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传统上被认为是负面的“人欲”“私欲”出现了180度的“坐标转位”,成为了正面的、被肯定的存在。这一变化(     
A.适应工商业发展的时代特征B.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C.否定了程朱理学的思想体系D.将批判矛头指向了君主专制
2023-01-14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明代思想家李赞认为“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也”,“势利之心,亦人秉赋之自然矣”,李贽的这—观点
A.否定了孔子的权威地位B.符合明代社会发展的趋势
C.明确反对封建伦理纲常D.批判了程朱理学正统地位
3 . 泰州学派认为小说戏曲可“使愚俗百姓人人知晓,无意中感激他良知起来,却于风化有益”,如颜钧就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日用伦常诉诸浅俗易晓的“诗歌”“口诀”,创作了《劝孝歌》《歌修省》《歌修齐》《歌经书》《心字吟》等。这反映了明代(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心学成为思想主流
C.世俗文学日益繁荣D.儒学平民化的趋向
2024-01-1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康德卷)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变动,使得思想家们把目光从“游谈无根”的泥潭中转向社会,转向现实,把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起来,对影响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抨击。

——王杰《反省与启蒙:经世实学思潮与社会批判思潮——以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群体为例》

材料二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皇帝的姓)改号(国家的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   在布道过程中,利玛窦没有强迫本地人接受天主教,即使加入天主教的人,也并不反对他们继续按照中华传统行事,如祭祖尊孔;他认为中国传统的“天”和“上帝”并无本质上的区别。而祭祀祖先和孔子只属于追忆先人和缅怀哲人的仪式,与信仰不干涉。如果不增加对其他神灵的信仰、祈祷等威胁天主教信仰的内容,就算不上是违背基督救义。

——张永乐:《利玛窦与中西文化交流》,载《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清之际,思想界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三,归纳利玛窦在中国传教体现了哪些特点。
2023-12-1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5 . 顾炎武在编写《天下郡国利病书》时,以骡马载着书籍,以实地考察来证实文献所载。但他的行旅所至重在西北,东南尤其是南洋一带并未涉足,在书写佛郎机(葡萄牙)时,仍把它纳入南蛮序列,与苏门答腊、锡兰、苏禄等放在一起。这体现出顾炎武(     
A.在学术研究中仍缺少实证精神B.考察范围深受传统思想文化影响
C.对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茫然无知D.试图修正旧华夷之辨的观念误区
2023-12-2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成祖《内训·序》曰:“古者教必有方,男子八岁而入小学,女子十年而听姆(姆,女师也)教。”从文王时代,太任(王季之妃,文王之母)“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的女子教育的规范,到整个封建时代的“三从四德”,皆如此,不断地在严格家庭秩序和伦理规范。而对于女子的种种教育,无须依靠学校,完全由父母特别是由母亲代代相传。幼年女子,少年女子如此,出嫁后的女子依然如此。如明代吕近溪《女小儿语》主要教少年女子行事言行,汉代班昭《女诫》中有教授已婚女子如何做好妇女之事的“妇行”篇,唐代宋若莘、宋若昭姊妹《女论语》中有教已婚女子的“事舅姑章”“事夫章”“训男女章”“营家章”“待客章”等。明代仁孝文皇后《内训》有教已婚妇女的“修身章”“景贤范章”“母仪章”。清代贺瑞麟《女儿经》以通俗易懂的言语教女儿为人处事、做人行事。

——摘编自张丽杰《中国古代女子教育对当今女子教育的启示》

材料二   由于英国城市经济的发展,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新的教育机构的出现和妇女频繁参加经济活动,使得英国妇女受教育状况的改变有了可能性和必要性。当时大多数的人都主张贵族妇女应该学习一定的知识,以便能够培养她们的贞洁观念和宗教虔诚。很多贵族由于没有男性的继承人,为了使女儿未来能够接管自己的领地,也主张对女性进行一些教育。富有市民和小手工业者阶层的女性开始进入到了学校。除了教授用本地的语言进行阅读以外,还有宗教祈祷和礼节知识的课程。对于一些下层的劳动妇女,她们的家庭都有经济条件送她们去专门的学校去学习。作为劳动群众,妻子和丈夫一样每天都要为家庭的生计而奔波。特别是她们从事职业的广泛性,小的时候所受到作为贤妻良母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要求她们有着一定的职业技能。

——摘编自唐宏刚《中世纪后期英国妇女教育状况及其影响探析》

材料三   从中共三大以来我党就十分重视妇女教育,颁布了一系列纲领文件,许多领导人也做出了相关指示。1937年陕甘宁边区出台的《关于妇女组织的决定》《关于边区妇女群众组织工作新决定》,1938年《毛泽东抗战初期对妇女的指示》,都体现出党对妇女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关切。从延安时期妇女教育的内容来看,既包括有纺织缝纫、种地等劳动生产活动,也有学堂教学、理论知识学习。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而是及时有效地落实在生产实践中去。真正实现妇女思想、经济的双重解放。为此,我党颁布《儿童妇女待遇办法》《陕甘宁边区小学教育实施纲要》《关于妇女组织的决定》《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一系列文件,并建立了妇女联合会,让妇女干部去做广大妇女的工作,渐渐地当地妇女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摘编自王雨薇《延安时期妇女教育经验》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女子教育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世纪后期英国妇女教育发展的原因与概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延安时期发展妇女教育的有利条件与积极作用。
7 . 王守仁倡导“知行合一”,曾说过:“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这一观点表明
A.知中有行行中有知B.先实践后有正确认识C.对格物致知的继承D.知行是先后两个程序
8 . 王夫之谈及史学功能时说:“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师者也”;顾炎武说:“史书之作,鉴往所以训今”;黄宗羲明确指出:“知古必先通今”。三位思想家的共同主张是(       
A.工商皆本B.史论结合C.重视考据D.经世致用
2024-01-1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七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点是(     
①反传统.反教条 ②反对封建专制   ③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④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主题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4-01-1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明清之际思想家与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比较表》,由此可知
思想家主要观点
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和“工商皆本”思想。
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神权,认为自然赋予人类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A.法国思想家侧重人权B.他们都否定封建制度C.他们阶级属性相同D.二位思想家观点对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