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的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水浒传》中的人物阮小五曾唱道:“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宋季忠义录》记载,南宋末年国家危难时,舍生取义、毁家纾难的节义之士就有500多人。上述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儒学成为正统思想B.民主意识的萌发
C.三教融合的趋势显现D.理学思想的影响
2 . 《元史・张立道传》记载:“云南未知尊孔子”;李京在《云南志略》也称云南子弟“不知尊孔孟”。明清时期天启《滇志》记载:”士秀而文,崇尚气节,民专稼穑,衣冠礼度与中州埒(等同),号诗书郎”。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B.明清时期儒学在云南传播
C.明清时期民族融合遇阻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南宋士大夫试图以“我欲仁,斯仁至矣”的个体伦理自觉来确立个人成圣成贤的道德追求。另据《宋季忠义录》记载,南宋末年抗元死节的英雄就有500多人。上述现象的出现说明
A.宋君善于笼络人心B.元朝统治暴虐腐朽
C.理学影响不断扩大D.儒家思想走向僵化
2020-11-2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4 . 南宋士大夫试图以"“我欲仁,斯仁至矣”的伦理自觉追求圣贤之道,当国家面临危难时,他们不惜毁家纾难,勇于舍生取义。据《宋季忠义录》记载,南宋末年这样的节义之士就有500多人。促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理学思想的广泛影响B.士大夫民主意识的萌发
C.儒学成为了官方正统D.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中记载:“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其性其形,虽不外乎一身,然其道器之间,分际甚明,不可乱也。”朱熹在此阐释的是
A.理与气的关系B.形与气的关系
C.理与性的关系D.天人合一关系
19-20高二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史记》记载:因为父亲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被迫逃到吴国,后引吴军攻破楚国而复仇。宋代以后,批判伍子胥不忠的观点愈演愈烈。这是主要因为
A.血缘宗法观念的削弱B.市民阶层力量的壮大
C.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D.商品经济的空前发展
7 . 据记载,朱熹不仅按照《周礼》将“孝弟忠信,人伦日用间事,播为乐章,使人歌之”,而且还“遍示乡村里落”“粉壁所书条禁”。这一做法
A.反映了理学官学地位的确立B.推动了儒家伦理观的世俗化
C.说明理学只适用于民俗乡风D.削弱了儒家礼制的政治地位
2020-01-01更新 | 11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第二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据记载,明代“讲求妇道贞节,丈夫亡后守节不嫁为社会舆论所推崇,并且,由于寡妇独自承担起了为亡夫之家抚养儿女、赡养老人和支撑门户的重任,家产由其自主接管。”这反映出
A.理学观念的世俗化B.宗法思想受到冲击
C.民众财产意识淡薄D.妇女地位逐步改善
2020-01-1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百师联盟2019年高三上期月考(四)历史试题
9 . 《续文献通考》记载宋代江苏书院,“至理宗时尤夥。其得讫于朝,或赐田,或赐额,或赐御书,间有设官者。应天有明道书院,苏州有鹤山书院,丹阳有丹阳书院……丹徒有淮海书院,唯不及徐、淮地区。”这反映了当时江苏
A.书院的制度化趋势在不断加强B.传统儒学在宋代受到质疑
C.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日趋一致D.文化发展相对比较的繁荣
10 . 一般认为,元代蒙古社会盛行收继婚,《元史》中也有此方面的记载。但同时,《元史》中将脱脱尼以死拒绝再嫁,并将这种收继习俗斥为“禽兽行”的行为记入《列女传》。这表明
A.作者思想时代局限B.蒙古社会的封建化
C.理学影响日趋广泛D.社会风俗日趋开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