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儒学乃中国传统文化之主脉,在历史长河中儒学不断地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董仲舒对策贤良,请表章(彰)六经,罢黜百家,凡非在六艺之科者绝勿进,自兹以往,儒学之尊,迪绝百流。遂乃兴学校,置博士。…二千年来国教之局,乃始定矣。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

材料二   理学家面对传统佛道的挑战,选择了担当精神,胸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语)的学术使命,建构了“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清人全祖望语)的理学思想体系。宋明理学家深沉的忧患意识,孕育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语)的担当精神。……宋明理学强调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脊梁。

——周建标《宋明理学中的积极精神及意义》

材料三   (黄宗羲的)理念,比孟子之说更代表一种合乎民主的思考,近代民主政治所努力的,就是要把这个理念变成事实,使人民成为国家的真正主人。……梨洲的民本思想,已为中国走向民主的历史,创造了新的条件,只是在十七世纪还不能开花结果。

——韦政通《中国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理学家提出了怎样的认识论和人生观。说明理学为什么会被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脊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思想“在十七世纪还不能开花结果”的原因。
(4)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发展的认识。
2 . 在明清之际出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进步思想,根本原因是
A.知识分子具有忧国忧民思想B.封建专制统治的残酷压迫
C.士大夫接受了西方民主思想D.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3 . 儒家思想一直处在不断发展中,下列哪项主张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2019-10-24更新 | 304次组卷 | 67卷引用:云南省大姚县新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9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4 . 孟子认为“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在王阳明看来,“(士农工商)四民异业而同道”,“虽终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据此可知,王阳明(     
A.主张回归先秦儒家经典B.强调“知行合一”
C.试图重建社会经济伦理D.强调主观能动性
2022-08-2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材料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他年轻时沉迷于朱熹“格物致知”的理论,格竹而未得至理,便从此抛弃了格物之法。后王阳明在绍兴筑书舍,与佛、道人士讲论禅机、道法之事,研读佛老之书。作为明朝官员的他认为,致良知必须实地用功,为学不能与为政任事分离,经世求治成为其立心、立功的基本生活目标。在贵阳书院,他开始向诸生宣讲“知行合一”。王阳明的“心学”在当时产生极大的影响,其弟子王良将“致良知”具体化为百姓日用之道,一生倾心平民教育,由此开创了中国思想史上有名的泰州学派。

﹣﹣﹣﹣摘编自荣真《文史中国•大明流煌》


(1)根据材料,概括王阳明“心学”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王阳明的思想。
2021-08-25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17届高三5月模拟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指出:“顾炎武是那个时代的思想家,他脚踩着的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封建君主制的社会,背靠的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强大的传统文化;而当时他的主体意识已初步觉醒,是他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传统的突破,有明显的进步意义。”由此可见,该学者(     
A.肯定了顾炎武思想的进步性B.认为顾炎武受西方启蒙理念影响
C.否定了顾炎武思想的两面性D.强调了顾炎武深受传统观念束缚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李贽: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顾炎武:窃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王夫之: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李贽《藏书》、顾炎武《亭林文集》、王夫之《思问录》

材料二   有为佛而货者,有为巫而货者,有为倡优而货者,有为奇技淫巧而货者,皆不切于民用,一概痛绝之,亦庶乎救弊之一端也。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
(2)有学者指出,明末儒学呈现“承古而萌新”的特点。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以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加以说明。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末清初,出现了思想活跃的局面。黄宗羲认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君和臣就像是一起抬木头的人,主张“君臣平等”。顾炎武认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应“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实行“众治”。三夫之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

——摘编自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三

材料二   孟德斯鸠认识到权利和权力之间的辩证关系。约束权力才能保障自由,有节制的权力之下才会有真正自由,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是节制权力唯一可行的方案。

——摘编自谢斌《论启蒙运动在律思想史中的地位》

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

——据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三位思想家的共同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分别归纳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核心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德斯鸠的主张在美国实践的表现。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9 . 王阳明认为天地万物是一个大家庭,众人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万物都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以血缘关系来看待天地之间的众人和万物。这一思想体现了(     )
A.传统等级观的消亡B.市民阶层的崛起
C.儒学对佛道的借鉴D.众生平等的观念
2023-04-0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3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被秦朝人民告上了法庭。

材料二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为天下计,(利)[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始皇》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顾炎武《郡县论》


(1)依据材料一,请你为被告秦始皇写一份辩词或为原告秦朝人民写一份诉状。
(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郡县制在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历史作用。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