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斗茶(比赛茶的优劣)最初兴起于晚唐,因风雅而备受文人贵族追捧,后形成风气。入宋以来,上至宫廷,下至民间,普遍盛行斗茶。图1是南宋宫廷画师刘松年的《茗园赌市图》,描绘的便是宋朝民间斗茶的热闹场景。这幅画(       

A.体现浪漫主义艺术风格B.佐证文化下移发展态势
C.歌颂劳动人民反抗精神D.表明贵族热衷市井风情
昨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历史试卷(一)
2 . 司马迁认为,郭解年轻时虽扰乱社会秩序,但成熟后“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逐渐受到人们的仰慕;宋代司马光却认为,郭解是威胁国家稳定、扰乱社会秩序的暴徒,编撰《资治通鉴》时,反映郭解正面形象的内容均删去不载。两者认识不同的根源在于(     
A.社会制度的根本不同B.所处社会阶层的区别
C.历史叙述的价值取向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昌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历史学家认为,宋代识字率相对较高。真定府一处摩崖石刻显示,连山区牧羊人都能读会写;南方农村的文化教育水平高于北方,如建州“耕且读者十家而五六”,邵武军的许多村落“皆聚徒教授”。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书院制度日趋完备B.崇文兴教渐成风尚
C.活字印刷相当普及D.文化重心已经南移
2024-05-14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四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北宋时期,散文家的作品常常洋溢强烈的民族意识;南宋时期,从岳飞《五岳祠盟记》到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等,亦是如此。此外,宋代豪放派、婉约派词人,也具有同样意识。这主要是由于宋代(     
A.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B.社会经济的繁荣
C.文学作品的传承发展D.民族交融的加强
2024-05-14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三)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斗草是一种由采草药衍生的民间游戏,每年端午节期间举行比赛,用草作比赛对象,或草茎相交结,两人各持己端向后拉扯,以断者为负,此为“武斗”;或互相比试谁采的花草种类最多,此为“文斗”。南宋诗人范成大有诗云:“庄下烧钱鼓似雷,目斜扶得醉翁回;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据此可知(     
A.理学思想在民间得到普及B.斗草游戏意在培养儿童竞争意识
C.文化习俗根植于经济活动D.大一统局面下民众文化生活丰富
2024-05-13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元廷下达了《修三史诏》,指出“三国(辽、金、宋)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元以今日接宋统之正者自属也”。并规定汉文史书主要是官修正史,此外各民族都可用本民族的文字和风格来修本族史。据此可知,元朝(     
A.践行了“蕃汉分治”的理念B.蕴含了多元统一的国家治理智慧
C.实行崇文抑武的治国方针D.助长了因循保守的传统治学风气
2024-05-13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含答案)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一

材料二   

                                           图二

——选自星球地图出版社编制:《普通高中历史地图册·中外历史纲要(上)》

综合图1和图2中的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表达成文)
2024-05-0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据记载,宋代“诗家不妨间用俗语,尤见工夫”,几成诗坛共识。散文也运用了口语体、后人称欧阳修与三苏(苏洵、苏轼、苏辙)文章好处:“只是平易说道理,初不曾使差异底字换却那寻常底字”,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A.社会变革促进主流文学体裁更新B.市井风情引领文人雅趣发生转移
C.商品经济发展助推文学观念变化D.理学形成丰富儒家思想基本内涵
2024-05-0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Ⅶ)历史试题
9 . 欧阳修《新五代史》关于“皇后储立”的叙述称:得其正者,称“以某妃某夫人为皇后”;立不以正,称“以某氏为皇后”。这一叙史方式(     
A.展现了修史者的客观立场B.真实再现了历史原貌
C.严格贯彻纲常伦理的原则D.详实记载了典章制度
2024-05-04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名校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历史试题(新高考卷)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郑思肖(12411318),号所南,福建人,南宋学者、画家。少时勤奋,侍父读书,明忠孝廉义,14岁中秀才,后又考取太学生。宋亡后,不肯仕元,改名“思肖”,暗寓思赵宋。他画兰不画土,人问其故,则曰:“一片中国地,为夷狄所得,吾忍画耶?”一生写爱国诗歌400余首。晚年隐居苏州,邑宰“胁以赋役”索一幅墨兰,他答曰:“头可断,兰不可得!”逝世前,将田产交托寺庙,用作祭祀家人和接济乡邻。元末直至清,多人为他作传,成为“遗民”的典范。抗日战争时期,郭沫若在《国画中的民族意识》里,称赞郑思肖是“民族意识浓烈的人”。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记者招待会回答台湾问题时,引用其诗作“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摘编自《苏州府志·郑所南小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郑思肖的人格内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后世研究郑思肖的价值。
2024-04-3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