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疆域的奠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清初统治者十分重视地理测绘工作。康熙曾组织人力对全国进行测量,经过三十余年的筹划、测绘,绘制成了《皇舆全览图》;乾隆时期也两次派人到新疆等地测绘,根据新测绘资料,绘制成了《内府皇舆全图》。这些做法表明(     
A.统治者已具备近代国家疆域观念B.边疆危机危及到清朝的统治
C.清政府致力于巩固国家统一D.清代地图绘测技术水平迅速提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皇清职贡图》是乾隆年间皇帝命沿边总督、巡抚将所辖境内不同民族的衣冠状貌,绘其图像,集结而成的古代大型民族志图册。图册绘图三百种,以男女别幅,共计六百数,并有文字题记,简要说明其分布地区、历史沿革、服饰饮食、社会生产及向清政府贡赋数额。这反映了清代(     
A.边疆治理有较大提升B.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
C.开放包容的帝国形象D.“中华天下观”的最终形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清朝的前150年,领土较明帝国增加了一倍多,并大部分遗留给20世纪的后继者,被视为今日中国的疆域。中国自身历史的一些产物,被积极地移植到边疆地域,而作为文明人类社会的典范。

——摘编自(加)卜正民等《哈佛中国史·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

材料二   康雍乾三朝绘制疆域图简况

康熙朝1708年,康熙“谕传教西士分赴内蒙各部、中国各省,遍览山水城廓,用西学量法,绘画地图。”于1718年,完成了《皇舆全览图》。
雍正朝沿用为康熙朝测绘地图的西方传教士,对于尚不能进行精确测量的西域地区,仍在地图上以虚线标注。
乾隆朝测绘工作以大清技术人员为主,吸收在准部、回部进行实地测绘地图的成果,订正西藏部分错误。于1760年绘成的更完整、详细的全国地图《乾隆内府舆图》,达到了中国古代地图绘制的最高水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朝前中期在边疆治理上的贡献及意义。
(2)依据材料二概括康雍乾三朝绘制疆域图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康熙帝在下令编写《大清一统志》时发现,收录的全国各地区地图存在“或一省有大图而无小图;或一省有里数程途而无疆界”等问题。于是康熙帝借用南怀仁等西方传教士的力量,经过精确测绘完成了我国古代最精确的一幅全国地图《皇舆全览图》。这表明清朝(     
A.地图绘制技术世界领先B.统治者具备近代国家观念
C.基本奠定现代中国版图D.政府注重国家疆域的管辖
2024-01-06更新 | 18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渭南市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Ⅱ)文综试卷-高中历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时期,我国船只便已在南海中航行,并以“涨海”称之。晋代渔民便已在南海诸岛从事捕捞活动。宋代官方地图《诸蕃图》中,南海诸岛已正式划入中国版图,政府还派水师巡海至西沙群岛一带。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到南海测量。明清两朝,南海诸岛划归琼州府管辖,并置水师负责巡视和军事戍卫。数百年来,中国沿海渔民在南海诸岛上种植椰树、香蕉、番薯等,并建立了许多供奉神明的小庙,人们还在南海诸岛上发现了大量历代古钱币。

——据吕一燃《中国海疆史研究》

材料二   日本战败投降,依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中国负责南海各岛屿的受降事务。国民政府于1946年5月23日派海军抵达东沙群岛,设置气象台,后又增派军队登岛驻守。1946年11月28日进驻西沙群岛之武德岛。1946年12月15日,南沙群岛接收人员在太平岛举行接收南沙群岛升旗典礼。后又与法国政府数度谈判,收回南沙群岛的主权。1947年,印制了《南海诸岛位置图》,用11段国界线圈定了中国南海海域范围。

——据陈谦平《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收复南海诸岛主权述论》

材料三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各方同意以和平方式而不诉诸威胁或使用武力,由直接相关的主权国家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原则,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解决他们的领土和管辖权争端。宣言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地区层面处理南海问题的首份政治文件,意义重大。

