题
C.主张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相结合D.推进了儒学传统伦理观的思辨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宋代理学家反复强调,“天理”作为普遍绝对的本体存在,也是一种道德存在,“理”就是一个最高的道德原理。“天理”支配着世界的秩序和变化,不仅是一切自然物的内在法则,也是社会生活的规范与人文法则。这反映出当时(       
A.封建统治危机的加深B.儒学的哲学化与体系化
C.三教合一的趋势加强D.儒学的世俗化与宗教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A.黄老之学B.佛学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
2023-08-15更新 | 127次组卷 | 34卷引用:黑龙江省东方红林业局中学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综合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北宋是儒学发展的新阶段,其时山东地区流行疑古惑经思潮和金石学。当时孙复、石介创立泰山学派以钻研元典重振儒家正统,赵明诚、李清照夫妇以金石材料证经补史、复原古礼。据此可知,北宋学者(       
A.阐释儒家经典,追求“孔孟之道”B.提倡个性自由,创立“经世致用”
C.探究普遍天理,提出“格物致知”D.释义儒学元典,合编“四书五经”
2023-06-21更新 | 347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北宋理学家张载认为:“封建者,天下之事,分得简则治之精,不简则不精,故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治者。……为天下者,奚为纷纷必亲天下之事?”这表明张载主张(     
A.扩大地方权力B.恢复郡国并行制度
C.健全中央机构D.简化官员选任程序
2023-06-21更新 | 8910次组卷 | 4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南宋中期,理学发展出不同的地域性学派,各学派虽都尊崇二程理学,但对一些理学概念和经义的具体理解并不完全相同。当分歧发生时,彼此都认为有进一步讨论辨析的必要,于是就以书院为依托进行学术辩论。这一做法(     
A.呼应了三教合流的趋势B.加剧了理学内部的分裂
C.扩大了理学传播的范围D.完善了宋代的教育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宋代理学创始人之一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从古至今一直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食粮之一。这主要是因为,该思想(     
A.具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B.便于统治者控制百姓
C.体现个人对社会的担当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