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中唐之前的绘画强调“量”的广延,“咫尺千里”。宋代绘画有所突破:在许多画家看来,无边的世界就在一草一木之中,大多数人都醉心于微小的世界中,他们期望在一枝枯木,一片树叶,一拳顽石,一竿青竹中,去创造一个大境界。这一观念(     
A.体现了崇文抑武政策B.反映了“偏安一隅”的时代特征
C.深受主流思想的影响D.符合绘画艺术呈现世俗化的趋势
2024-06-0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郑思肖(12411318),号所南,福建人,南宋学者、画家。少时勤奋,侍父读书,明忠孝廉义,14岁中秀才,后又考取太学生。宋亡后,不肯仕元,改名“思肖”,暗寓思赵宋。他画兰不画土,人问其故,则曰:“一片中国地,为夷狄所得,吾忍画耶?”一生写爱国诗歌400余首。晚年隐居苏州,邑宰“胁以赋役”索一幅墨兰,他答曰:“头可断,兰不可得!”逝世前,将田产交托寺庙,用作祭祀家人和接济乡邻。元末直至清,多人为他作传,成为“遗民”的典范。抗日战争时期,郭沫若在《国画中的民族意识》里,称赞郑思肖是“民族意识浓烈的人”。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记者招待会回答台湾问题时,引用其诗作“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摘编自《苏州府志·郑所南小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郑思肖的人格内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后世研究郑思肖的价值。
2024-04-3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南宋画家马远、夏圭开创了以边角式小山小水代替全景式大山大水的山水画新局面,为后世画家所追捧,被称为“马一角”和“夏半边”。但喜爱书画的明成祖朱棣却对这种创作方式不以为然,认为“残山剩水,宋僻安之物也,何取焉”!这表明(     
A.皇帝喜好决定艺术方向B.价值取向影响艺术评价
C.边角山水成为绘画主流D.商业发展促进绘画变革
2024-03-27更新 | 227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遂宁市、眉山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唐代绘画可以说是一个色彩瑰丽的世界。而宋代推崇逸格的绘画,追求自然,颠覆了色彩在绘画中的地位。宋代画论还以雅俗之分,将文人笔墨视为雅趣,将色彩艳丽视为低俗。这一变化(     
A.体现儒学对审美的影响B.造成文人写意画一家独大的局面
C.反映了理学的格物致知D.导致风俗画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是古代中国界画的代表作。界画,通常是指以界尺为工具画出亭台楼阁的工笔山水画,据说其所绘建筑物,工匠甚至可以直接换算尺寸进行施工。据此,对界画的理解合理的是(     

宋·郭忠恕《明皇避暑宫图》局部
A.旨在展现艺术的审美价值B.注重结构严谨和准确写实
C.成为宋时文人绘画的主流D.体现了绘画的商品化趋向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郑樵(11041162年),宋代史学家、目录学家、校雠学家。出生书香之家,少年时读书资质异于常人,父早逝家道中落,生活清贫,长年累月四处向藏书人家借读,重视实学,治学态度严谨务实。隐居夹漈山,潜心修史,不事科举,淡泊名利,钻研学问,十年访书、三十年著书,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与司马迁修书的“会通”方法,融会贯通古今天下之书,使之成为一体,贯通上自羲皇、下至五代的古今历史,凭一己之力撰写出一整部纪传体通史《通志》,涉及各学科领域,也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提出“求书八法”,即类以求、旁类以求、因地以求、因家以求、求之公、求之私、因人以求、因代以求,被后代藏书家视作模范;对校雠学、目录学、图谱学、分类法等进行了创新,提出科学的图书分类方法,被称为我国图书馆学的奠基人之一。

——《会天下之理,通古今之道》

(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郑樵的学术成就。
(2)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樵学术成就的原因。
2023-12-0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神州天立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表展示了唐宋文学作品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反映出宋代(     
多以豪门贵族、文人士子、侠客名妓为主角。
多写士子落难,女子相助,士子得志负心的故事。
多以手工业者、小户人家的女子、商店老板、商店职工为主角。
多写青年男女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互相爱慕但是受到干涉后酿成悲剧的故事。
A.理学束缚人性B.市民阶层壮大C.门第观念淡化D.科举制度完善
8 . 下图所示是南宋画家马远的《踏歌图》(局部)。这一作品(     
   
(画中四个老人庆丰收欢娱歌舞,两个儿童充满章趣)
A.反映了政府对底层人民的关注B.折射出宋代商品经济繁荣
C.艺术化地反映了宋代社会生活D.呈现出文人画的神韵意趣
2023-10-1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友谊中学实验学校2024届高三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宋代印本小说有两大消费市场:一是文言小说读者群,包括上至皇帝,中层的一般士宦,下至太学生与州县学生;二是包围其外的白话小说读者群,文人士大夫也进入了这一消费群体。宋代一般印本书每册仅约三四百文,小说定价还要低廉。由此推知当时(     
A.商业发展提高了文人社会地位B.社会核心价值观发生了嬗变
C.印刷术发展助推世俗文学繁荣D.印本小说成为主流文学形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