——据李金明《从东盟南海宣言到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我国古代南海诸岛开发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民政府能够收回南海主权的原因,并简要评价国民政府的举措。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签署对处理南海问题的启示。
2023·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757年,乾隆在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后,在承德普宁寺内立有平定准噶尔后勒铭伊犁之碑,并亲撰碑文“伊犁既归版章,久安善后之图,要焉已定者,讵宜复失也”。碑文中“久安善后之图”是指(     
A.派遣乌鲁木齐都统管理新疆B.将新疆改为行省派巡抚管辖
C.设立伊犁将军统辖新疆全境D.派八旗绿营在全疆戍边屯田
2023-05-13更新 | 387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3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预测卷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建立后,相比起其他方向的边疆,对西北边疆的管治最复杂。康熙年间,清朝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乾隆二十三年(1758),清朝终于彻底击溃准噶尔部。1759年,清朝平定新疆大小和卓之乱,统一天山南北,完成了版图的大一统。1761年,理藩院制定了《回疆则例》,次年设立伊犁将军为全疆最高军政长官。在地方治理上,临近甘肃的地区实行府县制,天山北路实行札萨克制,天山南路实行伯克制。清朝还组织移民入疆,在新疆设置了各种类型的屯垦区,包括兵屯、遣屯、民屯等。西北边疆地区社会经济大幅度提高,伊犁地区“较之以前,富裕数倍,实与内地无异”。到光绪十年(1884),清朝在新疆建省,至此西北地区与中原的一体化完成。

——摘编自陈季君《论中国古代边疆与中原一体化的历史进程》等

材料二   美国独立后的一百多年间,边疆持续往西推进(如下图所示)。伴随着西进的,是一座座新修的工厂、农场、种植园,一条条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一个个拔地而起的新城镇。移民在西部开拓荒地,建立居民点,发展农业,他们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及日用工业品则完全仰仗东部,到了19世纪中叶,西进运动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工业扩张为中心的全方位变革局面。与此同时,大批印第安人遭到屠杀,幸存者被强行赶到更为荒凉的“保留地”。19世纪末,美国边疆已延伸到太平洋沿岸,其扩张野心继续膨胀。19世纪末吞并了夏威夷王国;通过美西战争从西班牙手里夺得古巴、菲律宾;还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与欧美列强争夺亚太地区的利益。

——摘编自丁平《试论美国边疆开发的模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治理西北的特点,分析清末新疆建省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19世纪美国的边疆开发。
(3)综合以上材料,说说你对边疆开发的认识。
2022-04-24更新 | 165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毕业班模拟训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清朝建立后,太和殿广场上不再有万国衣冠朝参的盛况,满族与蒙藏之间,盟友亲戚的关系多于“天朝”的君臣关系。但宫廷画家仍然延续惯例,绘制如下《万国来朝图》。这反映了清朝(     

   

A.天朝上国的自大心态B.极力去维护朝贡体系
C.努力扩大国际影响力D.彰显满洲贵族的威严
2023-05-08更新 | 327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届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图为《清朝疆域图(局部)》。据图并结合所学判断,下列有关清朝在①、②、③、④四地实施举措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建立都司、卫、所B.②地:设盟、旗两级单位
C.③地:封僧俗领袖为“王”D.④地:开始实行土司制度
10 . “中国”的形成

中国疆域的沿革不仅呈现出空间范围的变化,更是一个国家形成的历史见证。

(1)据所学知识,按照朝代先后顺序为上述疆域图进行排序。(填写数字)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2)将下列地图所代表的朝代与其民族融合的史实相匹配。(填字母)
地图1代表朝代(          )          A平定六国、南抚夷越、北击匈奴
地图2代表朝代(          )          B融合形成新的民族——回回
地图3代表朝代(          )            C设西域都护府
地图4代表朝代(          )             D以法律形式落实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3)请将地图所代表的朝代与下列国家治理措施与相匹配。(填字母)
A创巡视监察制度                            B“书同文字”                    C设五经博士                  D奏折制度
E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F设宣政院            G建立驿站、急递铺             H“改土归流”
朝代国家治理措施朝代国家治理措施
地图1代表朝代地图3代表朝代
地图2代表朝代地图4代表朝代
(4)依据上述所有材料,你认为“中国”的形成具有哪些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