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八思巴受成吉思汗委托创制而成B.为拼写蒙古语所专用
C.是汉语拼音化的最早尝试D.为畏兀体蒙古文的形成奠定基础
2021-11-1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宋元话本塑造了另类艺术形象。如《快嘴李翠莲记》中的李翠莲敢于同封建“三从四德”进行抗争;《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中酒店主女儿周胜仙的形象中,包含着与封建婚姻相悖离的婚姻观。这说明当时
A.商品经济发展瓦解了传统伦理观念B.文学作品蕴含了市民的价值追求
C.统治者文化专制抑制了文学的发展D.士大夫阶层热衷于创作世俗文化
3 . 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另一位史学家柳诒徴也说:“有宋一代,武功不竞,而学术特昌,上承汉唐,下启明清,绍述创造,廉所不备。”下列属于宋朝文化成就的是
①儒学发展成更为完整的儒家理论体系   ②古代戏曲艺术走向成熟,能表达完整的故事情节
③适应市民生活需要的新诗体出现   ④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在宋代基本成熟
⑤总结整个古代农业成就的农业著述出现   ⑥绘画中山水画突出,更加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
A.①③④⑥B.②③⑤⑥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三家分晋

材料一   晋国在春秋时长期维持霸业,国内军功贵族的势力也随之逐渐上升。到春秋末期,国家大权为智氏、赵氏、韩氏、魏氏、范氏、中行氏六家卿大夫所掌握。他们在架空国君的同时,彼此间也展开兼并。最后,赵、魏、韩不仅消灭了其他三家并瓜分了其土地,还占有了晋公室的土地、人民,仅给晋国国君留下两城。国君反居于三家之下,甚至要去朝见三家大夫。公元前403,周威烈王正式册封三家大夫为诸侯,晋国灭亡,史称“三家分晋

——摘编自张帆著《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北宋司马光著《资治通鉴》,开篇即记述“威烈王二十三年(注:公元前403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并随后指出自己的看法,如下: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候、卿、大夫是也。…今晋大夫暴蔑其君,剖分晋国,天子既不能讨,又宽秩之,使列于诸侯,是区区之名分复不能守而并弃之也。先王之礼于斯尽矣。或者以为当是之时,周室微弱,三晋强盛,虽欲勿许,其可得乎?是大不然。夫三晋虽强,苟不顾天下之诛而犯义侵礼,则不请于天子而自立矣。不请于天子而自立,则为悖逆之臣。天下苟有桓、文之君,必奉礼义而征之。今请于天子而天子许之,是受天子之命而为诸侯也,谁得而讨之!故三晋之列于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

——摘编自[北宋]司马光著《资治通鉴》


分析说明《资治通鉴》以“三家分晋”为其开篇的理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比较上述两幅历史地图,提取一项有关唐宋文人的分布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材料二   宋代文化的发展,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截至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的时期为止,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

——《邓广铭学术论著自选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文化“登峰造极"的具体表现。
2021-02-01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监测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人口数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杨远《西汉自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材料二   “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荣期。从很多方面来看,宋朝算得上一个政治清明、繁荣和创新的黄金时代。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美国学者墨菲《亚洲史》


(1)依据材料一归纳表格中数据反映的历史信息,据此信息说明唐宋时期的经济现象并简述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北宋初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管理制度上的创新表现。试从文化角度说明“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7 . 陆游曾以诗记述宋代某艺术的景况:“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诗中所述宋代艺术形式是
A.传奇B.话本C.诗词D.小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北宋《宣和画谱》称:李公麟画人物“能分别状貌,画尊卑贵贱,咸有区别”。比如他绘制的《孝经图》中的侍女,通常是垂首而立或低眉端坐,形象拘谨,宽衣长袖,仅从发饰上才可看出女性的特点。李公麟这种绘画方式旨在
A.再现真实的生活场景B.宣扬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
C.呼吁尊重并体恤女性D.开创文人画新的绘画技巧
2020-06-14更新 | 827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5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与良知。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材料二   在当时文人看来,词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苏轼)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比任何人都更敏感、更深刻地体会到强大的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制,而走向对一切既定价值准则的怀疑、厌倦与舍弃,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

——骆玉明《中国文学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理学兴起的时代背景,并概括宋代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词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兴盛的主要原因。
10 . 钱穆先生说:“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较之前代莫不有变。”对材料中关于宋代社会状况的认识,理解正确的是
A.出现中枢权力制约机制
B.出现了抨击君主专制的进步思潮
C.文化走向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
D.开始向近代社会转型
2019-09-16更新 | 17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5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